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巴蜀全書》取得豐碩階段性成果

2014年02月28日10:05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巴蜀全書》自2012年獲得滾動資助以來,在首席專家舒大剛教授帶領下,編纂組認真執行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管理有關規定,本著有序性和開放性原則,從搶救性、補缺性、體系性、替代性等四個方向推進研究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為整個工程的進一步深入研究做好了目錄學、文獻學和校勘學准備,受到了學界的廣泛關注與好評。

一、充實完善計劃書目,重點打造“精品”系列

編纂組結合四川省《巴蜀全書》領導小組“集中力量編好三個系列”的意見,對整理書目進行了較大規模修訂,將原計劃在“巴蜀文獻專題集成”中實現的部分選目改入“巴蜀文獻精品集萃”中,新增若干專題匯編,將“專精”與“集成”緊密結合,並新增“教育”類目一個,共增書目54種。

到目前為止,《巴蜀全書》首批招標和委托項目進展順利,多數已基本完成,其中目錄類8項,精品類61項。重點打造了一批精品系列。如名家廖平、張栻全集的整理,《廖平全集》全20冊700萬字已經完稿,交付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張栻集》修訂完成,交付中華書局出版。又如重要史料文獻《宋會要輯稿》的整理,此書號稱宋代百科全書,經整理者考証,主要編者乃宋代蜀人李心傳,這無疑是宋代巴蜀史學繁盛的又一強大佐証。此次整理,系在傳世抄本基礎上的第一次現代標點和校勘,全書1400余萬字,已交付上海古籍出版社。再如巴蜀民間特色文獻的收集,《四川採風錄》6卷即將出版。這是一部集“聲、像、文、譜”於一體的四川原生態民歌,涉及四川平武、北川、茂縣、鬆潘、汶川等180多個縣,是活生生的巴蜀“民族文化活化石”。

2013年《巴蜀全書》出版了多部階段性成果,其中《養晴室遺集》、《中國孝經學史》、《蘇過詩文編年箋注》、《宋代詔令全集》等4種成果分別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和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宋代蜀文輯存校補》、《廖平全集》、《魏了翁集》、《宋會要輯稿》、《20世紀儒學文獻通論》等5個提交出版的成果獲得國家出版基金資助和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發表論文31篇,其中CSSCI論文4篇,中國社科核心期刊論文1篇。

二、加強《巴蜀全書》網站建設,進一步擴充資料中心

編纂組將“巴蜀全書網”作為巴蜀文獻收集和工程宣傳的重要陣地,繼續擴充網站內容,不斷加大信息量。截至目前,已收錄有關巴蜀的各類信息50000余條,文獻典籍4000余種,圖片5000余幅。網站圖文並茂,資料豐富,已經成為載錄巴蜀文化信息和文獻典籍的專業網站。編纂組積極購置各類巴蜀文獻,組建《巴蜀全書》資料中心。經過三年的建設,資料中心藏書達到4萬余種,6萬余冊圖書,為《巴蜀全書》的項目推進提供了堅實文獻支撐。

三、擴大學術交流與研究,創辦《四川文獻》刊物

為進一步推動巴蜀文獻整理與研究工作的進行,編纂組積極推動復刊原我國台灣地區“四川文獻研究社”於1960年創辦的《四川文獻》。復刊后的《四川文獻》將承襲原刊精神,主要為研究巴蜀歷史文化、考証巴蜀文獻提供理論陣地,現已完成新一期組稿工作。

四、加強文獻調研與學術交流,積極參與地方文化建設

一是編纂組主要成員親赴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西南大學圖書館、重慶市圖書館以及大邑、攀枝花、犍為、都江堰文廟以及陝西、貴州等地,實地考察巴蜀文獻和巴蜀文化。二是聯合湖南大學、湘潭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館舉辦“第二屆巴蜀文化與湖湘文化高層論壇”,為進一步推進跨區域文化研究的交流與合作奠定基礎。三是聯合光明日報社、中共四川省委宣傳部、成都市龍泉驛區委區政府,舉辦光明講壇巴蜀文化普及推廣活動,匯聚全國巴蜀文化普及和推廣專業人員,形成巴蜀文化交流傳播的新平台,共完成近百場講座論壇或交流活動,以通俗生動的形式普及巴蜀文化知識,推動巴蜀文化傳承研究。

五、設立納通儒學獎,助推儒學新研究

編纂組依托四川大學國際儒學研究院,配合國際儒聯增設“納通國際儒學獎”,對長期扎根西部從事儒學研究和推廣、儒學人才培養和踐行、以及長期從事西部儒學研究的學人予以鼓勵。該獎項的設立不僅促進了西部儒學研究的深化,也對弘揚儒學精神、培養儒學人才具有推動作用。

(責編: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