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黃蓉生: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時代主題

2013年07月02日08:25來源:光明日報

  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為全國人民形成共識、凝聚力量、共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指明了方向,成為當前青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主題。現階段,要在廣大青少年中深入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為青年大學生播種夢想、點燃夢想,讓更多的青年大學生敢於有夢、勇於追夢、勤於圓夢,為實現中國夢增添強大的青春能量。

  啟迪青年大學生深刻理解中國夢的根本內涵

  2012年11月29日,習近平同志在參觀《復興之路》展覽時發表重要講話,用“雄關漫道真如鐵”“人間正道是滄桑”“長風破浪會有時”概括了中華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並闡述了“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就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這鮮明地指出了中國夢的內涵。2013年3月17日,習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再次論述中國夢,他指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就是要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應當說,中國夢蘊藏著綿延已久的“家國天下”情懷,折射著內心深處的“命運共同體”意識,凝聚著“振興中華”的探索與奮斗。這是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提出的重大戰略思想,是黨和國家未來發展的政治宣言,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的奮斗目標,是團結凝聚海內外中華兒女的一面精神旗幟。

  縱觀歷史,從近代以來世界大國崛起的過程看,國家夢總是反映著一個國家發展的主導理想和價值追求,伴隨著全體國民的共同期待與奮斗。幾百年前,一群歐洲大陸的失意者坐著“五月花號”來到新大陸,開啟了美國夢﹔2012年倫敦奧運會開幕式上,煙囪高聳、鐵水奔流的場景,講述了工業革命時代的英國夢。這樣的夢想,構成回蕩在全體國民心中的共同旋律,具有超越時空的能量,成為國家不斷前行的動力。而中國夢則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高度的歷史擔當和使命追求,既是對百年來中華民族奮斗歷史的概括,也是當下中華兒女對未來期許和希望的表達,它不斷煥發出鼓舞人心的力量,激蕩起億萬人民的共鳴,構成民族崛起的精神動力。把中國夢的宣傳教育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首要的就是教育啟迪青年大學生深刻理解中國夢的根本內涵,增強認知認同,堅定信心決心。

  引導青年大學生真切領會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遵循

  “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在整個二十世紀一直是中國無數仁人志士頑強追求的目標,一直是時代潮流中的突出主題。中國的革命也好,建設也好,改革也好,歸根到底是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這可以說是貫穿二十世紀中國歷史的基本線索。”(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在中國共產黨的引領下,中國人民相繼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對實現中國夢所必須走的道路作出探索,從根本上改變了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迎來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道路關乎黨的命脈,關乎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人民幸福。習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強調:“實現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這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條道路來之不易,它是在改革開放30多年的偉大實踐中走出來的,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多年的持續探索中走出來的,是在對近代以來170多年中華民族發展歷程的深刻總結中走出來的,是在對中華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傳承中走出來的,具有深厚的歷史淵源和廣泛的現實基礎。”這條道路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始終堅持改革開放,始終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始終堅持科學的全面的總體布局,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隻有始終不渝地沿著這條道路前進,才能不斷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在當代中國,隻有這條道路而沒有別的什麼道路能夠解決中國前進中的任何問題。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遵循,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引導廣大青年大學生增強這樣的道路自信。

  激勵青年大學生准確把握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途徑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走中國道路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必須凝聚中國力量即中國各族人民大團結的力量。要做到這些,從根本上講就是要堅持“實干興邦”,這是實現中國夢的根本途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激勵青年大學生准確把握這條根本途徑。

  實干就是老老實實地干、實實在在地干,不弄虛作假,不搞形式主義,勇於擔當,求真務實。實踐表明:實干能創造社會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能塑造公民的健康人格和美好心靈﹔實干不僅能改造客觀世界,也能改造人的主觀世界,不僅能創造人類安身立命的物質基礎,也能提升人類生存發展的精神境界。中華民族取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國家繁榮富強和人民共同富裕,靠的就是堅韌不拔的探索和艱苦卓絕的實干。現階段,我國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立足這個最大國情和最大實際,應對發展中的問題和挑戰,需要全體人民堅持不懈埋頭苦干。隻有實干才能興邦,隻有每個人都拿出實干的精神和勁頭,干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一切美好的東西才能創造出來。青年最富有朝氣、最富有夢想,隻要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擔當,國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在革命、建設、改革各個歷史時期,中國共產黨始終高度重視青年、關懷青年、信任青年,對青年一代寄予殷切期望。中國夢歸根到底是人民的夢,更是青年一代的夢。因此,在大學生中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活動,可以培養大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激勵大學生堅定信念、崇尚實干、勇於創新創造、矢志艱苦奮斗,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積聚青春搏擊的正能量,提供源源不斷的人才支持。

  (重慶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 執筆人:黃蓉生﹔本文系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共產黨與青年研究”﹝項目批准號:11&ZD069﹞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編:張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