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研究”中期檢查報告

2014年02月26日18:02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 研究計劃的總體執行情況和各子課題研究進展情況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課題《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12&ZD003)自2012年4月立項以來,在課題主持人王國平教授的領導下,聯合中南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長沙理工大學、湖南涉外經濟學院等單位的有關專家,按照課題設計的12個子課題,分別組成了子課題研究小組。各子課題負責人領導的課題核心研究小組從2012年5月至2012年10月,進行廣泛深入的資料收集、文獻研究、實地調查,並召開多次座談會、研討會等,取得了許多階段性研究成果,整個課題的研究工作積極而有序。

本課題於2012年6月20日在湖南大學舉行開題報告會。湖南省社會科學院院長朱有志教授、國家基礎教育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唐凱麟教授、湖南商學院柳思維教授、湖南大學岳麓書院院長朱漢民教授、中南大學文學院院長歐陽友權教授﹔湖南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張富全研究員﹔湖南大學新聞傳播與影視藝術學院院長彭祝斌教授等知名專家學者參加了開題報告會。主持人王國平做了開題報告,就課題研究的重大意義與重大價值、研究內容、研究思路與方法以及子課題安排預案做了匯報。本課題開題后全國新聞媒體紛紛予以了報道。

2012年8月5日,課題組召開全體人員會議,聽取子課題負責人匯報上階段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對確定研究的重大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探討,確定了課題總體研究實施提綱。課題負責人王國平教授在總結的基礎上,布置了2013年課題研究工作。嗣后,各研究小組按照各自的任務分別展開子課題研究工作,並定期向課題負責人進行通報。2012年11月2日,課題組又一次召開全體研究人員會議,各子課題研究小組匯報了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討論了半年來與課題研究的國內外新情況、新問題,討論了課題研究的重點難點和突破點,調整和擬定了總課題提綱和調研內容,厘定了各子課題研究要目,課題負責人再次對今后的研究工作進行了布置,對進度進行了精細的協調。

現在,本課題在負責人的領導下,各子課題負責人嚴格按照研究計劃開展研究,並定期召開小型碰頭會和研討會,12個子課題均已投入了調研和資料收集的工作,有的正著手分析處理數據和建構理論,撰寫相關分析報告和研究論文。綜上,整個課題研究工作進展有序,課題能夠保質按時完成。

二 調研及學術交流情況

1.課題立項1年多來的主要調研情況

(一)2012年9月,王國平教授帶領子課題負責人余新華、張世兵、袁鵬舉等,就湖湘文化的源與流問題進行了調研,課題組深入湖南、湖北8個市縣通過集中座談、訪談、參觀等多種形式,收集了頗有價值的史料。

(二)2012年11月,課題組子課題負責人蔣燁、周家文、周容基、饒愛民及相關課題組成員,到廣東省湛江、惠州、東莞進行了為期15天的調研,圍繞粵文化主題,通過走訪民俗、問卷調查等形式獲得了第一手資料,同時還分別與村、鎮、縣文化專干和文化部門負責人等進行了三次座談,取得良好成效。

(三)2013年3月,子課題負責人陳文俊教授帶領蘇秀梅、李宇婷、龔建平等到遼寧鞍山、本溪、大連調研傳統文化與文化新潮對接問題,通過座談、參觀、訪談等形式了解不同類別的發展模式、經驗、前景等,並就一些具體對接問題進行了交流探討,調研后撰寫了相關調研報告。

(四)2012年8月,王國平教授受俄羅斯聯邦財經大學邀請,赴俄考察俄羅斯文化與俄文化產業情況,並與兩國有關官員、學者就俄羅斯傳統文化發展與經濟帶動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五)2013年4月,王國平教授受美國密蘇裡大學邀請,赴美國考察文化傳播問題。就美國的現代文化傳播內容、特色、路徑及制度進行了探討和調研。會晤了9位有關高端專家,獲得了大量的一手新信息、新科技。

(六)2013年6月,首席專家王國平教授帶領余新華、霍生平、龍茂興課題組成員到四川、寧夏就文化產業問題進行了調研,深入巴中、廣安、資陽、眉山、賀蘭山等多個縣市基層走訪交流,獲取了第一手研究資料。

(七)2013年1月,子項目負責人陳文俊與項目組成員易傳和、杜軍、王芳紅等,到湘西自治州的鳳凰縣、花垣縣、瀘溪縣、古丈縣等地,就少數民族特色文化開發等問題進行調研。調研組通過實地考察、召開典型縣區相關部門負責人座談會等形式,收集了有價值的研究資料。

通過啟動的調研活動,課題組收集了百萬字的原始數據資料與案例,並通過國內外理論文獻查閱,收集了大量與本課題相關的理論文獻資料和經濟社會統計數據,通過分類整理,建立了本課題研究的基礎數據庫、資料庫與案例庫。

2.課題組的主要研討與學術交流情況

(一)召開了3次課題組集體研討會。

2012年6月22日,課題組在湖南大學舉行了開題報告會。邀請省內知名專家學者19人參加了開題報告會。課題負責人王國平做了開題報告,匯報了課題重大的研究價值、擬突破問題與重大建構、研究思路與方法、及子課題情況,與會專家學者進行了深入討論,對課題研究提出了諸多有價值的建議。

2013年 3 月29 日,課題組召開全體人員會議,研究和布置各子課題的組班、調研、查閱、起架等工作。

2013年6月5日,課題組再次召開全體人員會議,聽取子課題負責人匯報2012年半年來課題研究的進展情況,會上,討論了課題總體研究方案及需要研究的重大問題﹔並對確定研究的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課題負責人王國平教授做了總結,並布置了2013年課題研究工作。

(二)參加學術會議等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

參加了在山東、寧夏、上海、江蘇、貴州、湖北、等地舉辦的多場次相關學術研討會,課題組成員共有23余人次參加了國內相關學術會議,提交會議論文9篇。

三 代表性成果簡介

(一)在《人民日報》理論版發表的《促進傳媒產業集群發展》,論証了傳媒產業集群,是關聯性傳媒企業和機構的集聚體。傳媒產業集群發展,是傳媒產業自身發展規律作用的結果,是發揮傳媒產業集群效應、實現規模經營的有效途徑。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決定》指出:“加強文化產業基地規劃和建設,發展文化產業集群,提高文化產業規模化、集約化、專業化水平。”促進傳媒產業集群發展,對於提高傳媒產業的傳播能力和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明確了傳媒產業集群的發展方向。傳媒產業集群的發展方向主要有區域化傳媒產業集群、網絡化傳媒產業集群、整體文化產業集群。發展區域化傳媒產業集群,有利於形成完善的產業鏈,有利於形成良性的競爭合作關系,有利於形成規模經濟和區域競爭優勢。發展網絡化傳媒產業集群,可以通過收購、兼並、合資、許可証協議及供應商和約,整合不同集聚區域的優勢資源,實行網絡化擴張,並實現傳媒集團在規模膨脹后的網絡化再造,即集團內部結構由金字塔式向扁平化、網絡化方向演變,由直線職能式結構向流程網絡結構轉變。強調發展整體文化產業集群,是因為傳媒產業作為文化產業的核心層涉及面較寬、產業關聯度較大,能夠帶動其他文化產業發展、創造多重價值,進而增強擴張能力和輻射能力,延伸產業價值鏈,達到與整個文化產業的“共振”。為此,在傳媒企業層面,應著力推動成員結構優化、集群品牌打造、知識共享與互動等﹔在產業集群層面,應著力促進內源性力量培育、影響力擴大、網絡輻射力提升等﹔在政府層面,應著力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人文環境、政策環境等。

(二)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的《傳媒產業簇群創新網絡發展模式研究》,論証了以模塊網絡和產業生態網絡構建傳媒產業簇群創新網絡發展模式是在新經濟環境和傳媒新業態環境下,對傳媒產業簇群創新網絡適應現代發展要求而進行的拓思。文章著重研究了傳媒產業簇群模塊網絡的模塊化與模塊網絡理論、傳媒產業簇群模塊化設計、傳媒產業簇群模塊網絡的結成問題﹔探索了傳媒產業簇群生態網絡的內涵、特征與結構,並依據其生態規律就構建傳媒產業簇群生態網絡提出了三個要務。

(三)發表的《日本文化產業出口貿易預測及其啟示》,闡述了日本的文化產業,認為漫畫產業、動畫產業、游戲產業,是我國文化產業要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日本文化產業出口貿易在產品與市場方面,與我國存在較大的相似性,因而構成較強的出口貿易競爭關系。文章通過GM模型預測日本的文化產業在未來五年內的出口貿易額,為我國制定文化產業發展戰略和產業外貿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參考。

(四)被《新華文摘》全文轉載的《推進中國傳媒文化“走出去”研究》,論証了五千年的文化底蘊是我國傳媒文化“走出去”的絕對優勢。如何擴大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讓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再展輝煌,中國傳媒文化“走出去”成為當代中國一項急迫的國家戰略。本文從分析中國傳媒的世界影響力入手,探究了中國傳媒文化“走出去”的掣阻與問題,就“走出去”的戰略,析論了文化宣傳、文化外交、文化貿易、文化品牌、文化人才等六個方面的要務。

(五)在《光明日報》理論版發表的《文化強國夢的三點思考》,論証了我國強國夢的“兩個百年”目標,即建黨百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國百年時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二個目標都必須有文化軟實力的強力引擎,必須注重文化思想力的原定力、遠實力和吸附力的修為與深造。一 軟實力與原定力。做強文化軟實力要強固中華原生文明價值的原定力。有種觀點,認為中國是全球現代化的搭車者,此說忽視了中國制度文明、精神文化的本原價值。中國是最古老的文明國度,治國理政經驗源遠流長。比如生產方式提倡不涸澤而漁、消費方式提倡量入為出、生活方式提倡簡朴自然、思維方式倡導“致中和”,在資源無約束、拼技術和效率的達爾文式全球化競爭中,這些價值曾被視作導致中國落伍的根源,但在以可持續發展為要旨的新時代,這些價值觀恰恰是中國的比較優勢所在。我們要以自己的話語體系把自己的事情和國情向世人說清楚,並為全人類提供源於中國而屬於世界的器物、制度與精神文化。我們的主義,一頭連接著國情與民情,一頭連接著理想與夢想。我們的主義有其承續和承載的“道統”。這個“道統”就是中國道路的理論體系。也正是這種“道統”,我們才能獲得中國老百姓的擁 種經濟體制、一種發展方式。我們之所以選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因為認識到作為個體的人是有自我利益追求的。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更是一種文化層面的戰略追求。其次,文化和科學精神進入到政治決策層面,將更好地體現政治決策的理性化和現代化。如果我們將文藝復興視為運用先進文化推動歐洲由衰及興的成功范例的話,那麼,它饋贈給我們的最佳禮物就是先進文化推動了現代政治文明的騰飛。三 軟實力與吸附力。美國僅有200多年建國史,但現在卻堪稱世界文化強國,是因為他們有著極強的對世界古代文化與文明的吸附力。比如“習奧會晤”的安納伯格庄園,本是一座從沙漠中建起的私人宅邸,但庄園中陳列著羅丹的雕塑和畢加索、梵高、莫奈、塞尚等50多位印象派藝術大師們名家的高精復作,還有中國古代陶瓷、唐代雕塑等珍稀藝術品的陳列。沒有比胸襟更開闊的海洋,沒有比眼界更寬廣的原野。實際上,任何世界歷史文化在本質上都屬於全人類,誰能率先和透徹地認識其意義與價值,並以敬畏之心以待之,誰就會成為世界博大文化的最大受益者。

四 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除《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發表的成果包括《新華文摘》全文反饋的文論外,其余成果均在國家社科基金專刊被採用,我國文化軟實力的文論在全國中國夢與軟實力研討會上發布。 

階段性成果

序號

成果名稱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字數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1

促進傳媒產業集群發展

王國平

論文

《人民日報》理論版,2012年1月31日

0.15

 

2

傳媒產業簇群創新網絡發展模式研究

王國平

論文

《新華文摘》2012年2期全載

0.8

 

3

日本文化產業出口貿易預測及其啟示

張 劍、

賀正楚、

張 蜜

論文

《東岳論叢》2012年7期

0.7

 

4

張大千之文化資源符號化與文化產業研究                               

張春陽

論文

《求索》2012年11期

0.8

 

5

推進中國傳媒文化“走出去”研究

王國平、

袁也

論文

《求索》2013年5期

1.0

《新華文摘》2013年16期

6

文化強國夢的三點思考

王國平

論文

《光明日報》2013年7月11日

0.1

 

7

新型文化業態是文化產業結構升級優化的先導

王國平  

劉凌雲

論文

《求索》2013年7期

1.0

 

(課題組供稿)

(責編: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