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9日,國家一般課題“我國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現狀及其革新研究”(批准號:BHA11048 )開題論証會在南京市鼓樓幼兒園多功能會議室舉行。會議邀請了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虞永平、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孔起英、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顧榮芳、南京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副教授郭良菁作為此次項目評議專家。課題負責人劉晶波,課題組成員崔麗玲、陳靜、崔潔等參與了這次會議。
該課題通過調查和描述現階段我國各地區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的現狀,著重分析和歸納其特點、模式、發展態勢和存在的問題﹔調查和評估我國各地區幼兒社會性/情緒發展的具體狀況,分析影響幼兒社會性發展的相關因素﹔調查和分析當前制度環境、地區社會經濟及文化因素和個體因素如何影響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的開展。著眼於促進幼兒的全面健康發展和幼兒教育質量的提高,通過行動研究構建適宜的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實踐活動。
在開題報告會中,評議專家就課題組匯報要點逐項進行了討論與評估,並提出了以下三個方面的意見與建議:
(一)關於研究設計的建議有兩方面
1. 准確定位研究問題
評議專家普遍認同研究者對當前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現狀的分析與定位,認為社會領域教育實踐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鑒於影響兒童社會性發展的因素十分復雜,各地社會領域教育也各有特點,專家建議本研究能夠把文本研究與實地調查相結合,准確定位研究問題並進行深入分析。
2. 合理安排研究進程
鑒於本研究的地域跨度較大,實地考察受到幼兒園辦學周期等因素的限制,評議專家建議課題組合理安排研究進程,統籌規劃研究時間。例如,在開展東中西部幼兒園社會領域現狀調查時,可以將課題組成員合理分配至東部、中部和西部三個研究小組中,各研究小組同時開展調查研究。
(二)關於研究方法的建議
考慮到課題組核心成員在師幼互動研究方面具有十分扎實的研究基礎,評議專家建議充分發揮課題組的研究優勢,對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進行微觀層面的研究。具體建議是在各地選取一些較有代表性的幼兒園,通過聚焦一日生活中的師幼互動過程,對幼兒園社會領域活動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探討並提出切實可行的改進策略。
(三)關於研究成果的建議
本研究的目標是理清當前我國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的現狀,切實推進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實踐。因此,評議專家建議課題組完成學術性研究成果的同時,為一線教師、家長及幼兒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務,拓展研究成果的社會效益。例如,組織編寫《幼兒園社會領域教育的教師指導手冊》、《幼兒社會性發展的家長指導手冊》、《幼兒品行教育繪本》等具有實踐操作性的指導叢書,或者就兒童社會性發展中的核心問題拍攝相關的紀錄片或情景劇等,作為教師培訓或家園共育的材料
課題組成員在廣泛征求評議專家意見與建議的基礎上,對課題研究設計做出了相應調整。
來源: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