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2012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外語人才資源動態數據庫建設” 開題報告

2013年03月18日17:14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2013年1月8日上午,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外語人才資源動態數據庫建設”(批准號:12&ZD176)開題論証會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召開。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張浩明司長、北京外國語大學金莉副校長及中國社科院語言研究所沈家煊教授、教育部語言文字應用研究所馮志偉教授、廣東外語外貿大學王初明教授、北京外國語大學胡文仲教授、劉潤清教授、張西平教授等專家出席會議。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文秋芳教授率子課題負責人北京外國語大學王克非教授、梁茂成教授、徐浩博士、湖南師范大學白解紅教授、北京語言大學司富珍教授及相應的子課題組成員參加開題會。

張浩明司長從國家戰略、外語人才培養規劃的依據、國家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等角度對項目及其重大意義給予高度評價,對項目的科學啟動和順利開展寄予厚望。張司長認為,第一、建設國家外語人才資源動態數據庫是非常必要,也是非常緊迫的一件任務。為保障我國的國家利益,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和人力資源強國建設的需要,加強對國家外語人才資源的調研,規劃和使用已經迫在眉睫,而掌握外語人才的重要手段就是建立動態的數據庫﹔第二、數據庫建設也是外語人才培養和規劃的重要依據﹔第三、外語人才資源動態數據庫建設是國家級重大工程,意義重大,任務艱巨,需要全局謀劃、頂層設計、深入調研、分期建設和穩步推進。外語人才的統計口徑、外語人才的年齡結構、外語人才資源的分類標准,以及數據庫的完整性、准確性、動態性和安全性等問題都需要仔細研究。張司長表示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作為國家語委科研工作的主管部門,將始終關注項目的進展、全力支持項目的后續工作並協助解決項目進行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首席專家文秋芳教授對項目實施的初步方案和已完成的前期工作向與會人員做了匯報和介紹。具體內容包括:項目背景、總體思路和原則、數據庫建設任務、實施方案、研究基礎、項目周期和目標、挑戰和解決路徑。文秋芳教授指出,該項目的指導思想是:整體設計、分段實施、突出重點和逐步展開﹔建庫原則是邊建設、邊使用、邊完善﹔建設任務分為三期工程﹔實施方案包括特殊人才數據採集方案和一般人才數據採集方案,比如,特殊人才數據採集方案包括數據採集流程、特殊人才初步入庫標准和特殊人才歸類的基本設想等﹔研究基礎包括項目依托單位和項目團隊介紹﹔項目目標包括三個階段的具體目標和近期已完成的工作介紹﹔項目的挑戰和解決路徑包括項目目標“大”和數據收集“難”等問題。此外,文秋芳教授還向各位專家介紹了該項目的主要責任單位--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的情況。隨后課題組成員北京外國語大學秦穎博士對項目建設一期工程的基本功能做了介紹和演示。

會上,與會專家對項目的實施和后續工作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馮志偉教授認為課題建設過程中需要考慮外語人才的標准的確定,數據收集時可以將國家已有的相關信息資源與項目建設結合起來。此外項目的工作量太大,而國家資助經費有限,因此需要國家經費的持續投入,項目組也可以通過多方渠道尋求課題經費的資助。

王初明教授認為課題要從需求調查和個案做起,不要貪大求全,特別要設計好動態數據庫中與“動態”有關的變量,如年齡等。

劉潤清教授對課題的意義和戰略高度、課題組的團隊精神和技術優勢給予高度評價,建議在做好北京外國語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和北京語言大學個案研究的基礎上,再進行后續工作。

沈家煊教授在肯定項目建設的重大意義基礎上,認為項目建設首先要搭建好具有足夠通用性和靈活性的平台,在此基礎上進行后續調整、研究和其他子項目的介入。數據庫建設的動態性除了要涉及年齡等變量外,還要考慮外語人才“分布”和“流向”的動態性。

胡文仲教授建議項目組可以向國家已有的人才庫取經和借鑒,如中組部專家人才庫﹔特殊外語人才的入庫標准還要進一步細化,可以按語種來區分,比如英語等大語種與稀有語種外語人才入庫標准的區別﹔項目首先做好代表性高校的個案研究,個案研究要做到精而全,起到示范作用﹔加強項目的對外宣傳,制定項目宣傳手冊。

張西平教授在介紹其主持的中國文化海外傳播動態數據庫建設經驗的基礎上,對數據採集、數據庫維護和重視跨境語言人才等問題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

張浩明司長和金莉副校長也在與專家的研討和互動中,為項目的進一步開展和面臨的困難提出了建設性的意見和嘗試性的解決方案。張司長在專家研討后的總結發言中談到,數據庫的建設要堅持邊建設、邊完善的原則,在搭好框架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和拓展﹔項目建設過程中要處理好以下幾點關系:第一、數據庫研究與數據庫建設的關系﹔第二、社會外語人才與高校外語人才的關系﹔第三、社會外語人才需求與外語人才供給的關系﹔第四、外語人才當前需要與人才長遠發展的關系﹔第五、接受過外語學歷教育的人才與外語能力較高、但沒有接受外語學歷教育的人才之間的關系。

經過上午開題會的專家論証,與會專家在下述方面達成共識:

1.國家外語人才資源動態數據庫建設對於國家實施人力資源強國戰略、提升國家語言實力、對外語人才培養進行合理規劃等意義重大,需要有全局規劃和頂層設計,但是現有國家資助金額有限,因此需要國家資金的持續投入和相關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

2.項目建設不要貪大求全,要從個案研究做起,同時做好需求調查和變量設計,將個案研究做細做全,以期起到示范作用。

3.與會專家們認為普遍認為在項目首席專家文秋芳教授的帶領下,項目組成員會齊心協力將項目做好,並對項目的完成寄予厚望。

最后,文秋芳教授代表課題組對專家提出的寶貴意見表示感謝,並表示將認真吸取專家的意見和建議,進一步完善課題的研究設計和實施方案,確保項目的順利實施和圓滿完成。

1月8日下午,項目組成員進行了集體研討。各組成員就各子課題的研究任務、研究方法、研究日程、人員分工和在前期工作中發現的問題等進行了認真而充分的討論,重點探討了特殊外語人才的入庫標准和數據收集方案。通過集體研討,項目組進一步細化了具體任務和研究方案,明確了各子課題組之間的分工與合作。

經過下午項目組成員的集體討論會,大家達成以下共識:

1.設計“國家外語人才資源動態數據庫建設”項目宣傳手冊

2.委托子課題負責人王克非教授撰寫項目建設的綜述性文章,爭取在國家核心期刊《外語教學與研究》上發表

3.對全國高校的外語人才數據收集工作,進行了初步分工

4.擬定了項目完成的時間表

隨后,文秋芳教授在下午討論的總結發言中明確了下一步的工作方案、任務分工和工作日程,並希望全體課題組成員克服困難、加強團隊意識、密切交流、通力合作,確保項目的穩步推進、階段性成果的呈現和預期目標的實現。

(課題組供稿)

(責編: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