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研究”開題簡報

2013年03月07日13:42來源: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2012年10月24日,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研究”(批准號:12&ZD001)開題報告會在中國人民大學人文樓五層會議室召開。會議特邀中共黨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教授、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院長韓慶祥教授、北京師范大學副校長楊耕教授、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原院長陳佔安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雜志社馬克思主義部主任孫麾編審與會指導。課題主持人郝立新教授介紹了課題主要思路、主要內容、篇章設計、理論布局以及目前研究進展和進一步研究計劃。教育部高校社會科學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楊海英教授、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所長顏曉峰少將,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發展研究所所長羅文東研究員等與會學者圍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的理論與實踐問題展開廣泛而深入的研討。

與會專家指出,本課題選題重大、框架合理,體現問題意識,富含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從可能性與現實性來說,研究條件基本具備,有可能產生比較好的成果。從研究重點來說,要深刻分析中國特色文化發展道路的形成和發展,從哲學高度探討本質特征、主要矛盾和基本內涵,同時注意現實問題研究的邏輯性。課題應體現馬克思主義在文化建設中的指導地位,要考慮與其他發展中國家文化建設的比較研究,注重研究“中國話語體系”。對文化發展的研究要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要分析市場化、全球化、網絡化帶來的挑戰,深入研究文化本身的矛盾。同時應充分認識到課題研究的難度,文化復雜性決定了課題的難度。研究要有世界格局中的中國文化這個背景,要提煉課題研究的核心概念,要對重大問題的爭論進行歷史的評價,扎實建構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理論體系,反映我們這個時代的文化觀。

與會學者認為,應站在唯物史觀的角度界定文化的概念,需要處理好三方面的關系。一是處理好意識形態與大眾文化或通俗文化的關系。二是處理好溫故知新與和而不同的關系。三是處理好中國立場和世界表達之間的關系。對文化研究要有頂層設計,既要重視文化發展的歷史研究,又要注重前瞻式研究。要研究理想信念問題,思考文化建設的原則和文化化人的方法,要突顯文化發展的理念。要把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遇到的內在矛盾,如雙百方針、主旋律和主要意識形態的關系,關注文化發展中的個體創造與意識形態之間的關系,課題研究要對現實產生作用。在進一步的研究過程中,應直面今后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挑戰,經扎實的調查和深入的研究而寫成調研報告提交有關部門。

郝立新教授對會議進行了全面的總結,並做出進一步研究分工。他希望本課題研究能夠成為具有深遠影響的學術力作,以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凝結思想的力量。子課題負責人、課題組主要成員和部分博士生參加了會議。(課題組供稿)

(責編: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