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古籍普查重要發現首次集中公布

2013年04月19日08:18來源:光明日報

  圖為軍事科學院圖書館藏元刻明修本《十三經注疏》 (資料圖片)

  北京大學藏西漢竹簡、旅順博物館藏九世紀歸義軍時期敦煌寫本《六祖壇經》、國家圖書館藏明嘉靖內府錄副寫本《永樂大典》……在近年來的古籍普查中,一批過去不為人所知或少為人知的珍貴古籍被陸續發現。今天,國家古籍保護中心首次向社會集中公布古籍普查中的重要發現。

  據介紹,北京大學藏西漢竹簡是北京大學於2009年初接受捐贈、從海外搶救回歸的珍貴文獻,總數達3300多枚。據竹簡上“孝景元年”紀年推斷,其抄寫年代可能在漢武帝時期,這是繼馬王堆帛書、銀雀山漢簡之后問世的又一座漢代典籍寶庫。9世紀歸義軍時期敦煌寫本《六祖壇經》是現存五個敦煌本《壇經》中文字脫漏最少、錯誤最少的傳本,曾流散日本,一度被認為已經亡佚,2009年旅順博物館開展古籍普查時才被發現。明嘉靖內府錄副寫本《永樂大典》(卷2272至2274“模”字韻的“湖”字一冊)是2007年全國古籍普查專家組意外發現的海外華人藏書,后以國家文物征集經費購得。它的發現和購藏,對此后海外藏中華典籍的回歸和保護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此外,國家圖書館近年入藏《大寶積經》、遼寧省圖書館藏南宋淳熙八年(1181)本《揚子法言》、軍事科學院圖書館藏元刻明修本《十三經注疏》、西藏博物館收藏的元至元間第三帝師達瑪巴拉大都刻本《釋量論》等珍貴古籍也一同公布。

  據統計,在全國范圍內,除港澳台地區以外,已有2343家單位參加了古籍普查工作。(記者杜羽、庄建)

(責編:張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