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逄錦聚:以民為本實現經濟體制改革的新突破

2013年02月01日08:21來源:光明日報

牢牢把握改革的根本目的和方向

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首先需要進一步明確為誰改革和朝著什麼方向改革,即明確改革的目的和方向。

關於改革的目的,在改革開放之初,理論上就是明確的。1984年10月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經濟體制改革的決定》中明確指出,我們改革經濟體制,是在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一系列相互聯系的環節和方面。這種改革,是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有計劃、有步驟、有秩序地進行的,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改革的進行,隻應該促進而絕不能損害社會的安定、生產的發展、人民生活的改善和國家財力的增強。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就是發展社會生產力,就是要使社會財富越來越多地涌現出來,不斷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我國30多年來的改革正是因為堅持了這樣的目的,才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取得了巨大成就,這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在改革的實踐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和矛盾。當人們的收入水平都有提高但提高的幅度差異較大,甚至超出承受能力時,人們對社會分配公平的訴求就成為社會矛盾的熱點和焦點,如果解決得不及時或者不好,就可能引起嚴重社會后果﹔當全社會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同時新的物質文化需求增長時,人們對社會正義的要求、文化的要求、道德的要求、公共服務的要求就成為社會矛盾的熱點和焦點,如果解決得不及時或者不好,也可能引起嚴重社會后果。面對這樣的情況,牢牢把握並堅持改革的根本目的,就顯得比任何時候更加重要和必要。

任何忽視甚至偏離改革根本目的的認識和舉措,都會對改革造成傷害,產生嚴重的后果。所以十八大進一步明確強調: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根本目的。要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努力讓人民過上更好生活。這是對改革目的的堅持和發展。

改革的方向與改革的目的應該具有一致性,目的確定了,方向應該向著目的前進。經過反復探索,黨的十四大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黨的十八大重申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這就為排除種種干擾、使改革朝著既定目標前進提供了重要保障。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中國共產黨人帶領全國人民的理論創新、實踐創新,這不僅在西方國家的經濟理論中沒有,在馬克思主義創始人的政治經濟學中也沒有。改革之所以必須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方向,是因為它既有利於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對於促進生產力發展、滿足人民需要的優勢,又有利於發揮市場經濟對促進生產力發展的潛力,符合中國國情,有利於實現改革的目的。而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也就是在改革中堅持了改革為了人民、為人民而改革的根本目的。

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的問題上,存在兩種值得注意的觀點。一種是隻講市場經濟取向不講社會主義制度基礎﹔另一種是隻講社會主義而不講發展市場經濟。前者忽視或者放棄了社會主義,雖然可能在某一階段經濟發展了,社會財富增多了,但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中,大多數人日益增長的物質和文化需要不能很好地得到滿足。后者隻講社會主義而不講發展市場經濟,很可能使經濟發展失去效率,改革走回頭路,也不可能達到改革的根本目的。要實現改革的根本目的,就一定要堅持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既不僵化保守,也不改旗易幟,而是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改革道路。

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深化改革

黨的十八大指出:改革開放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由之路。那麼,依靠誰去繼續走這條必由之路,深化改革的動力來自哪裡?

按照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推動社會前進的根本動力是生產力的發展和由此引起的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矛盾。當生產關系不適應或不完全適應生產力發展,上層建筑不適應或不完全適應經濟基礎發展要求時,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就成為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改革是發展的動力,這種動力來自生產關系、上層建筑對生產力發展的反作用。但從根本意義上說,生產力發展是推動社會前進的根本動力,從而也是推動改革的根本動力。生產力的發展永遠不會停留在一個水平上,由此就提出變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的要求,所以改革才有了必要和可能。這是我國始於1978年持續至今的改革邏輯的真實寫照。

經濟社會發展到今天,從根本上說,推進深化改革的深層次動力還是來自生產力發展的要求。自然科學家比較多的看法是,世界范圍內新的科技革命正在醞釀發生,其中以信息、智能、綠色技術為代表的現代技術將會大量地被應用,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大推動力量。目前,全球范圍的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經濟結構調整很大程度上都由此引起。在我國,經濟發展已進入一個關鍵時期,由於世界的變化和科技的發展,持續多年以資源投入為主的經濟發展方式已不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這就需要加強科技創新,調整產業結構,推動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創造新的發展動力。正是適應這樣的世界科技發展潮流和國內發展模式轉變的要求,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實施創新驅動戰略,把科技創新擺在了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科學技術的創新,都是通過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進行的,人民群眾是創造歷史的主體,在今天,人民群眾是改革的主力軍。任何時候,改革都必須把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擺在首位,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群眾深化改革,隻有這樣,改革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有一種看法認為,改革的阻力來自既得利益者,既得利益者不願意深化改革。這種看法對既得利益者的界定不甚清晰,弄得不好有可能把改革動力誤為阻力。其實在我國,人民群眾是30多年改革的既得利益者,也是深化改革的擁護者和積極參與者,改革的真正阻力來自那些不是靠誠實勞動和合法經營而攫取改革利益的人。

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核心選擇深化改革的著力點

明確了深化改革的目的、方向和動力,接下來的關鍵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既勇於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以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重,增強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選准深化改革的著力點。從人民群眾對生產發展、民族復興、美好生活的追求和改革已有的基礎與實際出發,需要在五個方面著力深化改革並取得突破:

一是深化所有制領域的改革。在進一步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基本經濟制度的基礎上,應著力深化國有制改革,提升國家所有制的效率和效益。既要完善各類國有資產管理體制,使國有資產不僅僅為使用這些資產的企業,更要真正為全體人民群眾帶來利益﹔又要破除壟斷,公平競爭,推動國有資產更多投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不斷增強國有經濟活力、控制力、影響力。

二是深化分配領域改革。在進一步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分配制度的基礎上,著力解決收入分配不公和由此帶來的收入差距過大問題。調整國民收入初次分配結構,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調整國民收入再分配結構,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加快健全以稅收、社會保障、轉移支付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機制。規范收入分配秩序,保護合法收入,取締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調節過高收入。

三是深化宏觀領域改革,著力解決國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問題。加快改革財稅體制,完善公共財政體系,構建地方稅體系,形成有利於結構優化、社會公平的稅收制度,建立公共資源出讓收益合理共享機制。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完善金融監管,推進金融創新,維護金融穩定。

四是健全現代市場體系,著力妥善處理市場與政府的關系。經濟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是處理好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必須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轉變政府職能,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是更加尊重市場規律、更好地發揮市場作用的前提。

五是加強經濟體制改革與政治體制改革、文化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和生態文明制度改革、建設的協調與配合,使之相互促進,相得益彰。

(作者單位:南開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協同創新中心)

(責編:張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