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子海》分別在兩岸舉辦首批重大成果發布會

2014年01月09日15:39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由山東大學主辦、江蘇鳳凰出版社和台灣商務印書館協辦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項目“《子海》整理與研究”首批成果發布會,於2013年11月30日在山東大學舉行,海內外70多名著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之后,台灣商務印書館和山東大學在台北又聯合舉辦了《子海珍本編》新書發表會,大陸和台灣40多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

此次兩岸學界共同發布的《子海珍本編》第一輯(大陸卷)共收子部古籍543種,影印出版國家圖書館、天津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山東大學圖書館等機構所藏珍貴古籍共460種。《子海珍本編》第一輯(台灣卷)影印出版台灣“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所藏珍貴古籍73種、影印出版台灣國家圖書館所藏珍貴古籍20種,其中影印宋金元本47種、稿本84種、明清抄本148種、明刻本224種,共計503種,佔此輯影印總數的92.6%,文獻價值極高的海內外孤本不下80種,學術價值重大。《子海珍本編》第一輯的出版,實現了海峽兩岸子部古籍善本的合璧與共享,是兩岸學術界傾力合作、共擔民族文化傳承重任的良好開端,向世界展示了中華傳統文化豐富的內蘊、恆久的價值、廣泛的適用性和極強的再生能力,同時也是項目組探索協同合作模式、創新古籍編纂出版方式的一次有益嘗試。

海內外專家學者高度評價該項重大成果,對其學術史料價值和社會文化價值給予充分肯定。清華大學教授李學勤說:《子海》項目必將嘉惠學林,流被后世。《子海珍本編》集合兩岸珍藏,內容多為孤罕秘籍,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南京大學教授周勛初說:治學必須以文獻為基礎。以往在混亂的政局下經過整理的文獻,尚能傳世﹔如今《子海珍本編》等大批珍貴文獻有計劃地分批出版,更能顯示當下盛世修典的泱泱風范,呈現中華文化生生不息的無限生機。四川大學教授項楚說:《子海珍本編》不僅能為學術研究增添新資料,更能為學界啟發新思想,帶來新風氣,甚至開辟新領域。西北師范大學教授趙逵夫說:《子海珍本編》不僅體現出一種謹嚴的學風,避免了與各種同類書的重復,而且有所創新,體現了古籍整理的某些方向。在宏觀的規劃上、體例上和具體的工作規程上都考慮得很周全,符合學術規范,而且帶有前瞻性。

台灣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楊渡在發言中說:“無論政治上有多麼大的起伏,有多麼大的流離動蕩,文化終究還是會留存下來”,“在眼前這個太平盛世,我們把過去流離的典籍能夠‘合璧’起來,重新整理,重新出版,把這些文化的資產留給未來的孩子,讓他們可以共享”,“我相信有重要的意義!所以我們文化總會希望能夠付出自己的努力,予以支持”。日本東京大學榮譽教授池田知久說:在日本的藏館裡,唐朝以前的抄寫本非常豐富,我們想利用,不容易收集。《子海》的影印的成功,不但對中華民族來說是一項重要的大事業,而且對幾大東方文明國家的人民甚至世界人民來說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很大的學術成果。

(責編: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