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在省社科聯黨組的領導和全國社科規劃辦的指導下,省社科規劃辦圓滿完成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各項管理工作,取得了豐碩成果。
一、項目申報立項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2012年度我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工作取得歷史最好成績,獲年度項目87項、重大項目1項、特別委托項目1項、重大轉重點項目1項、后期資助項目5項、成果文庫1項,共計96項,獲項目資助經費1563萬元。
在87項年度項目中,重點項目2項、一般項目47項、青年項目38項,共獲資助經費1325萬元,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獲得立項的單位和立項數分別為:廈門大學31項,福建師范大學17項,華僑大學12項,福州大學7項,福建農林大學、福建省委黨校各4項,集美大學、閩江學院、泉州師院各2項,福建社科院、武夷學院、福建工程學院、福建商業高等專科學校、廈門理工學院、漳州師院各1項。
獲重大項目的是廈門大學李無未教授的《東亞珍藏明清時期漢語文獻的發掘與研究》,獲特別委托項目的是省委宣傳部長袁榮祥的《閩台緣研究》,獲重大轉重點項目是廈門大學楊春時教授的《現代性視野下的20世紀中國美學史》。以上3項共獲資助經費145萬元。
獲后期資助項目的分別是:廈門大學樂愛國教授的《朱熹<中庸>學研究》、王曉平教授的《追尋中國的“現代”:大變革時代中國現代小說研究(1937-1949)》,福建師范大學林國平教授的《籖佔與中國社會文化》、陳永森教授的《生態社會主義研究》,武夷學院陳國代教授的《朱熹著述活動及其著作版本之研究》。以上5個項目共獲資助經費78萬元。
福建師范大學王曉德教授的《美國外交的奠基時代(1776-1860)》入選《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獲資助經費15萬元。
二、36項成果鑒定獲得優良等級
今年,省社科規劃辦共受理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鑒定結項65項,全國社科規劃辦已審批結項的成果42項,其中,11項鑒定為優秀,24項為良好,1項免鑒定,結項成果鑒定的優良率達85.7%。11項優秀成果分別為廈門大學8項、福建師范大學3項。
三、16位專家被全國社科規劃辦記入“認真負責鑒定專家名單”
2012年我省共有16位專家因承擔成果鑒定工作態度認真負責、評價意見客觀中肯,被記入全國社科規劃辦 “認真負責鑒定專家名單”。他們分別是廈門大學郭金彬教授、廖少廉教授、王日根教授,福建師范大學沙平教授、袁勇麟教授、陳永森教授、廖福霖教授,中共福建省委黨校蔡金發教授、葉志堅教授、鄭鎮教授,福建農林大學張文棋教授、陳欽教授,福建社科院劉小新研究員、管寧教授,華僑大學駱克任教授,閩江學院王金城教授。
四、1項成果入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012年第一季度成果綜述》
該項成果為廈門大學肖曉燕教授的《手語翻譯理論建構》。鑒定專家認為,該結項成果“首次從翻譯學、語言學和認知心理學角度,構建了手語翻譯的理論體系,首開國內翻譯界與特殊教育界合作之先河。”
五、3項成果入選《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選介匯編·第八輯》
該3項成果分別為:廈門大學肖湛教授的《宗白華朱光潛美學比較研究》,中共廈門市委黨校尹彥教授的《1917年二月革命后列寧政治思想研究》,漳州師范學院張桂興教授的《從“基督教徒”到“人民藝術家”——老舍創作道路新論》。
六、省社科規劃辦鑒定工作受到全國社科規劃辦表揚
在2012年國家社科規劃項目成果鑒定工作中,省社科規劃辦在遵守鑒定時間、執行雙向匿名、專家遴選與回避、分值統計等方面均嚴格執行了全國社科規劃辦的有關規定,得到全國社科規劃辦的表揚。
來源:福建省社科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