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城市哲學和城市批評史研究”中期檢查報告

2014年02月17日15:07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一、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和主要子課題進展

課題獲得立項資助后,課題組在學校社科處領導下組織有關專家進行了開題。根據課題評審專家和開題專家的建議,課題組對總體的研究路線進行了充實,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加強對“從歷史的變化中分析空間的變化及城市發展規律”這個問題的研究,以便實現課題本身提出的本土化理論構想。也根據這一點,課題組增強了原計劃相對較弱的案例研究:不僅對代表中國城市歷史變遷的北京等重要城市進行再審理,而且分別選擇了重慶、漸南和蘇南等地進入專門的城市史比較分析,以期對近代以及當代中國城市發展的多樣性路徑進入深入的揭示。令人欣喜的是,基於研究,我們真正獲得了擺脫西方城市化的歷史敘述模式限制而從中國人聚落模式的歷史變遷角度敘述本土歷史的初步框架。

在總體上,計劃執行情況良好。各子課題也計劃不斷深入。

課題進展相對欠缺的方面有二:一是由於堅持了高立意和學術出版的周期限制,學術成果的公開發表相對較緩,比預期的效果要弱一些。二是各子課題進展並不均衡。這主要表現在中國城市史敘述和當代中國空間重組的評價研究上尚未形成真正有突破性的成果,盡管在這一方面,課題組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由於問題的復雜性和當代爭論,課題組內部在相關問題上亦存在較大的分歧。例如,對今天中國之超大規模的空間重組之評估和政策建議,對中國城市形態設計和規劃的異國情調的實質和后果的判斷,都還有爭議。

二、調研和學術交流情況

課題組按照研究計劃進行了廣泛的文獻搜集和調研,調研的主題主要有二:一是現代化進程中的城市發展比較研究﹔二是中國城市發展的歷史多樣性和當代復雜性。本著節約經費的原則,兩個主題都充分利用了南京大學相關交流項目。就第二個主題來講,實地調研的主要目的地有二類:一是港台,它們代表著中國現代城市發展的一類經驗,這也是課題組學術交流的重點之一。在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研究中心和人文社會科學高研究院(這是課題組的兩個支撐單位之一)支持下,課題組首席專家胡大平與子課題負責人胡恆分別對港台進行了城市密度、凝聚力與形態和活力的專題調研,亦與相關領域有影響力的學者進行了廣泛合作,近期將出版有關成果。二類是西南城市(成都和重慶)、浙南(寧波、台州、溫州等)、蘇南。課題組分設三個攻關小組對三地城市歷史和現狀,特別是它們代表的中國現代化和城市化的不同路徑進行深入研究,估計在課題結項之際將同時出版三地的城市史研究成果,從而豐富課題的本土化成果。

在學術會議和國內、國際交流、合作方面,課題組亦充分利用各種機會進行。2011年11月底和2012年5月,課題組分別主辦了“城市發展與空間變異”、“城市活性”等討論會, 課題組主要成員在研究過程中積極參加重要的國際國內會議並展開與相關機構的合作。課題組子課題負責人胡大平、張異賓、周憲、丁沃沃、胡恆等多次加各類相關主題的國際交流和會議。例如,胡大平、丁沃沃等課題專家參加了“大學文化與城市發展論壇”(國際會議,2012年6月16日,南京大學)並做主題報告。2012年胡大平、丁沃沃、周憲、童強等課題組主要成員接待了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系、賓夕法尼亞大學建筑學系來訪團隊學者,進行學術交流。

在交流與合作方面,特別重要的是:2012年4月丁沃沃教授牽頭成立南京大學-劍橋大學建筑與城市合作研究中心﹔與墨爾本大學建筑學院院長Tom Kvan領導的相關團隊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和確定了長期合作計劃和項目﹔與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建筑與城市鄉研究所建立了良好的聯系,並展開了合作研究。合作的主題主要集中於當代城市前沿問題和中國城市發展特色。同時,課題組與復旦大學黃旦教授領導的傳播學研究團隊也建立了深度合作關系,主要聚焦於當代城市文化與交往的研究。這些對本課題高水平完成成果都具有積極的和重要的意義。

就合作的成果來說,除了常規性交流的訪問和講座外,已經形成的顯著成果有:2012年7月4-19日,胡大平主持了教育部全國研究生暑期研討班,該班主題便是“空間與社會理論”,夏鑄九、徐進鈺、王志弘等台灣知名學者分別對相關主題做了15次講座,反響很大﹔課題組首席專家胡大平翻譯了Kvan教授等人的The Making of Hongkong一書,電子工業出版社2013年5月以《香港造城記》為名正式出版。

三、階段性成果簡介

課題組在各個子課題上都取得了較好的階段性成果,這些成果都在積極發表或出版過程中。

已經出版的一些成果,例如:

1、在中央文化大發展和大繁榮背景下以“地方認同”為核心分析了文化發展與城市發展之間的關系,提出了“文化,讓城市更美好”這個問題。在《地方認同與文化發展》一文中指出,受西方現代性影響,我國主流意識形態和文化傳統面臨著各種挑戰,培養文化認同成為文化自覺的核心問題。文化認同和文化自覺是一種具體而微的培養過程,它體現在環境和生活方式之中。在地方和空間建設中充分地體現文化追求,通過促進地方認同,從而實現文化發展。在此基礎上強調“以地點為落腳點鞏固、改善和擴大中國文化認同的潛力”這個問題的重要性。在《文化,讓城市更美好》一文中,我們則從城市形態、城市運動和城市精神角度論証了:當文明的未來落到城市頭上,當民族的發展進入文化引領的階段,我們有理由以城市為基礎來討論文化的發展和繁榮,以文化的眼光來看待城市建設。

2、在城市研究的馬克思主義方法論以及今天西方社會理論成果的分析方面有所突破。在《空間問題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新》等文章中,我們追蹤了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相關問題研究的新發展,並強調“空間轉向”是涉及整體理論配置的重大學術事件,它首要地不是建立在形而上學層次上的觀念更新基礎上而是建立在對社會歷史結構及其變遷的科學分析基礎上,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創新的方向。在《學習與探索》2012年第5期上,課題組推出一組文章,從不同角度分析當代國外馬克思主義、社會理論之相關研究的實質和意義,並就不平衡的地理發展和資本主義的幸存等問題展開討論。在整體上,我們認為,空間轉向改變了傳統歷史敘事時間相對於空間的優先性偏好,並把測度知識的權力條件作為納入人文社會研究旨趣,把知識社會學推進到知識政治學方向上,從而為左派理論擺脫傳統困境提供了一種路向,並促進整個人文社會研究的激進化。以“后現代”為基本方向的激進社會理論打開了許多新的批評地形,但基於差異邏輯而對邊緣空間的偏好同時也面臨著獨特難題。就西方一些重大的理論進展來說,《測繪現代性權力的基礎》一文對福柯的相關貢獻進行了評估,說明了其對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社會理論的激進化起關鍵性貢獻的原因,清晰地闡明了其理論的特點和實質性方法。

3、在案例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胡恆的《革命史•快感•現代主義》對新四軍江南抗日紀念館進行了建筑形態和歷史分析,胡大平的《南京長江大橋》對南京長江大橋的歷史美學進行了深度探索。在前一論文中,胡恆以一個建筑的形態“演變史”解析了現代主義建筑理念在新中國的歷程。它和中國現實的結合方式的變化——從國家現代主義到民族現代主義,再到快感現代主義——是此“小歷史”內的另一小型“歷史周期”。文中考察了十數個新四軍紀念館的舊、新館,在大系統(35 年的演變史)內建構起若干小系統(小周期)的關聯和支配關系。由於這些小系統的運轉都涉及到革命史這一建筑所負載的“本體”,所以“小歷史”的建構顯示“大歷史”的演進方向——革命史正在從有著絕對價值的純色歷史走向五彩的“中性歷史”,最終成為廣義的大歷史的一部分。后者以意識形態分析入手,將大橋的符號生產力、功能、形式、地理,以及在城市結構中的作用等切面逐一鋪展開。作者統合多種分析模式,不斷的在文中調整視角——哲學學者、美學與建筑評論者、歷史學家、地理學家、城市形態研究者、市民——以獲得空間�時間一體化的全景式描述。這一“全景描述”不是為大橋尋找一種“文化整體性”(時代精神之類)的連續運動的軌跡:它從一個 偉大的意識形態符號進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然后變身為經濟博弈、城市結構更新的籌碼,成為褪色的歷史記憶。相反,它揭顯出來的是某種結構內部的崩潰。南京�長江�大橋三者在 40 年的變遷中走向空間與時間的雙重分裂:大橋從“意義的充盈體” 成為一個有待“歸零”的地點﹔昨天與今天被“分離”。該論文發表后被《人大復印資料》G1,2013年第2期全文轉載,並被中國社會科學院王樹人教授稱為近十年中國最優秀的美學論文之一。這兩個重要的案例,以及課題組即將推出的其他案例,在整體上展示了課題組研究的理論基礎之深厚、學術視野之開闊及其在理論上的創新能力。

四、成果推介情況

課題組按照規劃辦有關要求積極進行成果推介。除了常規性的開題與年度檢查報告程序外。我們的主要工作是充分利用《中國社會科學報》介紹和推廣有關課題研究成果。一方面,積極向其“國家社科基金專刊”投稿,另一方面積極參與報紙相關專題的活動。已經錄用的專刊稿件有《空間問題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創新》(《中國社會科學報》,2012年3月31日)、《文化,讓城市更美好,《中國社會科學報》,第346期,2012年8月22日》,已經投稿並即將錄用的有“通過空間思考中國:簡論空間理論之本土建構的必要性和意義”。同時,2012年7月4-7月20日,主辦了“空間理論與社會理論”批評全國研究生暑期學校。該活動《中國社會科學報》(335期,2012年7月27日)以“青年學生研討論空間研究”予以報告。首席專家胡大平教授多次接受報紙的相關專題的採訪,其觀點得到充分的重視,如《中國社會科學報》,442期,2013年4月22日A03版,“人不能被高鐵拖著走”﹔《中國社會科學報》,第427期,2013年3月15日 “空間研究為城市研究打開新視域”。

階段性成果

序號

成果名稱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字數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1

《香港造城記》

KVAN

譯著

電子工業出版社

35萬

 

2

革命史·快感·現代主義

胡恆

論文

《建筑文化》第4輯,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

2萬

 

3

南京長江大橋

胡大平

論文

《學術研究》2012年第10期

3萬

《人大復印資料》G0,2013年第2期全文轉載

4

地方認同與文化發展

胡大平

論文

,《蘇州大學學報》2012年第3期

1.1萬

 

5

測繪現代性權力的基礎,

胡大平

論文

《學海》2012年第5期

1萬

《人大復印資料》B1,2012年第12期全文轉載

6

“空間轉向”與社會理論的激進化

胡大平

論文

,《學習與探索》2012年第5期

5千

 

7

文化,讓城市更美好

胡大平

論文

《中國社會科學報》,第346期

3千

 

8

不平衡的地理發展與資本主義的幸存

夏凡

論文

《學習與探索》2012年第5期

5千

 

9

德勒茲建構主義的空間生產理論

 

吳靜

論文

《學習與探索》2012年第5期

5千

 

10

大衛哈維不平衡地理發展思想的理論化進程

付清鬆

論文

《學習與探索》2012年第5期

3千

 

(課題組供稿)

(責編: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