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是繼續解放思想的主題

雙傳學2013年06月26日14:47來源:學習時報

解放思想,是黨的思想路線的本質要求,是推動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強大思想武器,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科學發展觀,是十六大以來我們黨一系列理論創新的最大成果,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前進的指導思想,是繼續解放思想的主題。

一、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本質,也是科學發展觀的精髓

實事求是是毛澤東在反對主觀主義過程中,為我們黨確立的思想路線。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先后提出實事求是是毛澤東哲學思想的精髓,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最后定格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精髓。其實,實事求是是解放思想的本質,也是科學發展觀的精髓,我們要始終堅持、一以貫之。

鄧小平是當代中國解放思想的旗手,解放思想是鄧小平理論的邏輯起點,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成於發展的邏輯起點。人們在評論鄧小平解放思想觀點時,往往用膽子大、敢冒、敢闖、敢試等詞語來進行表述,其實這是一種誤解,鄧小平反復強調解放思想就是實事求是、掌握規律。鄧小平關於解放思想的論述非常豐富,其中最重要的有兩段話:第一句話:“什麼叫解放思想?我們講解放思想,是指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打破習慣勢力和主觀偏見的束縛,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第二句話:“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實際相符合,使主觀和客觀相符合,就是實事求是。”通觀鄧小平關於解放思想問題的論述,我們可以得出四個方面的結論:其一,解放思想就是實事求是,掌握規律。解放思想就是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要有的放矢。解放思想既是務虛,更是務實,必須以解決問題為中心。其二,解放思想要尊重客觀條件,解放思想不等於膽子大。解放思想既要反“左”,也要反右﹔脫離實際條件解放思想隻能是盲目冒進,事與願違。其三,解放思想要符合群眾的要求,滿足人民的願望。人民群眾的利益、意願和要求,是推進思想解放的原動力。鄧小平說過,改革開放中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群眾在實踐中提出來的。他本人的作用就是將群眾創造的新事物概括起來,加以提倡。

科學發展觀的特質是科學性、規律性,實事求是是科學發展觀的精髓。科學發展觀是我們黨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偉大實踐中,一以貫之地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地進行探索的產物和理論結晶,源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又貫徹落實於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科學發展觀是馬克思主義的科學發展理論,是指導科學發展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的集中體現。科學發展觀總結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功經驗,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國家在發展進程中的經驗教訓,揭示了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反映了中國共產黨對發展問題的新認識。科學發展觀源於實踐,又能動地指導發展實踐,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實事求是, 是“求實”與“求是”的統一,就是實事求是。

科學發展觀是解放思想的理論結晶,它深化了我們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規律、發展條件、發展問題和發展目的的認識。科學發展觀,圍繞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進一步探索回答“三大基本問題”, 強調實現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和發展作出了獨創性貢獻,深化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科學發展觀,立足當代中國發展面臨的新情況,著力解決新問題,對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文明建設以及黨的建設提出了新思路、新辦法,在實踐中獲得巨大成功。科學發展觀,立足世情國情的新變化,著力解決我國發展中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等突出問題,提出統籌城鄉發展、統籌區域發展、統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強調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使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人民,保証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二、解放思想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主題,防止被抽象化、口號化、庸俗化

科學發展觀提出十年來,已經成為全黨和全體人民高度認同的指導思想,成為解放思想和統一思想的理論基礎。目前,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作為為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已經成為整個社會的普遍共識。但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仍然是一項長期艱巨的任務,面臨著一系列極具挑戰性的矛盾和困難。我們必須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有力的舉措、更加完善的制度來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轉化為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力量。

解放思想在作為推進改革開放的強大動力不斷強化的同時,也存在抽象化、口號化、庸俗化的問題。所謂抽象化,就是不問具體對象毫無針對性地講空話、放空炮,用毛澤東的話來說“無實事求是之心,有嘩眾取寵之意。”所謂口號化,嘴上說的是科學發展觀,文件上寫的是科學發展觀,做的還是老一套。僅僅口頭上講科學發展觀是不行的,必須研究阻礙我們轉變的舊觀念、舊體制,把我們思想裡不適應、不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舊觀念解放出來。所謂庸俗化,認為解放思想就是“闖紅燈”、“踩黃線”、“鑽空子”、打“擦邊球”等當作解放思想,熱衷於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解放思想是一個具體的歷史的范疇,它是由一定時期的主要矛盾、歷史任務和實踐主題決定的。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全黨同志一定要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堅決執行中央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大決策部署,把推動發展的立足點轉到提高質量和效益上來,扎扎實實抓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推動城鄉發展一體化、全面提高開放型經濟水平等戰略任務的貫徹落實,著力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發展新活力,推動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不斷增強長期發展后勁。

三、用科學發展觀來引領解放思想,推動科學發展、造福於民

將抽象的解放思想目標要求進行行為化分解,物化成可操作的行為指標或描述性指標標准,建立行為化指標體系,使大討論活動找到了“硬抓手”,把解放思想具體化、可操作化,讓廣大群眾切實看到解放思想的成果。

第一, 轉變發展理念,堅持科學發展是硬道理。

胡錦濤總書記在今年“7•23”講話中強調:“堅持發展是硬道理的本質要求就是堅持科學發展。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關系我國發展全局的戰略抉擇。”這一論述,創造性地提出了科學發展是關系全局戰略抉擇的論斷,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主題與主線的內涵。從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角度來分析,“發展是硬道理”,是鄧小平理論的核心命題﹔“科學發展觀才是硬道理”,應當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命題。在“發展是硬道理”的引領下,我們已經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但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它告訴我們:發展仍然是硬道理,仍然是解決我國所有問題的關鍵,而發展必須是科學發展。離開了科學發展,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就無法解決,社會和諧的局面就難以實現。

第二,尊重發展差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不搞一刀切。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方式歷經兩次重大的理念轉變:第一次是十四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到集約的轉變。第二次是黨的十七大提出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轉向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極大地影響了當代中國的發展。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我國經濟社會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國基本國情和發展階段性新特征。同時,從五個方面明確基本要求: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由於各地區發展的起點不一樣,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對別的地區、單位經驗的照搬照抄,從來不可能獲得成功。

第三,注重公平發展,最大程度地促進社會和諧。

科學發展的結果,必然是和諧發展,社會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斷增強。發展市場經濟,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當代中國改革開放重大轉變。應該說,市場經濟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其固有的效率原則、平等原則、競爭原則促進了社會整體進步,另一方面利益最大化原則、等價交換原則、優勝劣汰原則,也容易導致權力尋租、兩極分化等社會問題。實踐表明,市場經濟能夠帶來發展效率,但不能帶來發展公平。當前,我國公平問題比較突出,構建社會和諧任務艱巨,與人民群眾的期盼距離較遠。促進社會公平,黨和政府要堅持科學執政、依法執政,防止權力的越位、缺位,杜絕權力異化﹔要擺正公平與效率的關系,堅持公平優先、兼顧效率,引導群眾認識社會公平的重要性、實現的過程性﹔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應注重從源頭上減少矛盾、從系統上化解矛盾,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處理人民內部矛盾﹔領導干部要提高應對風險社會的能力,人民群眾合理合法表達利益訴求,堅持依法辦事、按照政策辦事,既依法維護群眾正當權益,又依法維護社會安定團結。

第四,尊重人民歷史主體地位,讓群眾成為衡量發展成效的評判者。

人民群眾是推動科學發展的實踐主體,也是評判科學發展成效的認識主體。堅持實踐是經驗真理的標准,實質上就是堅持人民群眾是檢驗真理的最終標准。科學發展觀是當代中國發展的科學觀,發展的成效到底好不好,老百姓最有發言權。科學發展取得了多大成效、是否真正實現了,人民群眾感受最真切、判斷最准確。推動科學發展,必須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做到謀劃發展思路向人民群眾問計,查找發展中的問題聽人民群眾意見,改進發展措施向人民群眾請教,落實發展任務靠人民群眾努力,衡量發展成效由人民群眾評判。為此,一是要繼續推進科學發展觀大眾化,使人民群眾真正明白科學發展觀的要求是什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能帶來什麼、推動科學發展應該做什麼,使人民群眾從內心深處更加擁護科學發展、更加主動投身科學發展,形成推動科學發展的強大合力。二是盡快完善干部政績的科學評價體系,衡量發展成效要由人民群眾評判。科學發展觀是否真正落到了實處,不能由理論本身來回答,也不是哪個人說了算,而是應當由實踐來檢驗,由人民來評判。為此,要糾正部政績考核上存在重視上級部門考核、輕視基層群眾評價的弊端,讓群眾想說話、能說話、說話算數。

(責編:張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