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2011年度國家一般課題開題報告之五:宗教對藏區青少年學生道德影響的調查研究

2013年01月10日14:29

2011年9月22日,在西南民族大學召開了國家一般課題“宗教對藏區青少年學生道德影響的調查研究”(批准號:BEA110038)課題開題報告會。參加開題報告會的專家有劉興全、李元光教授,學校科研處、政治學院專家,課題組成員及思想政治教育碩士點研究生等參加了此次會議。

該課題主要採用"資料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問卷調查和深度訪談—理論探索—對策研究"的思路進行,課題在調查藏區青少年學生的宗教信仰狀況,調查宗教對藏區青少年學生的道德形成發展等方面的影響狀況基礎上,總結和分析宗教對藏區青少年的信教群體、不信教群體、中小學生群體、大學生群體的道德形成發展等方面產生的積極影響與消極影響,探究宗教在藏區青少年道德建設中的價值和作用,並提出了藏區青少年學生道德教育的對策與路徑。

評議專家組認為宗教是藏族文化的主體,是貫穿藏族文化的思想主線,對藏民族特殊精神心理狀態、文化習俗和思想道德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和重要影響。無論從精神層面的信仰訴求看,還是從實踐層面的宗教活動看,宗教都是影響藏區青少年學生道德形成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宗教對西部地區的思想道德的影響已經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探討﹔而宗教對藏區青少年學生道德影響的調查研究尚屬空白,亟待進行深入研究。該課題是探討在全球化背景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一具體的社會歷史條件下,宗教對藏區青少年學生的道德影響,研究宗教與藏區青少年道德意識和道德行為等方面的關系,探索藏區青少年學生道德教育的對策與路徑具有一定的理論與研究價值﹔對豐富民族地區道德教育理論、促進藏區青少年道德建設、為相關部門提供對策建議等方面都具有積極、重要的意義﹔研究內容、思路和方法具有可行性。本課題論証的目標和內容等仍需要進一步完善。建議:

1.在研究內容上,聚焦在藏區宗教以及對藏區青少年學生的道德影響和藏區青少年學生教育的對策路徑等方面,分階段、分學歷層次進行深入研究,應重視對影響道德發展的社會、環境、文化等著因素的研究。

2.在研究方法上,注意點與面、個體與群體、廣度與深度、問卷調查與深度訪談等方面的結合﹔注意對研究進行細化設計,確定抽樣樣本的廣泛性和典型性,注意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結合。

3.要加強與藏區教育部門和教師的合作,在調研中多聽取其意見和建議﹔要通過調研,切實為相關部門提供藏區青少年學生道德教育對策建議。

評議專家組成員一致同意本課題開題,可以進入下一步的研究工作。

根據評議專家組的意見和建議,課題組對研究計劃做出了如下調整:一是進一步加強與藏區教育部門的合作,在深入實地調研的同時,召開座談會,聽取其意見與建議,使調研更有效、更客觀,真實反映藏區宗教以及對藏區青少年學生的道德影響,切實提出藏區青少年學生道德教育的對策建議。二是在研究方法上,進一步加強對藏區地域和宗教文化的研究,切實注意抽樣樣本的廣泛性和典型性、普遍性與特殊性的結合,調查抽樣更具科學性。三是預期研究成果做了部分調整。根據課題主要研究人員的幾次研討,把課題預期研究成果確定為:核心成果為“宗教與藏區青少年學生道德建設”(專著),支持性成果包括:宗教對藏區大學生道德影響研究,宗教對藏區中學生道德影響研究,宗教對藏區小學生道德影響研究,宗教對藏區不同學歷學生道德影響的差異性研究(課題報告或論文)。

來源: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責編:張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