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大學質量發展戰略研究院程虹教授主持的“我國質量安全評價與網絡預警方法研究”(11&ZD158),於2012年2月27日在武大舉行開題論証會。
首席專家程虹教授作了總體開題報告,詳細闡述了本課題的背景與價值,研究思路、內容及方法,擬突破的重點與難點問題,主要創新點及特色,團隊能力和成果,課題的分工、管理與時間安排,主要階段性成果和最終成果的名稱、形式及使用去向,資金使用分配,以及對國家社科基金委評審專家意見的採用等。他提出,課題針對由於質量安全評價與預警在理論和技術上的缺陷而導致的我國質量安全問題頻發的重大現實問題,將通過對我國質量安全評價與預警的實証分析,並基於國際比較研究,提出消費者是最主要的質量安全信息源的理論假設﹔在此基礎上,依靠互聯網收集和監測來自於消費者的海量質量安全信息,並通過國內首個質量安全網絡信息語料庫的開發,研究質量安全的評價指標和體系,借助語義分析、數據挖掘和知識管理等網絡信息技術,支撐質量安全實時在線網絡預警系統的建立,從而提高我國質量安全評價與預警的科學性和有效性。為此,課題設計了六個子課題開展研究:(1)我國質量安全評價與預警現狀的實証研究﹔(2)美、日、歐盟安全評價與預警的比較研究﹔(3)質量安全評價與預警信息源的基礎理論研究﹔(4)基於互聯網的消費者質量安全信息語料庫建設研究﹔(5)質量安全評價體系與網絡預警模型和方法研究﹔(6)政府質量安全評價與網絡預警的實現方法與對策研究。
課題組成員肖宇博士作了子課題開題報告。他介紹了基於互聯網進行質量安全信息挖掘的關鍵技術、技術難點,語料庫建設技術,以及安全評價與預警的實現技術等內容。
與會專家圍繞報告內容展開了充分熱烈的討論,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第一,關於本課題理論研究的問題。課題首席專家程虹教授在開題報告中指出,研究現實重大戰略問題,必須以一般理論和規律的基礎研究為突破﹔課題將特別關注質量安全評價與預警信息源的基礎理論研究,尤其是質量安全評價與預警的相關因素的系統分析等。與會專家對此表示贊同,並進一步發表了自己的看法。評議專家張壽榮院士認為,質量安全,特別是質量評價和質量預警,要將有關的風險以及風險規避的研究與其結合起來,比如會涉及到的社會風險、資源風險、道德風險等﹔如果這一部分的研究能與課題有相關內容結合起來,那麼該課題將在理論上更加有深度。評議專家、北京工業大學管理與系統工程研究所韓福榮教授認為,質量安全預警的問題說到底是對風險的預警,而風險是潛在的,潛在性也有時有一種惡意的行為,也會對消費者造成傷害﹔所以風險控制是有一部分是通過程控制結果,如何找到評價和預警切入點是一個重點難點,所以建議加大理論方面的研究,對質量監管提供理論指導。
第二,關於本課題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的問題。與會專家充分肯定了課題設計中提出的針對汽車、食品兩個行業進行語料庫建設和預警平台設計。劉人懷院士認為,課題涵蓋的內容較廣,即使投入8000萬元的科研經費都不夠,從完成項目的角度來說,建議課題組對於食品行業、汽車行業擇優進行研究。評議專家、國家質檢總局副司長劉春燕認為,食品、汽車、電器、燃氣這些產品,對於消費者來說,意義非常重大,但同時它們又很具體、很瑣碎,但是我們又不可能針對每一個產品來設計一套預警方法,產品類型太多了,這可能是課題組將來面對的宏觀和微觀如何把握的問題,要著重於方法的研究。
第三,關於質量安全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和真實性問題。課題組成員肖宇博士在開題報告中指出,課題將重點基於互聯網上消費者質量安全信息語義的研究,得出文本對應的消費者安全信息數據的含義。如何確保質量安全信息的全面性和真實性,受到了與會專家的關注。評議專家、武漢大學信息資源研究中心馬費成教授認為,需要建立一個機制和平台,讓消費者和有關主體主動提供質量信息,現在的網絡信息技術已給我們提供了這種實現技術,比如現在開放式的Web2.0社區等。
第四,關於研究成果轉化的問題。課題首席專家程虹教授在開題報告中指出,本課題的一個重要創新點和特色,就是將實現質量評價和預警的網絡化,即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實時性,第一時間對質量安全狀況做出評價與預警。基於這一點,引起與會專家對該課題研究成果轉化的熱烈討論。評議專家、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李周研究員認為,在現在的網絡社會背景情況下,消費者對某個產品的意見可以很快傳遞給企業﹔課題組要將課題的研究成果可以轉化為類似於Windows的產品,讓企業成為用戶,從而使企業與消費者之間建立互動聯系,最重要的是使得企業具有一定的風險防范潛意識。
第五,關於研究方法的問題。在課題開題報告中,首席專家程虹教授指出該課題將搭建協同創新平台,聯合政府決策部門、企業共同參與課題的研究和開發。與會專家對此表示高度贊揚。劉經南院士進一步指出,協同創新實際上就是組織創新,不同的系統、不同的組織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任務或問題進行創新,因而,課題組要在國際范圍內開展跨機構、跨系統的協同攻關,打通“政產學研用”,產生真正的協同效益。
劉人懷院士總結說:“質量是所有事物最后檢驗的關鍵,這個項目的意義非常重大,這是我們黨、我們國家的一個重大核心問題。”他建議,課題組要注意信息收集的全面性和真實性,進一步優化研究內容和目標,聚焦食品和汽車行業,以取得有突破性的研究成果,獲取最大的應用價值。
課題首席專家程虹教授最后對於課題組的研究工作進行了布置,並表示課題組一定會把評議專家的整個思想,貫徹在整個科學研究的過程,加大對風險識別、風險管理、風險判別的理論研究,凝練科學的研究目標和方向,力爭把該課題做得理論上有突破、技術上有創新、應用上有價值。各子課題負責人顏鵬飛教授、董慧教授、齊紹洲教授等,都表示將積極完成好各項工作。
(課題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