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史前審美意識研究:將中國美學史上限前移

霍文琦2013年04月15日08:33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日前,專門針對我國史前時期審美意識研究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中國史前審美意識研究”結項成果獲優秀等級。匿名評審專家鑒定意見認為,該成果在中國美學史研究領域尤其在上古美學史研究方面具有拓荒意義。

  探本溯源的拓荒工作

  據該項目主持人、華東師范大學中文系教授朱志榮介紹,中國審美意識從很早就已經萌發,因為材料匱乏,中國美學史研究往往從商周時代開始。但是,早在250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原始人在其制造的石器中已經孕育了審美意識的萌芽,其紋飾和造型開啟了我國審美文化的第一篇章﹔新石器時代先民在之前基礎上制作的石器、陶器和玉器等器物,以及在這一時期孕育的原始岩畫、神話等,更是將我國審美意識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

  揚州大學文學院教授古風告訴記者:“到目前為止,關於中國史前審美文化的研究,從藝術學角度的研究成果較多,如裴文中的《舊石器時代之藝術》、陳兆復的《中國岩畫發現史》等,但從美學角度的專題研究則很少,而綜合研究更為缺乏。該項課題彌補了這些薄弱環節,是一項重要的美學研究成果。”

  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朱立元認為,中國美學思想,最早不一定是以文字和理論形態出現的,其或可呈現於史前生活用具等器物及遺跡中。“中國史前審美意識研究”把這些材料統籌起來,進行探本溯源,將史前審美意識與進入文明時期歷史階段的美學思想連接起來,讓人們了解中國美學思想的歷史淵源,在國內有一定的拓荒意義。

  “實物本位”的跨學科研究

  該項目的專家鑒定意見認為,“中國史前審美意識研究”具有很大的創新性,特色不僅在於結論,更有方法論的貢獻。對此,朱立元表示,課題研究原始人生活器物中隱藏的審美意識,這不是先民有意的藝術創作,而是自然而然的流露。如果跟西方原始審美意識研究結合起來思考,我們可以發現,這一研究在某些方面具有人類學的普遍意義,有助於揭示人類原始審美意識如何從非常感性的方面脫離出來,逐步發展到成熟的美學思想的內在脈絡。在方法論上,該項目研究不僅從文獻和理論上加以推進,而且還原到日常生活中審美意識的體現,拓展了理論研究的廣度。

  同時,專家鑒定意見還認為,從研究成果中不難看出,該項目是結合中國史前文化遺跡中的原始器物,借鑒國內外原始藝術學、人類學、考古學、歷史學、文化學等方面成果的一項“實物本位”的跨學科研究。

  “‘中國史前審美意識研究’將中國美學史前移了上萬年,是一個新的拓展。”古風說,“結合文物和考古研究中國美學史,這一方法是宗白華先生在20世紀70年代末提出的,他本人在這方面也為后人作出了很好的示范。之后,蔣孔陽先生等人在利用文物和考古資料研究中國古代美學方面亦作出了杰出的貢獻。此項課題是將這種方法成功地運用到中國史前審美意識的研究領域,既是對這種學術方法的延續,又是一個新的拓展。”

  正是秉承這一理念,朱志榮和課題組成員、紹興文理學院人文學院朱媛,曾在賀蘭山岩畫管理所的幫助下,於2009、2010年兩次實地考察了賀蘭口與大西峰溝的岩畫,獲取了第一手的圖片資料,對岩畫圖片中未能顯示的鑿磨等手法有了直觀的認識,進一步了解了岩畫點的作畫環境。此外,課題組還多次赴我國各大博物館和美國芝加哥博物館等地考察中國青銅器、玉器、陶器等實物,並進行比較分析。這些“實物本位”的研究路徑在項目成果中都有所體現。

  中國美學:援西而不囿於西

  除了“實物本位”的跨學科研究路徑外,該課題十分注重在研究方法上開展“中西參証、古今結合”。

  由於歷史和文化的雙重原因,中國美學史是在參照西方美學史研究基礎上建立的。朱志榮表示,中國美學相關研究要走向深入,既要打破西方中心主義的偏頗,又要擺脫中西二元對立的誤區,應具備跨文化視野,在人類整體的發展脈絡中思考美學問題,在研究對象上體現出包容性,對不同民族和地區的美學平等地看待,賦予其同樣的價值。

  在具體的分析中,朱志榮認為,既要保持本土美學資源的民族特質,又要圓融自信地移植西方美學資源,援西而不囿於西。如課題組在研究史前神話時,關注到中西神話概念及其思維方式、價值取向和功能等的差別,從比較中進一步分析中西審美意識的異同。在岩畫研究中,中國先民的原始岩畫在敞開的山野上,在公開的活動場所,本身具有娛樂性,是狂歡的成果﹔這與歐洲在隱蔽的山洞裡作為巫術行為的表現不同。在岩畫的點、線、面分析方面,中國主要重於筆法,西方側重於風格,因此我們借鑒西方的研究方法,應避免削足適履,力求從中西融通中揭示先民的審美意識。

(責編: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