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范柏乃:社會調查是社科研究的重要基石

范柏乃2014年03月12日09:13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專刊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 “我國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動態監測與政策支撐體系研究”首席專家、浙江大學教授

社會調查是指依據一定的原則,運用一定的方法,有計劃地對某一社會問題系統地搜集資料、整理資料,進而做出描述解釋,並提出對策的實踐活動。社會調查是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石,對推動社會科學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社會調查是提出研究問題、檢驗研究假設、制定政策措施的重要途徑和基礎。著名科學家維納曾說過,知道應該干什麼,比知道如何干更重要。毛主席也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隻有通過深入的社會調查,才能正確地說明“是什麼”、科學地解釋“為什麼”。

近些年來,我國社會科學界出現了一股閉門造車、隨心所欲的學術歪風。組裝拼接互聯網材料、抄襲剽竊文獻資料、虛構杜撰引証案例、按需制造統計數據、偽造篡改調查結果等學術不端行為層出不窮,花樣不斷翻新,嚴重損害了社會科學的聲譽形象,影響了社會科學的健康發展。每年出版的學術著作浩如煙海,但真正有思想力量、理論突破和價值引領的研究成果相當匱乏。必須大興社會調查之風,使社會調查成為社會科學研究的重要基石。

首先,社會科學工作者要真正邁開雙腳,深入基層、深入群眾、深入一線,切實做到深下去、沉到底、接地氣,在社會調查中,提出有價值的研究選題。其次,要正確地運用科學的取樣方法。調查取樣直接影響研究結果的可靠性和科學性。調查取樣包括簡單隨機取樣、分層隨機取樣、聚類隨機取樣和系統隨機取樣等概率取樣方法,以及簡便取樣、判斷取樣、偶遇取樣和配額取樣等非概率取樣方法。根據研究目標和研究精度,社會科學工作者要運用科學的取樣方法,增強研究樣本的代表性,提高研究質量和研究結果的解釋能力。再次,要善於運用科學的定量分析方法。社會科學研究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分析、相關分析、回歸分析、方差分析、因子分析、路徑分析、結構方程分析等。社會科學工作者要努力學習並善於運用這些定量分析方法,檢驗研究假設,構建學術理論,推動學術創新。最后,要高度重視研究成果的轉化應用。社會科學研究要直面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通過深入的社會調查研究,提出具有前瞻性、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做到對策建議用得上、辦得了、能見效,能夠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點問題、難點問題和普遍性問題。

要而言之,大興社會調查之風,需要強化輿論宣傳教育力度,讓每個社會科學工作者都深刻認識到社會調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需要推進高校的社會調查課程建設,讓社會科學研究新生力量系統地學習掌握社會調查的理論與方法,熟練地運用SPSS、EViews、AMOS、Vensim等社會調查分析工具﹔需要完善課題立項、成果評審、學術獎勵、職稱評定等系列制度,擠壓閉門造車、隨心所欲學術歪風的生存空間﹔需要進一步加強學術道德規范建設,強化對閉門造車、隨心所欲學術歪風的懲戒力度。

(責編:張湘憶、程宏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