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環境問題嚴重,與發展階段和模式密切相關

——訪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洪大用

2013年04月18日08:21來源:光明日報

  黨的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強調要把生態文明建設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的各方面和全過程,這是具有戰略性、針對性的重大決策部署。那麼,如何看待我國面臨的環境問題,又如何積極通過社會建設推動環境保護與建設工作,建設“美麗中國”呢?記者就此課題採訪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首席專家、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洪大用。

  記者:前段時間,國內不少城市被PM2.5超標所致的霧霾天氣籠罩,環境污染問題引起公眾前所未有的重視。為什麼環境問題近些年會引發高度關注?

  洪大用:以前人們不認為PM2.5超標是一個問題,后來發現它對人體健康有很大損害。這表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老百姓對環境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此外,環境問題之所以引起高度關注,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有些環境問題是不可逆的。在我國快速、大規模的工業化過程中,各種環境問題集中爆發,呈現出來的形勢比西方發達國家分階段出現的環境問題要嚴峻得多。加上我國環境空間相對有限,使得環境問題更為突出、更為集中。環境問題在中國之所以如此嚴重,是與我們的發展階段、發展模式密切相關的。

  記者:如何看待目前的環境污染問題呢?

  洪大用:環境問題不僅是一個技術問題,它實際上是一個社會問題,是由社會結構、社會過程和社會成員的行為模式導致的。將產生的垃圾填埋、焚燒,可以從技術上解決,但是根本上還是要減量。怎麼減量?這就要求人們的價值觀念、行為方式要轉變。要通過社會干預減少人們對環境的破壞,促進環境與社會之間的和諧。社會學通常把現代社會叫做“風險社會”或者“高風險社會”,這個高風險來自哪兒呢?近代工業革命之后,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大大提升,科學技術快速發展,人們認為通過科學技術的進步可以改造社會、改造自然、規避風險。現在,恰恰是人們這種自以為是的舉動造成了很大的風險。所以,我們要使用科學技術,但不能盲目崇拜它。

  記者:在您看來,環境問題實際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個社會問題,需要通過加強社會建設、推動社會變革來促進環境問題的更好解決。那麼我們應當從哪裡入手呢?

  洪大用:環境問題總是與一個特定社會的結構、特定社會的過程以及人們的行為模式密切相關。社會結構跟環境問題密切相關的一個方面,就是說如果我們發展的成果沒有實現全體成員共享,那麼就很難產生環境保護的共識。

  我們經常碰到要“溫飽”還是要“環保”的兩難問題,怎麼解決這個矛盾呢?在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時,就要建立一個全面覆蓋的社會福利制度,制度性地緩解人們的生存壓力。政府和市場是兩種非常系統化的、理性化的力量。

  政府推動環境保護有很多優勢,比如可以征稅,可以籌集資源、收集信息等,但是政府很難做到很細致、很個性化的處理。對市場來講,這種力量本身是以追逐利潤為目標的。雖然可以用市場機制提供一種刺激,引導人們行為的改變,特別是引導企業行為的改變,但是在市場體系不完善的情況下,它對環境破壞的因素更大。所以在政府和市場之外,其實可以有一種平衡,就是公眾參與形成的民間力量。有組織的、理性化的公眾參與,是對政府和市場作用的重要補充和促進。

  從源頭上防治污染,除了加快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經濟結構、推動產業優化升級之外,還需要在健全環境法規、加大執法力度上下功夫。目前,我國已建立起國家、省、市、縣四級環境執法體系,環境執法能力和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必須構建覆蓋環保工作各個方面的門類齊全、功能完備、措施有力的環境法規標准體系,切實把環境保護納入法治化軌道,加強重點流域、區域、行業的執法監管,加強城市和重點工業污染源的執法監管,持續深入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必須通過實行最嚴格的環保制度,以完善保護環境的各項法律法規為重點,嚴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切實加大對污染者的處罰力度,決不允許環境違法者逍遙法外。(記者 李亞彬)

(責編:張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