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打造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堅實平台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負責人就學術期刊資助答記者問

2013年09月24日13:28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核心提示】為更好地促進我國學術期刊提高辦刊質量,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先后實施了兩批學術期刊資助,共扶持全國200種重點社科類學術期刊,每種每年資助40萬元,資助總額達8000萬元。國家社科基金為何要資助學術期刊?一年來期刊資助實施效果如何?后續資助將如何展開?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對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負責人(以下簡稱“負責人”)進行了專訪。

為更好地促進我國學術期刊提高辦刊質量,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先后實施了兩批學術期刊資助,共扶持全國200種重點社科類學術期刊,每種每年資助40萬元,資助總額達8000萬元。國家社科基金為何要資助學術期刊?一年來期刊資助實施效果如何?后續資助將如何展開?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對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負責人(以下簡稱“負責人”)進行了專訪。

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學術期刊主編培訓班會議現場

1 為何資助學術期刊

《中國社會科學報》: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學術期刊稱得上是學術界的一件大事。請問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以下簡稱“全國社科規劃辦”)設立學術期刊資助的初衷是什麼?

負責人: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學術期刊可以說是一項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這首先是由學術期刊的地位作用決定的。從繁榮發展哲學社會科學的角度來看,學術期刊具有以下重要作用:第一,學術期刊是學術創新的重要推手。學術創新是哲學社會科學的生命,是學術期刊的核心競爭力。學術期刊是學術創新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通過開展學術組織、評價、交流和爭鳴,創造學術“附加值”,在推動學術創新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第二,學術期刊是成果轉化的重要載體。一般來說,研究成果隻有應用於社會實踐,轉化為社會生產力,才能體現出價值。學術期刊的一個重要職責,就是讓那些能夠指導實踐、解決實際問題的學術論文見諸於世。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科類學術期刊與時代脈搏一起跳動,積極引導學術研究服務社會,有力地推動了思想解放和實踐創新。第三,學術期刊是文化軟實力的重要體現。學術力是文化軟實力,也反映綜合國力。學術期刊作為一個國家、民族展示學術力的平台,對內具有創新理論、傳承文明的功能,對外則是傳播文化、傳遞聲音的有效方式,是文化軟實力建設的重要方面。國與國之間文化軟實力的競爭,突出表現為學術話語權的爭奪。而在激烈的國際學術話語權競爭中,學術期刊是必爭之地,誰掌握了學術期刊的話語權,誰就能佔據學術制高點,掌握學術主動權。第四,學術期刊是人才培養的重要平台。學術期刊是學術人才成長的搖籃,從學生到專家、從名不見經傳到聲名鵲起,學術期刊往往發揮著極為重要的橋梁紐帶作用,它是成就學術大家的“鋪路石”,是培養學術新人的“主戰場”。第五,學術期刊是學風建設的重要引擎。當前,我國社科界的學風總體上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學術失范、學風不正的現象,有的還比較嚴重,有損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者的形象,制約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學術期刊是絕大多數研究成果面世的第一道關口,能夠在學風建設上發揮示范引領作用,集聚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的正能量。

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學術期刊,也是由我國學術期刊當前存在的突出問題決定的。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學術期刊發展較快,目前期刊總數已達6000多種,其中社科類學術期刊約有2800種,單從數量上看,已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學術期刊大國。隨著我國社科類學術期刊數量和質量的不斷提高,其影響力也在持續提升,為增進學術交流、推動學術進步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但也要看到,與學術期刊強國相比,我國社科類學術期刊的發展水平還比較低。從學術層面看,總體研究水平不高,國際影響力普遍較弱。近年來,國際上衡量論文和期刊學術水平的一個重要標准是能否被世界三大引文索引SCI/SSCI/A&HCI收錄。我國社科類學術期刊、論文被收錄的數量與發達國家相比有明顯差距,在一些指標上甚至不如印度、韓國。從辦刊經費看,學術期刊投入經費普遍不足,許多期刊因為稿酬偏低難以吸引優質稿源,也導致匿名審稿制度難以實現,甚至有些期刊離開版面費都難以支撐﹔辦刊模式比較落后,全球組稿能力不強,海外發行能力和經驗不足,形不成富有聲勢的“中國學術聲音”。

正是由於看到了學術期刊對於推動哲學社會科學繁榮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看到了學術期刊在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看到了學術期刊能夠在引導學風上發揮重要作用,國家社科基金於2012年開展了學術期刊資助工作。

《中國社會科學報》:具體來講,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學術期刊的主要目的是什麼?

負責人:我們希望通過資助,能夠達到這樣幾個目的:一是建設學術名刊,塑造期刊品牌。這是對所有資助期刊的期望。我們資助的200家期刊,都是各地區各學科最好的,代表我國學術期刊的整體水平和發展方向。我們的資助,不求立竿見影,但求幾年后要更上一層樓,每個期刊都要在學界立得住、叫得響,成為真正的學術名刊。二是杜絕“版面費”,更不能弄虛作假,推動學風建設。這是對資助期刊最基本的要求。學風問題反映到學術期刊上,最突出也是大家最關注的就是版面費問題。在這個問題上,我們的態度很明確,資助期刊不能以任何名義收取版面費。一旦有期刊在這方面違規,我們將取消資助、通報批評。還要必須堅持匿名審稿制度,這是提高辦刊質量的基礎和前提。三是引導學界關注中國問題,提升我國學術話語權。這是資助期刊的第一責任。我們資助的學術期刊,要有高度的理論自覺和理論自信,要積極引導學界秉持中國立場,研究中國問題,發出“中國聲音”。

2 如何確定資助對象

《中國社會科學報》:從約2800種社科類學術期刊中挑選出200種予以資助,如何保証被挑選出來的期刊真正是“優中選優”?這項資助有著怎樣的特點?

負責人:對於期刊資助,我們有一整套嚴格規范的遴選流程,歷經期刊申報、部門推薦、專家評審等三個環節,以保証期刊挑選過程的科學公平。

2011年12月、2012年7月,國家社科基金第一、二批學術期刊資助《申報公告》先后發布,正式啟動了第一個環節即期刊申報環節。全國社科類學術期刊積極申報,兩批申報資助的期刊分別為347種、289種,通過資格審查的分別為265種、267種。申報結束之后進入第二個環節即推薦環節。全國社科規劃辦組織專家和管理單位進行推薦,一是專家推薦本學科和綜合類的學術期刊以及大學學報﹔二是各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社科規劃辦、教育部社科司、中國社科院科研局、中央黨校科研部以及全國教育規劃辦、全國藝術規劃辦、全軍社科規劃辦推薦本地區(部門)的學術期刊。在這一環節,我們要求專家和推薦單位始終遵循學術優先的原則,嚴格把握三個標准: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寧缺毋濫,優中選優﹔獨立推薦,排除干擾。最后,根據專家推薦意見,參考期刊綜合排名、申報論証、地區(部門)推薦意見等因素,並征求各有關部門意見,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准和網上公示,公布第一批和第二批學術期刊資助入選名單,最終確定200種入選的學術期刊。

在秉持“優中選優”原則的前提下,學術期刊資助呈現出這樣幾個特點:一是堅持學術優先。兩批資助期刊基本囊括了我國社科類各學科最優秀的學術期刊,國內主要檢索系統中排名靠前的期刊基本都進入了資助范圍。二是資助覆蓋面廣。兩批資助期刊佔我國社科類學術期刊總數的7%左右,涵蓋了除軍事學以外的所有學科,以及除海南省、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等少數單位以及軍隊系統外的所有地區和部門。三是兼顧學科和地區平衡。傳統優勢學科入選較多,小學科基本上保証至少1家入選,辦刊實力較強的地區入選較多,西部每個省區市也都有期刊入選。四是支持特色期刊和小眾化期刊發展。為促進學術多樣性,保護和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第二批期刊資助向具有辦刊特色的期刊適當傾斜。五是長期持續資助。不僅資助力度較大,而且是長期的、可持續的。

3 資助效果如何

《中國社會科學報》:學術期刊資助工作開展一年來效果如何?期刊發展呈現出怎樣的變化?

負責人:國家社科基金資助學術期刊工作開展以來,社科界的評價都是正面的、積極的,普遍認為資助很有必要,也很及時,抓住了期刊發展的關鍵,是近年來國家社科基金的一個創新性舉措,對於推動學術期刊提高辦刊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很多期刊主編反映,國家社科基金的資助對於學術期刊是一場“及時雨”,可謂“雪中送炭”,以前受經費制約,很多事情想都不敢想,現在可以做更多事情了。尤其是資助的200種期刊率先杜絕版面費現象,這在社科界發揮了很好的示范引導作用。

據我們了解,絕大多數期刊受資助后都提高了稿費和審稿費標准。比如,《文藝研究》把稿酬標准從30元/千字提高到了80元/千字,很多作者表示這讓他們感受到了學者的尊嚴﹔《人口研究》將審稿費標准從20元/篇提高到40元/篇,《浙江大學學報》從25元/篇提高到100—200元/篇。一些期刊設置了新的欄目。比如,《河北學刊》新設了“重塑學術史”欄目,加大組稿約稿力度,走訪了多位學術名家,提高了稿件質量和影響力。一些期刊加快了數字化建設。比如,《中國人民大學學報》實現了過刊全面上線﹔《浙江大學學報》在國內學術期刊界首開微博、微刊,90%以上論文被微評論、微轉發、微下載,點對點向5000多名讀者推送最新論文,擴大了期刊的凝聚力和影響力。一些期刊加大了國際化力度。比如,《浙江大學學報》2012年推出國際欄目11個,佔年度欄目的44%﹔刊發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海外原創論文20篇,有些作者還是諾貝爾獎獲得者﹔該刊還首創中文學術期刊擁有全英文版權,增強了期刊的核心競爭力和話語權。一些期刊增強了服務現實的意識。比如,《經濟研究》組織了“學習貫徹十八大精神筆談”,策劃了一批重點文章,還刊發了新的征稿啟事,歡迎研究現實問題的優秀調研報告投稿﹔《改革》接受資助一年來共發表62篇與中央重大決策直接相關的論文,主要涉及十八大報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一號文件等提到的一些重大現實問題,更好地服務了黨和政府決策﹔《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等6家受資助的經濟類期刊專門就“經濟學論文的思想性與技術性的關系”召開座談會,進一步明確了辦刊方向和著力重點。

4 資助管理重點有四

《中國社會科學報》:資助之后,如何管理是關鍵。請問全國社科規劃辦對期刊資助採取了哪些管理措施?下一步如何更好地實施管理?

負責人:實施期刊資助之后,更主要的是加強管理。每一個期刊都是一面旗幟、一個陣地。期刊資助管理,就是要樹立這200面旗幟,守好這200個陣地,為我國學術期刊發展起到重要的示范帶動作用。前一段時間,我們先后推出了一些管理措施,如專門制定了期刊資助管理辦法和經費管理辦法等,並已取得了初步成效。今后的管理工作,我們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力。

一是要嚴格落實資助要求。包括對“版面費”採取“零容忍”﹔除約稿等特殊情況外,原則上嚴格執行匿名審稿制度﹔加強經費管理,提高資助效益。尤其要著重強調的是,資助期刊一定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這是因為,社科類學術期刊是學術思潮最重要的傳播渠道,是我們黨在意識形態領域的一塊重要陣地。總的看,當前各種學術思潮的主流方向是好的,但也存在淡化意識形態、淡化馬克思主義的傾向,存在盲目照搬西方理論、簡單套用西方話語體系的現象。在這種情況下,資助期刊要始終把堅持正確辦刊方向作為第一位的要求,在唱響當代中國主旋律、傳播主流價值觀上發揮重要作用。

二是要努力實現科學管理。科學管理是實現資助目標、增強資助效果的根本保障。為此,首先,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管理辦法。為順利開展期刊資助工作,我們經過調研,制定了期刊資助管理辦法和經費管理辦法。實事求是地看,這些管理辦法還沒有經受實踐的檢驗,隨著形勢的發展,有些內容可能還需要修訂和補充。例如,關於期刊考核,管理辦法只是作了原則性的規定,下一步還要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研究制定考核細則。再如,關於經費管理,現在我們列出了一些開支科目,以后根據實際情況可能還會有新的補充進來。其次,要尊重期刊發展規律,保護期刊發展的多樣性。很多期刊在辦刊實踐中形成了自己獨特的學術傳統和學術風格,在管理中要結合不同期刊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不宜設置過細的管理標准,避免學術期刊同質化發展。最后,要牢固樹立“一盤棋”、“一家人”的意識,依靠廣大期刊搞管理。堅持寓管理於服務,在服務中貫徹黨關於哲學社會科學工作的方針原則,在管理中體現黨對期刊工作者的關懷重視,多聽取期刊的意見和建議,多為期刊辦實事、辦好事,以情聚心、以情聚力,使全國社科規劃辦成為期刊工作者之家。

三是要探索構建學術期刊評價體系。根據工作安排,我們從今年9月開展資助期刊年度考核工作,初步考慮實行“四個結合”:定量指標與定性評價相結合、共性與個性相結合、縱向比較(與自身比)與橫向比較(與同行比)相結合、抽查與自查相結合,主要目標是建立一套以內容質量為核心的評價體系,注重同行專家評議,引入代表作制度,同時參考部分量化指標,引導學術期刊走內涵式發展道路。根據考核結果,實施動態管理,有進有出,有獎有罰。好的要表揚鼓勵,適當增加資助額度﹔不好的要提醒批評,問題嚴重的還要取消資助,補充新的期刊進來。

四是要不斷推出代表國家水准的名刊名作。一方面,我們打算從資助期刊中,再遴選出一二十家頂尖期刊,提出更高目標,加大資助力度,按照“站在國際前沿、符合國際需求”的標准,推動其參與重大國際學術活動,進入國外主流發行渠道,著力打造國際名刊。另一方面,我們考慮充分利用資助期刊的學術資源優勢,以數字化的方式整合分散在各個期刊的優質論文,推出一批代表國家水准、具有世界影響的精品力作,集中展示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的研究水平和研究特色。(記者 劉倩 羅浩)

(責編:張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