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正確處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研究”階段性研討會舉行

2013年01月06日09:33

2012年12月21-22日,由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國經濟實驗研究院院長張連城教授擔任首席專家的2012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正確處理經濟平穩較快發展、調整經濟結構、管理通脹預期的關系研究”(批准號:12&ZD038)階段性研討會在北京舉行。研討會的主題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理論依據與實証分析。

出席研討會的有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王祥武主任,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校長王稼瓊教授、副校長丁立宏教授,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部主任李建偉研究員,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副所長張平研究員、副所長楊春學研究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科研處處長祝合良教授,北京大學國民經濟核算與經濟增長研究中心主任蔡志洲教授,南開大學當代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龔剛教授,中國社科院經濟所劉霞輝研究員、張曉晶研究員,寧波大學商學院副院長陳昆亭教授,中國社科院經濟所袁富華副研究員,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王少國教授等。

王祥武主任在講話中指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代表了社會科學研究的最高水平, 該選題分析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對未來發展進行預判,對黨和政府決策都有重大的參考價值。北京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作為委托管理部門,會做好服務工作,嚴格管理,並積極做好研究成果的宣傳和轉化工作。王稼瓊校長對王祥武主任和各位專家的到來表示感謝,他充分肯定了課題組的實力以及以張連城教授為核心的“經濟增長與周期”研究團隊的影響力,並認為本次研討會召開的非常及時重要,希望課題組認真吸取專家的意見建議,努力完成具有理論和應用價值的研究成果。副校長丁立宏認為此次重大課題的成功獲批是我校的又一重大突破,他肯定了課題研究的重要意義,作為學校科研管理部門會管理好、服務好重大課題,並做好最終成果的宣傳。

隨后,專家們針對“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討論,研討會分21號下午和22號上午兩個階段進行。蔡志洲教授通過回顧改革后產業結構的演變,三次產業就業結構的變化,並跟美國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了我國當前所處的發展階段。李建偉研究員認為,要分析中國潛在增長率是否下移,中國經濟發展階段性的判斷是前提,他對短期和中長期中國經濟增長的走勢進行了判斷。龔剛教授從自主研發角度分析了中國經濟發展的階段,他通過回顧發展經濟學的經典理論,認為中國目前處於第一和第二階段的交替期,該階段經濟增長的動力是自行研發,自主創新。陳昆亭教授通過歷史數據對中國階段性增長特征進行分析,認為應該正確認識客觀經濟周期規律,著眼長期經濟健康發展。袁富華副研究員分析了中國經濟長期增長路徑、效率和潛在增長水平,張平研究員、楊春學研究員、張曉晶研究員和劉霞輝研究員進行了精彩的點評。汪紅駒研究員分析了經濟發展的階段性與增長路徑選擇,認為中國正處於羅斯托的“走向成熟社會的階段”,並給出了維持可持續增長路徑轉化的對策。

張連城教授在總結發言中指出,經濟發展階段的判斷是本課題的前提和基礎,研討會的召開給課題組成員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交流平台,專家們的意見和建議對本課題的研究是有益的補充。最后,課題組召開各子課題負責人會議,對下一步的工作和計劃進行了安排和部署。

來源:北京社科規劃辦公室網站

(責編: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