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節約型經濟的哲學基礎研究”最終成果

《天富論——資源節約型經濟哲理研究》簡介

2014年01月09日16:46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中國人民大學歐陽志遠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年度項目“節約型經濟的哲學基礎研究”(項目批准號07BZX025),最終成果為專著《天富論——資源節約型經濟哲理研究》,於2013年6月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字數266千字。這是一部從獨立的哲學視角考察經濟轉型的專著。在本體論上,厘清了財富和富裕概念,否定了“知識經濟”論和“內在價值”論,提出了“人的類存在主義”。在認識論上,指出了“循環經濟”和“低碳經濟”的學理缺陷,主張把轉型目標定為負載社會責任的“節約型經濟”。在方法論上,按空間性技術層面、時間性技術層面、綜合性技術層面、綜合性社會層面,對資源節約方法進行了研究。最后探討了中國可持續的發展思路、節約型經濟的建構路徑和催化模式、資源消耗最小化和社會福利最大化的平衡點。

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以來,圍繞經濟轉型出現了諸多目標,這些目標有的內涵不清、有的相互疊加、有的包含誤導,理論上的混亂使得經濟轉型的具體工作趔趄而行。上述局面的改變僅靠經濟學是無法完成的,必須借助哲學的力量進行全面系統的思想清理。基於這個宗旨,作者歷經五年研究推出了《天富論》這部具有獨立視角的專著,該書內容包括四個方面:

財富本體論

生態危機和金融危機是當今世界的兩大深重危機,金融危機的本質在於,對自然資源的透支超過了社會的承受能力能力而造成生態秩序和經濟秩序的雙重破壞,所以金融危機與生態危機完全相通。所謂財富,首先應該是有利於人類生存和發展的信息負載實體。“信息財富”論所指的信息,是認識論信息。認識論信息當然也是財富,但它畢竟是建筑在物質財富之上的第二性財富,任何認識論信息都是以本體論信息為基礎的。通過發展“知識經濟”來減輕環境負擔的說辭,隻能造成經濟的虛化,伴隨的是污染轉移和金融投機。提高經濟水平,根本措施是要物盡其用,保証社會可持續發展。在財富問題上,“自然內在價值”論則走向與“信息財富”論相對立的另一個極端,所謂自然物的“內在價值”實際上是自然物排除人主觀色彩的固有性質。無論從經典著作看還是從現實生活看,事物自身的固有性質要體現為價值,隻有在與他事物的相互作用中才能顯露,這種作用就是“對象性活動”。在人與自然物的相互作用中,對象性活動發生了質的飛躍。“內在價值”就是在純粹自然界中也不存在,更遑論在人類生態系統。所謂“內在價值”,實際上還是“價值”,與之聯系的“動物權利”,宜改為“動物善待”。圍繞自然資源的價值,出現了人與自然平權的呼聲,進而出現了“走出人類中心主義”和“走入人類中心主義”的爭論。前者認為:人類中心主義指導人類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是它又損害了自己發展的根基﹔后者認為:困擾人類的一系列問題並不是人類中心主義的產物,而是“個體中心主義”和“群體中心主義”的產物。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以“人的類存在主義”取代“人類中心主義”這個有特定含義的概念。“類存在”是超越動物界的、顧及整體和長遠利益的理性存在,作為人的本質規定,它有一個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的過程。

節約認識論

人類對待自然必然有一個“被動適應—摸索順應—盲目改造—自覺順應”的過程。生態災難並非由違背低層次規律所致,所以順應的內涵是行為符合高層次規律即人類生態學規律。“循環型經濟”的意圖是通過模仿自然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過程來進行經濟活動,但任何物料要實現循環使用都必須消耗能量,根據熱力學第二定律,在地球這個相對封閉的空間范圍內,能量的傳遞帶有不可循環性。即使增加能源消耗,由於技術和經濟條件的約束,也很難讓所有的物質完全得到循環利用﹔而且能夠進入循環的,很多也不得不降格使用。所以,宜以“節約型經濟”代之。后者含有資源充分利用、再生利用的意義,同時還有適度、明智地消費的意義。它在一定程度上包含著資源循環,但又不完全等同於循環。生態問題首先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生態文明是物質文化的進步狀態,“農業文明—工業文明—生態文明”構成一個邏輯序列。資源節約是社會文明的基礎,是生態文明的中軸。所謂富裕的基本界定是具有不危害自身和社會的物質享受選擇自由,真正的富裕是有積蓄而不浪費。節約型經濟的本質上是責任經濟,責任的內涵是:行為人所明晰的行為后果對行為人產生的意志約束。節約型經濟運行原則:一、循序漸進原則。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隻能循序漸進,防止揠苗助長。二、效益綜合原則。當社會穩定與資源節約發生矛盾時,隻能在保証需要的前提下盡量厲行節約。三、危害防止原則。防止不當節約造成浪費甚至危害,需要遵循:(一)對象選取合理規范﹔(二)技術法式恪守規范﹔(三)生命周期充裕規范。僅以碳排放的高低來評判經濟是否節約,可能掩蓋低碳能源大規模開發帶來的環境破壞。政府消費得到有效控制,是經濟系統達到節約的必要條件﹔生產資料得到高效利用、公眾消費得到理性引導,是經濟系統達到節約的充分條件。

節約方法論

一、空間性技術層面節約。(一)適用性節約。在技術層面正確選擇資源投放位置:1.多樣性利用:深化利用現有條件就地解決資源貧乏問題﹔2.梯次性利用:通過負熵消耗鏈設計把資源價值發揮到最大﹔3.精准性利用:最大限度減少無效消耗以增加有效使用。(二)替代性節約。通過縱向發掘和橫向開拓進行資源功能替代:1.再生替代:用改性生物材料替代不可再生材料﹔2.降位替代:在合適部位使用改性低檔資源。(三)簡構性節約:用結構相對簡化的系統模擬復雜系統的功能:1.改造本土技術﹔2.優化人力技術﹔3.開發仿生技術﹔4.模擬天然過程。二、時間性技術層面節約。(一)惜消性節約。在資源相對流動的形態下盡量發揮其資源使用價值以延長使用時間,與生產領域相比重點要放在消費領域。(二)駐消性節約。在資源相對穩定的形態下盡量發揮其價值以延長使用時間的節約,與經濟價值相比重點要放在文化價值。(三)預防性節約。災害預防可以帶來巨額節約,關鍵是要把專家作用與“群測群防”相結合,改革預報方式。三、綜合性技術層面節約。(一)設計性節約。方向正確能保証資源投入能用於滿足正當需要,方案正確能保証資源投入實現效率最大化。關鍵是設計者的社會責任。(二)化害性節約。在一定條件下利用規律因勢利導,使利害關系發生變化。關鍵是操作者的能動作用。(三)組織性節約。通過單個事物的協同使資源的利用效率增加,也使組元的個體收益增大。關鍵是組織者的科學水平。四、綜合性社會層面節約。(一)決策性節約。影響因素:1.責任意識和決策意志﹔2.決斷能力和信息來源。要重視“高層觀控方法”。(二)制度性節約。強調責任和程序,使民主制在正確的政治理念指導下,有效發揮資源節約的規范作用。(三)教育性節約。分支科學與綜合科學教育同時進行,並在教育本身解決投入不足與資源浪費並存問題。

中國節約論

中國厲行節約的障礙包括:商界:反常致富的得勢不僅扭曲了市場行為而且毒化了消費心態﹔政界:消極情緒和腐敗行為致使大量浪費“合理合法”地出現﹔學界:庸俗化造成的浪費不僅在學界蔓延而且輸出到社會。資源環境問題兼有自然問題和社會問題的雙重性質,改革的正確方向是建立帶有可控機制的社會主義民主。樹立“普世價值”和回歸傳統體制的兩種觀點都是不合實際的極端主張,中國問題的解決隻能在基本原理指導下,從艱苦細致的人格塑造入手來對社會進行改造,把理想培育作為政治體制改革的基礎工程。西方文化的合理成分必須吸收,但理想的主干應該是“馬克思主義為本,中國文化為用”。節約型經濟需要在三個方面進行建構:(1)科學技術建構:科學工作者具有利害告示責任、社會造福責任、偏見抑制責任。要充分發揮民間科學家的競爭和監督作用,保証科學技術事業的正義性質。(2)生產關系建構:政府對利益的調控是理順生產關系的不可或缺力量。協商民主的政治體制與公眾依托傳媒的政治參與,可以對政府調控發揮校正作用。(3)人口生育建構:與人口結構相比,數量與資源匹配失調仍然是主要矛盾。數量控制的政策可適度微調,但控制總量提升質量的原則不可動搖。執政者的責任在於:首先要滿足民眾的物質需要,但物質消費有環境容量和社會道德兩大約束,前者的標准是生物多樣性,后者的標准是文化多樣性。弱勢物種和弱勢群體分別是自然和社會的短板,它們的安全並存是自然和社會穩定的底線。其次要不斷引導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服從長期利益和整體利益,兩者沖突時為后者留下充分余地。宜將“刺激消費”以“優化消費”代之。精神生活消費成為公眾的主導性消費,是資源消耗最小化和社會福利最大化的平衡點。要建構“利益”、“心理”、 “政策”、“技術”四個因素的“類超循環”,漸進催化經濟轉型。

(責編: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