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經濟全球化的國際層次制度建構

張建君2013年09月24日09:41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從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歷程來看,全球經濟秩序的形成最能反映市場經濟制度層次性的理論假說。經濟全球化的實質就是這些層次的國際化演進,可以分為微觀層次、中觀層次和宏觀層次的制度安排。

在微觀層次,全球資源流動和配置首先面臨國際市場和國際價格的問題,各國曾經採取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和關稅壁壘的做法,對世界市場的發育形成了直接約束。世界市場弱肉強食的貿易政策,使得造福全球的經濟互惠無法穩定發展。服務於規范全球貿易和穩定全球市場的需要,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是最早創設的全球市場經濟的基礎性制度安排。1948年GATT簽約前,世界各國的平均進口關稅率高達40%以上,嚴重束縛了國際市場的發展。貿易產品的高額價格,更使得一般的消費者很難分享貿易福利。貿易產品國際價格形成的不透明和壟斷,使得國家貿易成為貴族和暴利的行業。盡管GATT只是一種貿易協定,並非正式的國際組織,但隨著GATT協議的落實和8輪多邊貿易談判的不懈努力,為世界創造了一個比較穩定和有秩序的國際市場,推動了全球福利的增進。

1995年1月1日,世界貿易組織(WTO)作為正式的國際組織取代了作為臨時機構的GATT,涵蓋了農產品、工業品以及服務業的廣闊領域,使得世界經濟通過世界市場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至此,世界貿易進出口總額已經從1950年的607億美元,擴展到2008年的157750億美元,增加到近260倍。世界各國的平均外貿依存度,已經超出20%的水平。WTO不但帶有維持國際市場秩序、推動國際市場體系發育的制度張力,而且使得其成員在宏觀層次的經濟制度安排方面被迫接受其制度要求,市場經濟制度被明確定為WTO成員的基本經濟框架。

在中觀層次方面,企業組織形式在公司制企業制度安排的基礎上,形成了跨國公司。跨國公司超越國界,成為依賴資本紐帶聯結的多國市場活動主體,甚至有些跨國公司的產值,已經遠遠超出了一些國家和地區的GDP。目前全球有近5萬個跨國公司母公司和30萬個在國外的子公司和附屬企業,控制著全世界1/3的生產、2/3的貿易、70%的外商直接投資,以及70%以上的專利和其他技術轉讓。科斯認為,把企業活動聚集在一個公司能降低交易成本,尤其是通訊成本,福特汽車公司曾經按圖索驥,卻沒有獲得成功。現在利用網絡技術,幾乎可以無成本地進行全球現時聯系,這使得跨國公司超越國界的經濟強權變得更具有威脅性。通過全球網絡,沃爾瑪總部可在1小時內對全球近5000家分店每種商品的庫存量、上架量和銷售量,全部盤點一遍。即使一些國家和地區,無論在產值還是勞動力甚至技術方面,也無法與之匹敵。

全球市場中的這些巨無霸企業集團復雜的組織結構和貿易業務,已經對國家范圍內的企業管理形成了現實的挑戰,國際范圍內跨國公司管理的國際組織形式也面臨迫切發展的需要。從市場經濟的中觀層次制度安排來看,國際范圍內跨國公司的行業和部門管理形式,讓位於更接近中介行業管理本質的一些中介企業,正在成為趨勢,例如在國際范圍內存在廣泛影響力的評級機構。

這使宏觀層次市場經濟制度的國際構建,不但要不斷改進和完善既有的國際組織框架,而且必須尋求國際政治架構的改進,以求發揮全球治理的作用。如WTO、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世界三大經濟組織,現在號稱“經濟聯合國”。伴隨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世界各國不斷地提出國際組織的完善和創建構想,使得這個制度構建的過程緩慢而又生動地展現在世人面前,加深了人們對市場經濟制度的認識。固然,國際經濟基礎的變化並不能立刻反映為國際政治秩序的天下一統,國家統轄的國界容不得隨意踐踏,但須承認,經濟力量的全球化博弈,深刻地左右著國際政治秩序的進程。

(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全球化視域下的中國發展道路研究”(12BJL007)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中共甘肅省委黨校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所)

(責編:張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