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大中小學教師,所有教授、講師和助教,所有教師、輔導員和校長,隻要是從事教育工作,都應強調師德“一票否決制”。
日前,中組部、中宣部、教育部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高校青年教師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見》。《意見》指出,要把師德建設作為學校工作考核和辦學質量評估的重要指標,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年度考核、崗位聘任(聘用)、職稱評審、評優獎勵的首要標准,建立健全青年教師師德考核檔案,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制”。
一段時間以來,幼兒教師虐童、小學教師猥褻、知名教授抄襲、大學校長嚴重違紀等新聞接連出現。師德“一票否決制”規定的出台,因此頗能吸引眼球。但回顧歷史,早在1999年,教育部制定的《關於新時期加強高等學校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就提出,“教師考核的重點是‘師德’和‘實績’”。
一個規定“舊話重提”,再度成為媒體報道的焦點,反映了社會的關注和需要。《意見》有七大部分,共16條,是關於高校青年教師思政工作系統和詳盡的要求和安排。然而,眾多媒體報道幾乎都著眼在師德建設這一個方面,尤其集中在師德“一票否決制”,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前教師隊伍師德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據教育部介紹,目前,40歲以下青年教師佔高校專任教師六成以上,他們與學生年齡接近、溝通互動較多,對學生思想行為影響很大。總體而言,高校青年教師主體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也有少數青年教師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職業情感與職業道德淡化、服務意識不強,個別教師言行失范,不能為人師表。因此,有必要重新強化青年教師職業理想和職業道德教育,完善青年教師師德考核機制。
其實,老百姓對於教育純潔性的朴素信仰,對於教師道德的高度要求,是不分學校類別、教師年齡、職務高低,不論知識或學術水平的。隻要從事教育工作,師德永遠是第一標准,永遠是“一票否決制”的“零容忍”。
所以,就高校青年教師而言,當然需要師德“一票否決制”。但對於師德“一票否決制”而言,所有大中小學教師,所有教授、講師和助教,所有教師、輔導員和校長,隻要從事教育工作,都應強調。越是地位高、影響大的專家、教授、校長,越要在師德上嚴格要求自己,因為一旦“失德”,其危害更大、影響更糟。
《意見》已就高校青年教師的師德建設提出了一些具體可行的措施和建議,我們在期待其能盡快落實之余,也希望能全面推廣到所有的教育工作者。畢竟,對於教育工作者而言,師德建設是“一個都不能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