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江蘇省常州市雕庄中學居莉萍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規劃2011年度教育學一般課題“民工子女城市學校生活的適應性研究”(批准號:BHA110059),經過課題組的努力,完成了課題研究的先期任務。根據課題組提出的開題申請,江蘇省教育科學規劃辦組織開題專家組於2011年12月9日在常州市雕庄中學對該課題進行了現場開題論証。參加會議的評議專家組有:南師大心理學系教授譚頂良、江蘇省規劃辦副主任蔡守龍、江蘇省教科院教育發展中心副主任張曉東、江蘇省常州市教研室理論室主任龔國勝、江蘇省常州市教研室理論室博士李令永。
該課題的研究內容主要涉及五個方面:常州市雕庄中學民工子女城市學校生活的現狀研究、提高民工子女學業成績水平的研究、民工子女城市學校生活心理調適研究、民工子女城市學校行為習慣研究、家庭教育指導研究。提出採取措施提高民工子女的學業成績,使其達到城市學校學生在該學段的一般水平,形成民工子女城市學校生活的心理干預與自我調適策略,促使民工子女養成與城市學校相得益彰的良好行為習慣和道德風貌。
開題專家組認真聽取了課題主持人的開題匯報、閱讀了開題報告、了解了課題研究的進展狀況和課題組成員的實際分工,與課題組成員就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形成如下意見:
民工子女城市學校生活的適應性問題,是當前基礎教育中的一個重大課題,不僅關系到教育公平、教育公正,而且同社會和諧與穩定密切相關,因而課題選題具有現實性和前瞻性。課題組對民工子女未來生活的基本價值判斷符合該課題的基本發展趨勢,課題組對課題研究的意義所在、研究的重難點、研究背景等均有清晰認識,對與課題相關的國、內外文獻研究詳實。課題組在前期研究的基礎上,制定了詳細的研究計劃,進一步明確、細化了研究內容,依據研究任務設立了恰當的子課題,課題組成員內部進行了合理的任務分工,並成立了相關研究小組。課題組在開題之前,就本課題的核心問題咨詢了相關領域的研究人員,並與該區域同類研究人員進行了深入交流。課題組依據研究任務選擇並確定了科學的研究方法,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厘清了課題研究的創新之處,確立了課題研究的基本方向。
基於此,開題專家組一致認為該課題符合國家社科基金“十二五”規劃教育學一般課題的開題要求,經開題專家組集體討論決定,同意課題組按照課題研究的計劃開展研究。同時,為推進課題研究的深度、促使課題研究順利展開,建議課題組成員在研究過程中注意把握以下問題與建議:
(1)“適應性”是一個雙向問題,課題組從學生、教師兩個維度開展研究是可行的,但在學校層面如何來適應民工子女的需求方面還需加強﹔
(2)在研究內容方面,由於學生學習適應、行為習慣適應、心理調適三個方面的能力在研究中可能會出現交叉,因此在研究中要注意各有所側重。
根據專家組的評議建議,課題組認真討論,對課題研究作以下調整:
1、基於民工子女未來生活環境的不確定性,課題組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應進一步明確並堅持“讓民工子女成為積極的生活者”的理念,注重培養民工子女生存發展所需要的綜合能力。
2、基於課題研究進展狀況,將申請書中“行為習慣與健康心理研究、良好學習習慣研究、師生和諧平等關系研究、家庭教育指導研究、地域文化研究”的研究內容,調整為:學校課程與教學的調適研究、民工子女城市學校生活心理調適的研究、民工子女城市學校生活人際交往的研究。
來源: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