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2日,國家一般課題“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素養培育模式研究”(批准號:BEA110055)課題組組織專家召開了課題開題會議,會議由方光華教授主持,謝揚舉教授、陸建猶教授、宋元梁教授等3位專家出席了課題開題會議,參加課題開題會議的還有12位課題組成員。
本課題首先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素養的源與流進行了梳理。其次,提出思想文化傳播的有效方式和馬克思主義科學思想傳播的有效方式。再次,探尋高等院校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素養培育路徑與措施。最后,對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素養培育模式展開研究。通過該課題研究,能夠幫助青年大學生在紛繁復雜的形勢下正確認識社會發展趨勢,正確認識黨團結帶領廣大人民群眾探索出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同時堅持馬克思主義正確立場,能夠科學區分、評價馬克思主義與各種非馬克思主義思潮﹔為在青年大學生中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提供一個實踐視角﹔有利於提高高校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工作水平,積極推進青年馬克思主義者培養工程的實施。
與會專家和課題組成員共同聽取了課題負責人丁德科同志的開題報告,對課題開展的可行性進行了評估,形成了如下意見和建議:一是課題主題明確,內容全面系統。開題報告以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素養培育模式為主題,對研究內容作了全面系統的闡述,分為五大部分,涉及31個主要問題,內容全面系統,豐富充實,富有創新,體現出了課題研究的重要價值。二是課題研究方法切實科學,可操作性強。課題採用問卷調查、文獻參考、經驗總結和理論觀點概括等方法開展研究。這些研究方法能夠積極促使研究任務的完成,實現研究的目的。三是課題組織有序,分工合理。本課題有12位課題組成員,成員普遍比較年輕,學歷、職稱層次高,有良好的知識結構,富有團隊精神。近幾年,課題組成員在大學生馬克思主義素養培育方面均有相近的研究成果,研究團隊的研究能力和水平比較強。課題組緊密結合成員研究方向實際,細化和分解了課題任務,課題分工合理,任務均衡。四是課題的進度安排與任務要求協調。課題計劃完成年限為兩年,課題組在課題調查研究、撰寫專項調研報告、階段性成果交流、研討總結、撰寫課題報告、形成專著等研究任務方面,任務量和時間的安排比較合理,具有可行性。五是課題經費分配合理,財經紀律嚴格。課題經費分配與論証提綱一致,課題組表示嚴格按照課題管理辦法和課題經費管理辦法,合理地使用好課題經費。六是課題預期成果符合實際。課題的預期成果為:形成學術論文10篇左右,其中CSSCI核心期刊論文3篇﹔專項調研報告5篇﹔課題報告1份(30萬字),並出版、形成專著。結合課題組成員研究力量實際,這樣的預期成果是符合實際的,可以實現的,應該是高質量的。
專家組一致認為課題開題報告要求比較具體明確,可操作性強,渴望課題組如期、圓滿地完成課題研究任務,也並希望課題組認真負責、切實科學、有創造性地完成課題研究任務。
來源: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