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國外不斷增加的反傾銷指控,我國出口企業反傾銷應訴面臨極大困境和挑戰。涉案企業應訴乏力,給我國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利影響。究其原因,主要是企業的會計控制不力。因此,強化會計控制勢在必行。
反傾銷應訴面臨的困境
近年來,我國逐漸成為全球遭遇反傾銷指控最多的國家。出口企業的反傾銷應訴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形勢。反傾銷與反傾銷應訴實質上打的是會計信息戰。在會計信息方面,我國涉案企業應訴面臨三大困境:
一是難以提供滿足申請市場經濟地位要求的會計信息。由於種種原因,歐美等發達國家仍未將我國列為市場經濟國家。受此影響,涉案企業應訴時必須首先填寫市場經濟地位申請表,用一系列會計信息証明企業運作是在市場化條件下進行的,爭取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的待遇。能夠爭取到市場經濟地位,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的待遇,對於反傾銷應訴的成功非常關鍵。所謂市場經濟待遇,就是應訴者提供的會計信息可以直接被反傾銷當局所採信。縱觀以往的應訴情況,我國涉案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大多難以達到反傾銷當局的要求,獲此待遇的應訴者不足三成。
二是難以提供滿足反傾銷調查表各項要求的會計信息。反傾銷調查表是一套由數量龐大的環環相扣、緊密銜接、需要很多會計信息才能填報完成的表格。這是反傾銷當局據以初步判斷涉案企業是否有傾銷、有多大幅度傾銷的重要資料。由於獲得市場經濟地位的涉案企業較少,而未獲市場經濟待遇的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往往不被採信,反傾銷當局會以其本國的會計方法對涉案產品的成本、價格進行認定。
三是難以提供滿足現場調查要求所需的會計証據和會計信息。為了核實涉案企業填報的反傾銷調查表中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反傾銷當局一般會進行現場調查,目的是查找出現實場景與會計數據的不符,進而徹底否定涉案企業提供的會計信息。在現場調查中,被對方的調查人員查出紕漏的案例非常普遍。他們的現場提問常使我方會計人員陷入不能自圓其說的窘境。
我國涉案企業反傾銷應訴的勝訴率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由此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數以億計。再加上對外需和內需的間接影響,我國所遭受的經濟損失更是無法估量。從維護正常貿易利益出發,必須關注涉案企業的反傾銷應訴問題。
走出反傾銷應訴困境的對策
反傾銷應訴困境生成的根本原因是涉案企業內部的會計控制薄弱,因此,強化企業內部會計控制是擺脫反傾銷應訴困境的路徑選擇。
以會計准則為准繩強化會計控制。2006年,我國頒布了38項《企業會計准則》,其主要框架、主要內容均與《國際會計准則》接軌。《企業會計准則》的出台,為我國出口企業反傾銷應訴增加了利器。出口企業要嚴格以《企業會計准則》為標准,強化內部會計控制,從而生成高質量的會計信息,這樣就容易被國外反傾銷當局所採信。
以反傾銷應訴為導向強化會計控制。要爭取市場經濟地位和駁斥對方的反傾銷指控,涉案企業需要提供大量准確可靠的會計信息。會計控制要以滿足反傾銷應訴的實際需要為己任,通過高水平、全方位、全過程的會計控制,確保會計信息完整、准確、可靠,使涉案企業反傾銷應訴有理有據,從而提高應訴的針對性和成功率。
以《內部控制基本規范》為指導強化會計控制。財政部公布的《內部控制基本規范》,規定企業應建立貨幣資金收支和保管業務崗位分離、相互制約的授權批准機制,建立實物資產驗收、入庫、領用、發出、保管、盤點及處置關鍵環節的控制機制,建立成本費用控制系統,做好成本費用管理各項工作。《規范》內容與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目標基本一致。強化會計控制從貫徹好《規范》精神入手,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論是出口企業在應訴中爭取市場經濟地位,還是填報反傾銷調查表或接受現場調查,按照《規范》管理的企業,都能提高反傾銷當局對應訴企業會計信息的可採信度。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實質上是《規范》管理中的核心內容和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規范》管理,能有效提升會計控制水平﹔強化會計控制,能使《規范》得以全面貫徹,二者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會計控制與反傾銷應訴研究”負責人、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