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2013年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立項工作圓滿完成

2013年07月24日16:23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近日,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立項評審會在北京會議中心召開。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崔耀中出席會議,北京市社科規劃辦主任王祥武主持。來自首都高校和科研院所的67位專家參加了本次評審工作。

會議強調,北京市社科規劃工作要著眼於推動首都科學發展,著眼於首都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著眼於首都學術之都建設。要高度重視規劃項目的“杠杆”作用,充分發揮好引領、導向、示范和布局功能。在項目評審過程中,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嚴把政治導向關﹔要以首都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為主攻方向,重點資助體現首都發展戰略需求的應用對策研究課以及具有理論創新價值的基礎理論研究課題﹔在保証質量的前提下,要盡量考慮各單位的分布和平衡,以保証市社科規劃項目的覆蓋面﹔繼續實行向青年項目傾斜的政策,青年項目立項數量不得少於本年度規劃項目立項總數的三分之一。

今年北京市社科規劃辦共受理104個單位的1324項申報材料,其中年度項目1088項、研究基地項目236項,項目申報總量比上年增加了39.1%。根據專家評審意見,經北京市委宣傳部批准並向社會公示,共確立北京市社科規劃項目467項,立項總數比上年增加了31.9%。其中特別委托項目28項,重點項目70項,一般項目220項,青年項目149項。

為保証評審工作的科學公正和立項質量,北京市社科規劃辦採取了一系列新的管理措施:

一是適當增加了各單位的申報指標。為了增加項目的覆蓋面,吸引更多的專家學者參與申報,真正做到優中選優,對各單位的申報限額在去年的基礎上又做了適當調整:二級管理單位的申報限額由15項增加到20項,獲得優秀的二級管理單位可申報25項,非二級管理單位可申報5項﹔各研究基地的申報限額由去年的3項增加到4項,被評為優秀的研究基地可申報5項。

二是研究基地項目實行單獨評審。為更好地發揮研究基地整合資源、凝聚力量的平台作用,今年對研究基地項目實行了單獨申報、單獨評審。在初評環節,要求各研究基地申報項目的研究方向必須與各自的主要研究領域或研究方向相符,並經學術委員會嚴格篩選把關。在會議評審環節,由北京市社科規劃辦組織專家對各研究基地優選出的申報材料進行評審。最終有138項獲得立項。

三是年度項目增加了匿名通訊評審環節,並制訂了嚴格的評審程序和相關制度。在通訊評審環節,每組聘請5位評審專家對項目進行匿名評審,獲多數專家推薦的項目方可入圍進入會議評審。在會議評審環節,制定了嚴格的評審程序、保密制度和回避制度,堅持以質量和創新為導向的評價標准。同時要求所有建議立項課題均需由各學科評審組專家集體討論后投票決定,而對未能通過評審的項目,也要求學科評審組針對申請書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說明原因備查。

由於今年申報課題數量較往年大幅增加,又經過前期嚴格的通訊評審篩選和基地學術委員會初評把關,入圍會議評審的項目有以下特點:一是項目申報材料整體質量較高,項目申請人的前期研究基礎比較扎實,重復申報現象明顯減少﹔二是獲立項的特別委托項目申請人多是本研究領域內有影響力的權威專家﹔三是大部分獲立項課題注重理論與實踐的對接,應用對策類研究選題達到76.2%。其中,有的項目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開展研究,如《“中國夢”話語體系建構研究》、《唯物史觀視域下“中國夢”的實現問題研究》﹔有的緊密結合北京市經濟社會發展實際,如《特大消費型城市循環經濟發展模式構建及其評價研究——以北京為例》、《北京市房地產稅稅制優化研究及政策建議》﹔有的著重研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北京的實踐,如《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北京實踐的經驗與特點研究》﹔有的聚焦於首都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如《首都城市發展的階段性及其時空特征研究》﹔有的則著力解決當前的難點問題,如《北京市大氣污染防治政策研究》等。

(責編:張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