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近代漢語常用詞詞庫與常用詞歷史演變研究”中期檢查報告

2014年01月26日08:57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①研究計劃總體執行情況及各子課題進展情況﹔

目前項目依照立項計劃一步步進行。進展情況較好。我們充分利用近代漢語文獻資料(晚唐至清)尤其是元明清時期本土系列文獻(含南方、北方系語言基礎文獻及其方言文獻):敦煌曲子詞、變文、唐宋禪宗文獻、唐宋筆記小說、《朱子語類》、唐詩宋詞、白話小說(如《西游記》、《型世言》、《紅樓夢》等)、戲曲(元明曲文)、系列筆記小說(文白夾雜,口語詞豐富)、滿漢雙語教材(《清文啟蒙》系列)以及史書等,還將大量採用同期歐、美、日本、朝鮮等國的域外漢語官話口語資料,如《19世紀域外漢語研究著作匯刊》:《語言自邇集》(1867)、《官話類編》(1892)、朝鮮早期北方話口語教材(如《老乞大》、《朴通事》)、朝鮮時期后期北京話教材(《華音啟蒙諺解》、《你呢貴姓》)等﹔日本江戶時期官話資料、《日本明治時期漢語教科書匯刊》等。並根據常用詞的語義特點,對醫學、農書、食譜、個人札記等文獻增大范圍。對先秦兩漢至魏晉南北朝文獻加強了在歷時對比中的運用。把漢語不同歷史時期的常用詞分別放到不同的概念域中全面考察這個概念域中各個層級的下位概念域中的常用詞成員及其在不同歷史時期分布的變化,力求對這一部分常用詞的歷史演變做出比較清晰的描寫和比較深入的解釋。

子課題:

子課題《近代漢語常用詞研究文獻匯編》:正在不斷的編輯之中,這部分研究成果含研究論文、研究專著、一些散見於著作中的論述。已經收集學界相關研究成果,整理出目錄提要,材料已有20多萬字(目前收集至2010年),我們將隨著新的研究成果而不斷豐富﹔

子課題《近代漢語常用詞詞表》:近代漢語常用詞歷史演變有幾種類型:文白新舊興替、新舊地域之別、大量新詞新生且沿用至今等。如“丟”表“拋棄”義至遲於宋代,最初多見於口語。宋以后,文獻用例漸多,“棄”漸為“丟”替代。 明代“扔”有“投擲”義,清代,又由“投擲”義引申而有“拋棄”義,最初也多見於口語。常用詞興替或並存(今方言仍用)的過程中有地域分布的特點。類似北方的 “脖”替代了南方的“頸”,北方的“胖”替代了南方“肥”。按照概念場我們收集整理工作。

在收集研究文獻的過程中,我們同時描寫整理了《近代漢語常用詞詞表》(動詞卷、名詞卷),而形容詞卷、副詞卷、虛詞卷初稿還待完成。劉寶霞、穆涌、肖天久等成員積極參與。

子課題《近代漢語常用詞歷時演變研究》:以語義場為單位,對近代漢語常用詞歷史演變進行研究,這項探索工作正在有序地進行。因工作量大,目前先選擇一些斷代專書代表作作為常用詞的研究對象。元明清斷代研究進展順利,唐宋時段還有待細化。以語義場為核心的常用詞研究與斷代研究結合得較順利。目前我們課題組發表了一組論文,專題討論漢語常用詞的歷時演變規律和地域分布特點。(詳見下文成果欄)

子課題《近代漢語常用詞總論》等待下一步進行。

常用詞成員的演變主要是指概念域內新詞的衍生、舊詞的存續、消失以及新詞對舊詞的歷史更替﹔常用詞分布的演變主要是指常用詞各個成員在概念域內所佔位置(覆蓋域)的變化。漢語常用詞的歷史演變,往往同時涉及概念域中成員的新增舊減和多個成員覆蓋域的變化,二者具有相互依存、相輔相成的共變關系。在歷時的變化又表現為共時的地域分布特點。這些演變的特點和模式是我們今后要花時間探討的。

②調研及學術交流情況

A.調研活動有幾部分:

一是對學界漢語常用詞已有學術成果資料數據的調研(進行中),正在編寫漢語常用詞研究成果匯編﹔

一是對研究中所需使用的歷史文獻數據的歷時調研(進行中),正在豐富漢語歷史文獻目錄﹔

一是對常用詞范圍選擇的調研(進行中),正在編輯常用詞詞表﹔

一是對不同時期文獻語料庫的整理(進行中),目前整理完《清文指要》七個版本的匯校、《官話指南》四個版本的匯校、《紅樓夢》程甲、程乙本的語言比較、《西游記》明代小說與清代鼓詞的異文比較、元名白話材料文白對照等。

一是對已有研究方法的調查歸納(進行中)。

尤其是第四第五的調研,花費了我們很多精力。

B.學術會議:

2011年12月舉行課題立項論証會,就漢語常用詞的研究方法、課題開展的注意環節、課題將會面臨的問題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探討。

課題組成員積極參加各種學術會議,2012年在國際性以及國內學術會議上發表關於漢語常用詞方面的研究論文6篇。

課題組專家蔣紹愚教授2012年10月專門就動賓關系和及物性的問題作了專題報告,闡述動詞常用詞的研究中應該關注的問題。並在2012年12月香港中文大學50年系慶的學術研討會專門就先秦漢語的動賓關系和及物性作了主題發言。

課題組專家曾昭聰教授專門就常用詞的常用俗體面貌進行了研究,在安徽舉行的第15屆近代漢語研討會上作了專題發言。

課題組專家張美蘭教授專門就常用詞的地域特點進行了研究,在徐州舉行的《語言研究》創刊十周年的大會上作了專題報告。

課題組專家張美蘭教授專門就明代白話文獻《訓世評話》中反映明代漢語常用詞面貌進行了專題研究,在揚州舉行的古代漢語學術討論會上遞交了論文。

C.學術交流情況:

課題組專家張美蘭作為2012年王寛誠教育會學術講座學者在2012年11月8日被邀在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作了題為《近代漢語常用詞歷史演變以及共時地域分布》的專題學術報告。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教授何志華主任主持了這次學術講演。

方言地理學假定:一個詞的方言形式在地理空間上橫向的分布可以反映出各個形式在歷史時期上的縱向層次,簡而言之,就是詞在共時不同方言區域的地理分布體現了這些詞在漢語不同歷史時期的興替變化。該報告以此假說為基點,利用學界已有的研究成果,通過對一批常用詞歷時興替過程的論証描寫,對這些常用詞今天在現代漢語方言中的地理分布對應現象的調查,結果顯示漢語中的確有一批具有興替關系的常用詞在中國南部、長江流域以南、長江流域以北的北方地區存在從南到北的對應分布。

張美蘭教授在報告以一組組從上古、中古、近代具有歷時興替關系的三個核心主導詞分析入手,這些常用詞有:

(1)表示“欄”、“圈”義常用詞歷時有:“牢、欄、圈”三個詞的歷時興替﹔(2)表“愚痴”義,歷時有“愚”、“痴”、“呆”三個詞的歷時興替﹔

(3)表“肩挑”義動詞:荷、擔、挑三個詞的歷時興替﹔

(4)表炊具義常用詞歷時有“鼎、鑊\釜、鍋” 三個詞的歷時興替﹔

(5)表拂拭義,存在“拂拭、揩抹、擦” 三個詞的歷時興替﹔

(6)表示“橫向距離狹小”義有“隘、狹(俠)、窄 (迮)” 三個詞的歷時興替﹔

(7)表“捆綁”義有“束、縛、 綁、捆” 三個詞的歷時興替﹔

(8)表“干燥”義有“焦、燥、干”的歷時興替﹔

(9)表“索要”義有:“索、討、要”的歷時興替﹔

(10)表“頸脖”義有領\脰\項、頸子、脖子的歷時興替﹔

(11)表“言說”義有:雲\曰\言、話\道\講、說的歷時興替。

報告通過對這種現象的分析,指出以上每組詞之間三者依次很有規律地在今天現代漢語方言中從南到北顯示了三個地域層次:福建、廣東等閩方言區、粵方言——吳方言以及長江以南含江淮官話區——長江以北的北方方言區的空間分布特點。

報告指出:學界一直在呼吁將普通話、方言、古代漢語結合起來。通過常用詞的歷時演變研究,這也可以為方言詞匯的歷史研究提供一個很好的視角。常用詞歷時興替的現象還可以對方言地理學的假定給予了証明。常用詞歷時興替研究也可以為進一步窺探近代漢語時期小說等作品所代表的語言基礎、產生時代、地域特征傾向、多重方言成分的層次性等問題提供佐証。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馮勝利教授、沈培教授等語言專業的教師以及漢語專業的碩士博士生近30人一起就報告的相關問題進行了交流,尤其就漢語詞匯的研究方法和視角,漢語史與漢語方言詞匯史的結合大家進行了熱烈的討論。

課題組專家張美蘭2012年11月中旬與暨南大學中文系漢語史教研室老師和研究生進行了學術交流,就常用詞研究中不同文獻的運用問題版本異文為旁証的視角等問題做了比較深入的探討。王彥坤、曾昭聰等教授提出了很多建設性的建議。碩士博士就研究中的相關問題進行了討論。

D.學術講座信息

2011年12月特邀浙江大學汪維輝教授做了題為:《說“窎”》的學術講座。

2012年4月法國高等社科院貝羅貝先生來清華大學中文系進行了為期半個月的學術活動。課題組成員在傾聽報告后,對我們進行詞匯研究的方法進行討論。

2012年11月特邀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馮勝利教授來舉行小型學術沙龍,專題討論漢語史研究方法。

2012年12月特邀上海師大徐時儀教授做了題為:《論漢語文白演變雅俗相融的價值取向》的學術講座。

2012年4月、2012年10月分別邀請北京大學中文系董秀芳教授、社科院詞典編撰組杜翔副研究員與課題組成員一起為博士生進行常用詞研究選題進行指導評點。杜翔早在2002年曾對15組語義場:[飲食] [言說] [歌誦] [叫呼] [觀看] [執持] [取拿] [投擲] [放舍] [擊打] [引挽] [系縛] [踐踏] [行走] [踴躍]進行過考察,這次杜翔研究員與大家分享研究心得。

③代表性成果簡介

【1】代表性成果之一:蔣紹愚教授《漢語詞匯語法史論文續集》(2012年4月商務印書館)

蔣紹愚教授《漢語詞匯語法史論文續集》收有他近年來發表的關於漢語常用詞演變歷史和規律的論文達九篇。

(一)基本內容有:

從“走”到“跑”的歷史更替、漢語“天”的意義的演變、漢語顏色詞的歷史演變、漢語詞義和詞匯系統的歷史演變初探——以“投”為例、打擊義動詞的詞義分析、五味之名及其引申義、從助動詞“解、會、識”的形成看語義的演變、詞義演變三例、詞匯、語法和認知的表達等。(p.26-p.248)這九篇論文以個案的形式,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分別論述了考察漢語常用詞詞匯系統的歷史發展和演變,探索其規律、動因和機制。指出了以概念場為背景,考察各個概念域中的成員及其分布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演變,是研究詞匯系統歷史演變的一種有效的方法。

(二)主要觀點:詞匯是一個系統,詞義也是有系統性的。以概念場為背景來考察詞匯系統, 把詞的各個義位放到概念場的各個概念域中,就可以看到,處於同一個概念域中的各個義位具有同位關系,和處於上位/下位概念域中的義位具有上位/下位關系,這樣,這些義位就構成了一個系統。而一個詞的各個義位又是互相關聯的,所以詞匯也構成一個系統。

(1)詞匯系統的歷史演變最明顯的表現是同一概念域中成員的變化,這種替換並不只是簡單的一對一的替換。有的是一對幾﹔

(2)詞匯系統歷史演變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是分布的變化。

(3)詞匯系統還會由於人們對客觀世界的“分類”不同而產生變化。這種“分類”的變化不但引起了詞匯替換,而且造成了跨概念域的變化。

(4)處於同一個概念域中的成員是互相關聯的,概念域也是互相關聯的。不但處於上下位關系的概念域互相關聯,就是不屬於同一層級關系的概念域,有的也會互相關聯。

(5)漢語詞匯從古到今有一種“從綜合到分析”的演變趨勢。論文運用“概念要素分析法”來分析漢語常用詞“投”以及“打擊”義動詞的詞義,厘清詞義之間的聯系及其歷史發展。說明詞義和詞匯的系統性關聯。(參見論文《漢語詞義和詞匯系統的歷史演變初探——以“投”為例》、《打擊義動詞的詞義分析》)

(三)學術價值:(A)指出了漢語常用詞詞義的演變是逐漸發生的。

論文《從“走”到“跑”的歷史更替》,通過從“走”到“跑”的歷史更替的個案研究,揭示了先秦的“走”到清代才完成對“行”的替換,明代開始的“跑”至遲在清代完成了對“走”的替代。強調這種歷史替換發生過程中的詞義偏移現象值得關注,如“走”的“趨向”義,對“走”的“行走”義是一個推動。當“走”的行走義在晚唐五代產生以后,兩個義位並存的現象,為從“走”到“跑”的詞匯替換准備了條件。明代“跑”開始替代“走”,到《紅樓夢》時期基本完成。

(B)指出了有些漢語常用詞古今義沒有變化,但是有些常用詞的引申義古今都有所不同,值得重視。

論文《五味之名及其引申義》專門討論了漢語中五味的名稱,上古是“甘、苦、辛、咸、酸”,后來變成了“甜、苦、辣、咸、酸”。從常用詞興替方面看“甘——甜”、“辛——辣”之間具有歷時的替代關系。此外,除了“咸”古今義沒有變化,沒有引申義外,其他4個詞的引申義古今都有所不同。

(C)指出常用詞歷時替換不僅僅是詞匯的更替, 還會引起語法組合的變化,與語法密切相關。

論文《詞匯、語法和認知的表達》分析了“吃(飯)”、“穿(衣)”這兩個概念在漢語不同歷史階段的表達形式的差異:上古漢語“食”(“食1”)已經包含了“吃飯”這個概念,既表示動作,也隱含了對象“飯”。當“食”(“食2”)隻表示動作,不隱含對象時,出現的語法組合就不同。而“喫/吃”代替了“食”不是簡單的詞匯替換。“吃”和“食”的分類不同,上古攝入固體食物是“食”,攝入液體是“飲”,分為兩類。中古不論攝入固體食物還是攝入液體都是“吃”,合成一類。近現代攝入固體食物是“吃”,攝入液體是“喝”,又分為兩類。

動詞“衣”的語義構成也可分為“衣1”和“衣2”,“衣1”既表示動作,也隱含了對象“衣服”﹔“衣2”隻表示動作,不隱含對象。上古穿戴的動作是三分的:“冠”、“衣”、“履”。中古合成一類,都叫“著(zhuó)”。近現代分為兩類:“戴”和“穿”。“衣1”既表示動作,也隱含了對象“衣服”。“著”和“穿”隻表示動作,不隱含對象。“衣” 的賓語隻能是“衣/服”,“著”的賓語可以是“帽/衣/鞋”,“穿”的賓語可以是“衣/鞋”。因此詞的語義構成不同,它所能進入的語法組合也就不同。

(D)指出了常用詞歷時替換途徑各異、常用詞詞義演變的“個性”比較強的特點。強調對這些“零散”的案例必須加大研究,從個別案例出發,多加積累,就能更清楚地看到語言演變的多樣性,而且通過豐富多樣的案例,也可以從“個性”中發現“共性”,同樣可以概括出語言演變的規律。

(1)有些常用詞的演變可能是從一些具體組合開始的,然后再擴大到單用的。如:表示“一晝夜”的“天”產生得很晚。“一晝夜”原來是用“日”表示的,如“一日”、“今日”,直到清代,“天”才開始取代“日”。但“天”對“日”的替代可能與表示季節的“天”(秋天)與“日”(秋日)這樣的格式有關聯﹔“晴天”從“晴朗的天空”也演變為“晴朗的日子”,“晴日”和“晴天”的所指就相同了。這樣,在語言使用者看來,“日”和“天”都能指“日子”(一晝夜),所以,“一日”也可以說成“一天”。(參見論文《漢語“天”的意義的演變》)

(2)實詞的詞義演變,舊義和新義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系。如:“快”:愉快——快速。“慢”:怠慢——緩慢。2、“念”:心念——口誦。虛詞的詞義演變和實詞不同,往往和句法環境有關。如“要”:從助動詞“想要”到假設連詞“如果”。(參見《詞義演變三例》)

(3)每個詞演變的歷史不同。助動詞“解”“會”都是從“知曉”義動詞“解”和“會”演變發展而來,途徑基本一樣,但魏晉南北朝有了助動詞“解”, 而“會”產生較晚。(參見《從助動詞“解、會、識”的形成看語義的演變》)

(4)漢語顏色詞的歷史演變有一個明顯的趨勢:從綜合到分析。在先秦時期採用的是綜合的手段:同一基色的深淺不同或兩種基色的混合,后來是“分析”:“定語+基色”、“基色+基色”。顏色詞的歷史更替:“紅”(魏晉南北朝出現新義)替代了“赤”,“藍”(中唐新義出現)佔據了“青”。“紅日”(唐代出現新義)替代了“白日”。(參見《漢語顏色詞的歷史演變》)

【2】代表性成果之二: 《從<紅樓夢>異文看明清常用詞的歷時演變和地域分布》

(一)基本內容:這是課題組成員劉寶霞在課題負責人張美蘭教授指導下進行的論文。作為課題階段性成果之一,該論文共10萬字,全面調查了清代《紅樓夢》程甲本和程乙本同義異文現狀,結合近代漢語白話文獻和現代漢語方言材料,指出《紅樓夢》程甲乙本異文變化也體現了這一時期常用詞的歷時演變面貌,同時程甲本所用常用詞南方話特點明顯,程乙本與之對應的常用詞則是北方話的特點。是近代漢語常用詞研究領域新的嘗試。論文還重點探討了具有興替關系的七個義類常用詞如:“丟棄”義動詞——丟與“扔、撩(料、撂、掠)”﹔“誦讀”義動詞——讀與念﹔“遇見”義動詞——碰與撞﹔“迎接”義動詞——迎與接﹔“理睬”義動詞——理與睬﹔“商討”義動詞——商量與商議﹔“挂念”義動詞——記挂與惦記,通過對每類動詞的分析,歸結出每類動詞相互之間消長歷史及其地域分布特點。

(二) 主要觀點:

(1)論文利用同義異文進行近代漢語常用詞研究,為詞義演變和詞義系統的演變研究提供了新的線索。《紅樓夢》異文大多屬於常用詞的同義代用現象,這些揭示詞與詞之間的語義聯系,為考釋詞語和探討語義變遷提供了重要信息。如程甲本中的“讀” 有7處程乙本用“念”,1處程乙本用“唸”。上古漢語中,“讀”和“念”都是常用詞,但分別表示“念讀”和“思念”。東漢佛經中,“念”開始表達“誦讀”義,宋元時期,“念”的“念讀”義才出現,明清時期,“念”與“讀”一樣,發展出“學習”義並展開競爭,開始走上了與“讀”相同的發展軌跡,逐漸形成了現代漢語方言的格局。

(2)論文利用《紅樓夢》不同版本的用詞差別,同時參照分別代表南北方官話系統的《官話指南》兩個版本以及滿漢教材《清文指要》(含4個改寫版)等相關資料來論証常用詞之間的地域差異,為近代漢語常用詞研究引入了新的視角。漢語詞匯發展史中,由於相互接觸、交融,先后曾應用於不同歷史時期或者不同地域而又指稱同一事物對象的詞語之間,可能會發生此消彼長、相互替換的現象,以至共時平面上,常用詞的使用呈現出復雜的地域性特點。如程甲本和程乙本前80回中,表達親屬稱謂前80回“姨娘”、“姨媽”並用,且主要用“姨娘”,后40回則僅用“姨媽”,不見“姨娘”。我們通過對程甲乙本《紅樓夢》“姑姨”類稱謂的考察,認為前80回的姨類稱謂符合南京話而不符合北京話,后40回中則不存在這種分別。即越是往北方,姑姨稱謂的長幼區分越不明顯。稱謂詞中“娘/媽”的南北差異在1905年刊行的《官話類編》中也有記載。

(3)論文在探討近代漢語常用詞同時,對詞的字形問題加以關注,即注重常用詞的形體多樣性,這對《紅樓夢》版本研究以及古籍整理都有重要意義。常用詞的字形產生也有時代性,而考察一個字或詞最早產生的年代,同一文獻各本異文的鑒別和確定十分重要。如“碰”字, 又作“掽”。《字匯》:“掽,蒲孟切。”產生之初多用於“碰觸”義。清初表達此義也用“硼”、“磞”。硼,《集韻•耕韻》:“硼,石名。披耕切。”后用來表“碰撞”﹔磞,《玉篇•石部》:“磞,擊石也。”有“撞擊”和“遇見”二義。“碰” 后引申為“遇見”、“看見”,該引申義最早用例見於程高本《紅樓夢》。如:

賈芸偶然碰了這件事,心下也十分稀罕。(程甲本第24回)

此例中的“碰”,《紅樓夢》庚辰本、己卯本、蒙府本、戚序本、鄭藏本、舒序本、列藏本均作“磞”。再如:

到還是舍著我這付老臉去磞一磞,果然有些好,大家都有益。(甲戌本第6回)此例僅甲辰、程甲、乙為“碰”,其余各本均作“磞”。

程高本《紅樓夢》以后,“碰”這一字形慢慢固定下來,表“碰撞”的“硼”、兼表“碰觸”、“遇見”的“磞”逐漸消失。

(4)論文對《紅樓夢》不同版本常用詞的異同情況的系統調查和歷時演變探討,為我們考察《紅樓夢》作品的語言基礎提供了重要參照系數。近二十多年年來,關於《紅樓夢》的基礎方言學界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如:“魯方言”說(張振昌《紅樓夢中的山東方言》)、“吳方言”說(蔣文野《紅樓夢中的吳方言探跡》)、“東北方言”說(圖穆熱《紅樓夢與東北方言》)、“雲南方言”說(群一《從紅樓夢談雲南方音》)、“湘方言”說(鄧牛頓《紅樓夢中的湖南方言考辨》)等。杜春耕(2001)認為,或許程甲、程乙是分別由兩個不同的人主持完成的,例如程偉元、高鶚。他們對把《紅樓夢》整理成一個什麼定本的看法上是有分歧的,兩人各自堅持自己的語言習慣與對文本的理解,同時或基本同時整理出了兩個本子。劉寶霞(2012)則通過程甲程乙本的異文對勘,指出程甲本所用常用詞南方話特點明顯,程乙本與之對應的常用詞則是北方話的特點。証據可靠。

(三)學術價值:本研究可以幫助澄清學界關於《紅樓夢》語言形成基礎、方言性方面糾纏不清的問題,對分析明清文學作品不同版本多重方言成分的層次性,也有借鑒作用。

【3】代表性成果之三:張美蘭教授、劉曼博士“《<清文指要>匯校與語言研究》”(2013上海教育出版社)

(一)基本內容:

《清文指要》(百章,以下簡稱《指要》)是《清文指要》(五十章)及《續編兼漢清文指要》(五十章)的合稱,該書是清朝較早刊行的一部滿漢雙語教材。版本頗多,流傳甚廣,近至中國南北各地,遠至日本、丹麥。該書本是為了讓通漢語而滿語生疏的旗人學習滿語和滿漢翻譯,在傳播過程中也對外國人編寫漢語教材產生了重大影響。首先是英國人威妥瑪改編《指要》形成了《問答篇》,並於1860年單獨出版﹔后又進一步修訂,收入其所編《語言自邇集》(1867年、1886年)﹔此后這一百章課文又反復出現於深受《語言自邇集》影響的日韓漢語教材中,尤以日本明治時期系列漢語教材為著(詳見劉曼、張美蘭2012)。

《清文指要》滿漢對譯,是研究清代滿語或漢語的重要語料。

首先,《清文指要》不僅是清代學習滿文的名著,至今仍具有滿語歷史教科書之價值。

第二,《清文指要》中有大量的北京話口語詞。

反映了兩百多年前北京地區的口語面貌。如:“老家兒、家雀兒、晌午、日頭、黑早、黑下、胳胑窩、街坊、早起、身量、兩下裡、絮叨、打蹬兒、打前失、鑽頭覓縫兒、瞧、瞧瞧、尋趁、儉省、外道、簡決、絮煩、勤謹、使不得、使得、管保、罷咧、來著、望著、望”。

《清文指要》不僅反映了當時北京話的詞匯現象,還反映了當時北京話文白異讀的語音現象。書中“剛”也作“將”、“剛才”也作“將才”、“將將”也作“剛剛”,反映了晚起的文讀“剛”與早出的白讀“將”競爭共存而后者佔優勢的局面。“略”也作“料”、“略略”也作“料料”、“大料”也作“大略”、“不料”也作“不略”、“料估”也作“略估”,反映了文讀“略”和白讀“料”競爭共存而后者佔優勢的局面。

第三,《清文指要》中有顯示清代漢語特點的新詞。

是非問句語氣詞主要用“嗎”是清代新的用法。清代文獻,如程偉元壬子活字本《紅樓夢》(1792)“嗎”的用例都不及“麼”﹔《清文指要》中主要用“嗎”,極少用“麼”,突顯了18世紀中后期以來“嗎”取代“麼”的新趨勢。

再如,句末語氣助詞“是呢”(多表示祈使語氣),很少見於其他漢語文獻,隻見於《老乞大新釋》、《重刊老乞大》和《清文啟蒙》(1730),這種用法《清文指要》中有數例。

第四,《清文指要》(百章)不同時期改編版,表現出明顯的詞匯用語的個性特點和時代變遷線索。

(1)有關“您”來源問題的考辯,敬稱代詞“您”考源,首先見於D版1867年第一版《語言自邇集•談論篇》(百篇)中的“兄台”(1886年第二版改為 “您納”)該詞對應的ABC版分別用詞為:“阿哥”,尊稱對方。

(2)太田辰夫(1987/2003)認為“倆”可能是從清初開始使用的,舉了蒲鬆齡《磨難曲》(1700年后)和《兒女》(1878)的例子,《紅樓夢》中未見用例。《語言自邇集•談論篇》:“直瞪著兩眼”第二版改為“直瞪著倆眼睛”,提供了晚清的語料及時人的理解。

(3)《紅樓夢》前80回本和《兒女英雄傳》中無現代漢語常用的“剛才”,一般用“將才”、“才剛”。《語言自邇集•談論篇》提供了清末的用例。

第五,《清文指要》各版的用字為研究近代漢字形體提供了資料。

如:“倘”,即“躺”,明代至清初一直是記錄“躺”的習用字,《清文指要》(1789年、1809年)仍用。但大致以乾隆時期為界,義符從“亻”變成“身”,“倘”變成“躺/身黨”,《指要》B、C、D、E、F、G版即用新寫法。贃,“賺”之異體。“賺”明清多用。“揝”,表“抓、握、拉”,是“攥”之異體。支,“搘”之俗寫形式。

從元代開始,動詞“題”、“提”表“言說”義十分常見。據王麗玲(2011)調查,清代以前文獻中“言說”義“題”的使用頻率總體上明顯高於“提”,明代小說中“題”的比例仍很高,“提”元明時期的用例逐漸增加,“提”的產生和普遍使用可能還要晚一些,要到清代“提”的用例才明顯超過並最終吞並了“題”。

4.《清文指要》(百章)與19世紀末世界漢語教育史

《清文指要》文獻經過《語言自邇集•談論篇》的收錄和改寫而進一步得到海外傳播,在19世紀末世界漢語教育史上寫上光輝的一頁。成為近幾年學界研究的新熱點。有些學術問題還可以進一步探討。如:

日本學者太田辰夫(1951)曾根據《語言自邇集•談論篇》的排列順序與清人智信撰《三合語錄》所收錄的《清文指要》(百章)順序相同(參見本書C版),而與乾隆五十四年(1789)雙峰閣刻本、嘉慶十四年夏(1809)三槐堂重刻本、嘉慶二十三年(1818)西安將軍署重刻本(參見本書的A版、B版)不同,認為“這個事實可以用來質疑《清文指要》是《語言自邇集•談論篇百章》底本的觀點”。“我認為應龍田或者威氏參考的內容可能是《初學指南》( 1794 )或者《三合語錄》( 1829 )。也就是說,《語言自邇集》中說到的“清文指要”不一定是指《清文指要》這本書,如果認為它指的是當時流行的《清話百條》系統的各本書的統稱,也是妥當的。”(太田辰夫,清代北京語語法研究資料にっいて,《神戶外大論叢》,1951年(2,1)P.22)

這個觀點是否完全正確?讀者閱讀《<清文指要>匯校》自會分曉。《<清文指要>匯校》7個版本,在內容上具有傳承關系,差異主要在排列順序和口語詞匯的不同表達上。首先,從順序看,《語言自邇集•談論篇》基本沿用了《三合語錄》所收錄的《清文指要》(百章)順序,略有少數篇章次序有變﹔但從詞匯上看,《語言自邇集•談論篇》有自己的詞匯表達和時代特點,雖然有對早期《清文指要》版本的沿用,也有對《三合語錄》版本的沿用,但改動的地方比較大。

相對而言,《三合語錄》所收錄的《清文指要》卻基本沿襲了早期《清文指要》版本的表達,從嘉慶十四年夏(1809)三槐堂重刻本、嘉慶十四年(1809)大酉堂重刻本、嘉慶二十三年(1818)西安將軍署重刻本(兩卷二冊)等早期《清文指要》的相互對比看,《三合語錄》所收錄的《清文指要》與之比較一致改動不大。

另外,《語言自邇集》第一版的《序》,關於“談論篇”的編寫,威氏談到由阿貝•哈克 (Abbé Huc, 1813- 1860)神父從中國的南方帶來的一套“教授滿族人漢語和漢族人滿語的中國本土教材”(序言1.1 P.x)。可見威氏的教師應龍田以滿漢對譯的《清文指要》這套教材為底本,對其中時代較久遠的“文言化措辭”進行了修改,並未有大規模的修訂。

可見,《語言自邇集•談論篇》是以乾隆、嘉慶年間的一本滿漢教材為底本的,並經過了應龍田等中國文人的修定,有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用詞造句特點。

近幾年來,19世紀世界漢語教育史得到學界普遍關注,有不少碩士論文、博士論文專題研究《語言自邇集》及其相關域外教材的歷史,如《亞細亞言語集》研究、《自習完璧支那語集成》研究等,這些研究多少會論及《談論篇》與《清文指要》、或《亞細亞言語集》與《語言自邇集》中的《談論篇》的相互關系,但是每個學者又有點各自為政,對教材相互之間的源流關系並未厘清,我們也曾在研究《參訂漢語問答篇國字解》過程中有過類似的經歷和教訓。

例如研究朝鮮人宋先奭《自習完璧支那語集成》,我們就不能把眼光僅僅局限於與《清文指要》的對比上。朝鮮當時作為日本殖民地,其漢語教材難免有日本殖民的痕跡。(1910年8月22日,日本伊藤博文政府迫使朝鮮政府簽訂《日韓合並條約》。朝鮮淪為日本的殖民地。)自古以來,朝鮮半島“事大慕華”,一直都使用“漢兒言語”、“官話”、“華語”來稱呼漢語。漢語教材沿用了日本人的“支那語”稱呼,十分明顯地具有日據時代的痕跡。所以這部教材似與日本人編譯的《亞細亞言語集》(直接來自《語言自邇集》)之類有關系,僅僅把該書第六部分《談論》與《清文指要》作對比似乎不夠全面。從該書的《凡例》看,該書的體例內容似乎是《語言自邇集》的框架:“本書分成六編,首先解釋聲音法,次枚舉名辭單話,次類聚簡易的散語,次相酬問答的對話,次分析官話構成的活用,最后分課別類談論的長話,這都是為了提高學習者學會漢語辭令表達的效率和智能。” 可見相互之間的繼承關系。

(二)主要觀點:

(1)《<清文指要>匯校與語言研究》第一次以不同版本異文為對象,對清代常用詞面貌進行專題研究(詳見《下篇》《清文指要》(百篇)諸改編本異文研究)

主要內容有:

第一章《清文指要》(百篇)及其諸改編本異文匯編

第二章《清文指要》諸改編本常用詞替換與地域差異

一.《清文指要》原本與諸改編本之間常用詞

二.F版《參訂漢語問答篇國字解》常用詞的南方話特征

三.文白異讀

就《清文指要》及其改編本共有7個版本在內容上具有傳承關系,基本相同,差異主要在篇章百篇排列順序、口語詞匯的不同表達,或者句式的減省等方面。從各版異文差異看,這些口語詞匯偏重在常用詞的同義異文表達方面,即不同版本(含原本與修訂本)造成了同一概念在詞匯上的用詞差異。因而同一概念可以用不同詞表達,形成大量異文中同義替換關系、新舊成分並存等現象。

我們所使用七種文獻依次標為A、B、C、D、E、F、G版(統稱《指要》各版),下面簡介各版本情況。

A.嘉慶十四年夏(1809)三槐堂重刻本。該版是最常見的版本。本文所用的是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本。引文出處也以A版篇次為准。我們也參考了所見到的最早版本——乾隆五十四年(1789)雙峰閣刻本。本文所用的是清華大學圖書館藏本,隻有三冊(包括《清文指要》下、《續清文指要》上、下)75章(第26—100章)課文。該版與前述1809版差異不大,引文中若遇異文將作說明。

B.嘉慶二十三年(1818)西安將軍署重刻本。本文所用的是北京大學圖書館藏本。

C. 清人智信撰《三合語錄》收錄了《清文指要》(百章),自成順序。本文所用的是道光十年(1830)五雲堂刻本,北京大學圖書館藏。

D. 英國人威妥瑪編《語言自邇集•談論篇》(百章),篇目順序同C版。《語言自邇集》第一版,1867年,倫敦特納出版社。本文所用的是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藏本。

E.日本人廣部精編《亞細亞言語集(支那語官話部)•談論篇》,篇目順序同C版。本文所用的是1879年6月第一版(小石川清山堂社)。

F. 日本人福島九成編《參訂漢語問答篇國字解》,自成順序。本文所用的是明治13年(1880)九月力水書屋藏版,飯田平作發行。

G. 韓國人宋憲奭編著《自習完璧支那語集成》第六編《談論》34篇,自成順序。收於《舊活字本 漢語會話書》第409-432頁,本文所用的是1921年德興書林版。

這7個版本之間的詞匯差異而言,ABC三版還保存了部分清代早期通語底層的南方官話成分,而DEG三版主要是以北方官話詞匯為主的,且相隔年代不遠,基本面貌變化不大。F版變化略大,個性特點較明顯。不過通過各版異文收集整理可以發現,早期版本所含通語裡南方官話詞逐漸被北方官話所代替,尤其是在D版威妥瑪編撰的《語言自邇集》裡《談論篇百篇》中開始變化很大。這種變化正如實地反映了清末漢語官話從南京官話向北京官話轉變的歷程。

我們在逐句對比得基礎上,按詞類收集不同版本間異文,所列詞語大概的宗旨:

(1)ABCDEFG各版異文比較明顯整齊,能顯示同義詞的異文表達﹔

(2)具有某類特點的詞語:或用詞及語義有時代特點(如D版的“你納”、“兄台”)﹔或某版用詞表義具有個性特點(如F版、G版)﹔或版本間的對比特點(如ABC與DEF)

(3)所收詞條如屬於多義詞則在詞的右下腳用數字標示(如擺1、擺2)﹔所收詞條右方並列標示的數字為該詞在某篇目中出現的頻率次數。

(4)我們大致按詞類加以分類呈現。

(三)學術價值:1.《<清文指要>匯校與語言研究》第一次將不同版本匯校,為學界提供第一手研究資源(詳見《上篇》:《清文指要》匯校)

本書第一次進行逐句排列的方式呈現其語言之間的變化面貌。

2. 這7個版本之間的詞匯差異,這些同義異文既有同義替換關系,又表現了清代新舊詞匯成分並存現象,甚或地域特點,以此為視角,我們可以看出清代漢語常用詞的演變面貌和地域分布特點。

【4】代表性成果之四:階段性成果《合肥師院學報》中古近代漢語研究專欄登載論文三篇:《漢語常用詞歷時演變的新視角———以版本異文為視角》、《明清時期“理睬”義動詞的歷時演變和地域分布》、《“拐(柺)”的語義演變及其所在兩個語義場詞匯的歷時替換》。

(一)基本內容:課題組成員張美蘭的《漢語常用詞歷時演變的新視角———以版本異文為視角》一文主要從宏觀角度對漢語常用詞演變進行考察,論文從版本異文角度出發,分析了文言與白話語體異文、注疏體注文、原本與改寫本或引征異文、同一文獻不同時代不同文本異文、同一文獻同一時期不同文本異文等多種形式,有助於厘清詞匯歷時替換的線索,值得引起充分重視。課題組成員劉寶霞的《明清時期“理睬”義動詞的歷時演變和地域分布》一文主要利用明清時期的白話語料,縱橫結合,對“理睬”義動詞的發展演變情況進行了深入考察,源流並重,取材宏富,描寫細膩,脈絡清晰,揭示了 “理睬”義動詞的歷時演變情況以及方言中的分布規律。

課題組成員劉曼的《“拐(柺)”的語義演變及其所在兩個語義場詞匯的歷時替換》一文討論了“拐(柺)”的語義演變過程及與其他成員的替換消長情況,指出引發兩種語義演變的多種機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揭示了“拐杖”義語義場的演變所體現的漢語復音化趨勢以及“跛行,瘸”義語義場成員的差異所體現的影響。

(二)學術價值:該刊主持人曹小雲教授如此介紹:近十幾年來,漢語常用詞演變研究有了長足的發展:研究范圍不斷擴大,研究方法逐漸創新,研究視野更加廣闊,研究成果大量涌現。但由於我國文獻眾多、語言面貌復雜、不同學者的觀察視角不同等原因,無論是在語言的描寫還是解釋等方面都還有不少工作要做。本欄目本期刊發的三篇文章,是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近代漢語常用詞詞庫與常用詞歷史演變研究”的階段性成果。論文角度新穎,思路開闊,層次清晰,表述嚴密,結論可靠,對漢語常用詞的研究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描寫與解釋並重,溯源窮流,描寫細致,表述清晰。

④成果宣傳推介情況

2012年課題組兩次報送社科基金成果選介(2份)、課題工作簡報1份。2013年截止到7月我們報送了課題學術交流信息、課題工作簡報、課題學術成果選介各一份。 

階段性成果

序號

成果名稱

作者

成果形式

刊物名或出版社、刊發或出版時間

字數

轉載、引用、獲獎等情況

 

1

《漢語詞匯語法史論文續集》

 

蔣紹愚

專著

2012年商務印書館

50萬

 

2

《明清域外漢語官話資料語言研究》

張美蘭

專著

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年

43萬

2013年獲全國第四屆優秀圖書出版獎

3

《清文指要》匯校與語言研究

張美蘭、劉  曼

專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已三校,2013即出

40萬

 

4

“嚼裹(過)”一詞探源

張美蘭

論文

《中國語文》2011.5

0.8萬

 

5

漢語常用詞的歷史演變層次及其地域分布規律

張美蘭

論文

(學術報告)

王寬誠教育基金會學人講座2012年11月8日於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

2.5萬

 

6

漢語常用詞歷時演變的新視角——以版本異文為視角

張美蘭

論文

《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

 

1.0萬

 

7

元至明初白話口語——以明初《訓世評話》文白新舊常用詞為對象

張美蘭

論文

收入書稿《漢語書面語的歷史與現狀》,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3年即出

1.5萬

 

8

從《訓世評話》看明初幾組常用動詞的興替(一)

張美蘭

論文

《南京師大文學院學報》,2012年第4期

1.0萬

 

9

從《訓世評話》看明初幾組常用名詞的興替變化

張美蘭

論文

韓國中國言語文化學會《中國言語文化》第二輯,2012年,P163-178

1.0萬

 

10

從朝鮮漢語教材《訓世評話》看明初漢語常用詞新舊質素歷時興替

張美蘭

論文

張西平、柳若梅主編《國際漢語教育史研究》,商務印書館

2003年即出

1.0萬

 

11

從《訓世評話》看明初幾組常用動詞的興替(二)

張美蘭

論文

《歷史語言學》第六輯,商務印書館,2003年10月印出

0.9萬

 

12

言語動詞“商量”、“商議”的歷時演變及其分布特點

張美蘭、劉寶霞

論文

《清華大學學報》2013年第5期(即刊
 

1.1萬

 

13

“遇見”義動詞“碰”、“撞”的歷時發展及其地域分布

張美蘭、劉寶霞 

論文

《陝西師范大學學報》已錄用,2014年第2期即刊

1.0萬

 

14

程高本紅樓夢異文與詞匯研究

劉寶霞

論文

《紅樓夢學刊》2012年第3期

1.2萬

 

15

從《紅樓夢》異文看明清常用詞的歷史演變和地域分布

劉寶霞

論文

(韓)《中國言語研究》第42輯,2012年10月

2.5萬

 

16

明清時期“理睬”義動詞的歷時演變和地域分布

劉寶霞

論文

《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

0.9萬

 

17

近代漢語“丟棄”義常用詞的歷史發展與南北分布

劉寶霞

張美蘭

論文

《古漢語研究》,2013年第2期

1.萬

 

18

《明代漢語俗語詞的基本面貌與來源》

曾昭聰、孫清忠

論文

《煙台大學學報》2012年第4期

0.8萬

 

19

《清代俗語辭書〈直語補証〉研究》

曾昭聰

論文

《古漢語研究》2013年第1期

 

1.3萬

 

20

“振抖”義動詞的歷時演變

韓  丞

論文

韓國中國言語文化學會《中國言語文化》第二輯,2012年P207-222

1.1萬

 

21

“掏取”義動詞得歷時演變

韓  丞

論文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增刊),已錄用,2013年即刊

1萬

 

22

“拐(柺)”的語義演變及其所在兩個場詞匯歷時替換

劉  曼

論文

《合肥師院學報》,2013年第.1期
 

0.9萬

 

23

漢語欺騙義動詞的歷時演變

劉  曼

論文

《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增刊),2012年:101-111

1.2萬

 

24

清代著名的滿漢雙語教材《清文指要》(百章)及其價值

劉  曼

張美蘭

論文

《海外華文教育》,2012年第.1期:1-5。

 

 

0.7萬

 

25

漢語“浸泡”義動詞浸、漬、泡的歷時演變

張美蘭

周瀅照

論文

《南國人文學刊》

已錄用,2013年即刊

1萬

 

26

《“波逃”“相宜”考源》

張  雁

論文

《語言學論叢》第47輯,商務印書館2013年7月

0.75萬

 

(課題組供稿)

(責編:趙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