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長期以來,評價圖書的學術影響力主要取自於專家評價,這難以避免主觀性和局限性。學界一直期待能有一個經過科學梳理的、更加客觀全面的反映對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產生較大影響的圖書目錄。因此,南京大學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蘇新寧帶領團隊,利用引文分析的方法,根據圖書在學者研究論文中的被引用情況,分析了已出版的國內外圖書對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學術影響,向學界推出了150萬字的《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報告》(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列出並分析了對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最有學術影響的3140種圖書。這是繼《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影響力報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期刊學術影響力報告》出版之后,又一部利用科學數據、定量分析客觀反映我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影響力的重要著作。
蘇新寧教授是這幾部著作的主編,他帶領著學術團隊為此工作了十多年。在新著面世時,他說:“1998年底當我開始設計《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時,就在思考一個問題,如何使引文索引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發現隱藏在數據中的有助於社會科學研究的信息?因此,我們對CSSCI進行了科學的設計和有效的數據組織。”《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報告》就是這一探索的成果,將對我國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與出版產生積極作用。
新中國成立以來,已出版新書200多萬種,如果加上引進的外文圖書,更是數不勝數。卷帙浩繁,學者如何尋找到自己研究領域中較具學術影響的圖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報告》通過對眾多學者在CSSCI刊上發表論文所引用文獻的分析,統計出在各學科產生重要學術影響的圖書。報告借助CSSCI,通過圖書被哪些主題的論文頻繁引用,能為我們的學術研究起到指南的作用。還可以為我國各級圖書館和研究機構補充最有價值的館藏,如何花較少的錢獲得對科研的最大幫助,這是每個科研輔助類圖書館所追求的,哪些書對科研有較大幫助,這些信息很難採集,新出版的報告為圖書館補充館藏提供非常有價值的信息。
為保証所選出的圖書科學、公正和合理,報告的作者不僅僅依賴被引次數,而且還參照了圖書出版后的年均被引次數,確保新近出版的且具有較大影響的圖書被遴選上。同時還充分考慮了圖書在各學科的被引用情況,依據文獻計量學中布拉德福定律,確定了各學科入選圖書的數量和標准,使各學科入選圖書數量與各自學科的引用圖書的情況更加相符。
蘇新寧介紹說:“為了使讀者更清楚地了解各類圖書在學術研究中所起的作用,本報告將圖書劃分為五類:領袖著作、歷史文獻、工具書、國外學術著作和國內學術著作,並從不同角度分析了入選的領袖著作對各學科的指導作用,歷史文獻在研究中的學術資源價值,工具書的知識性和對實証研究的作用,以及國內外學術著作對學術界的影響,同時還對每一本入選的學術著作的具體影響領域進行了深入的分析,使讀者了解入選圖書究竟在哪些領域產生著重要影響,同時傳達給讀者這樣的信息:你的研究領域應當去閱讀哪些圖書。”《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學術影響力報告》還首次發布了我國出版社在各學科被引用情況的分析數據,這對出版社了解自己的優勢學科和不足學科提供了有益參考。
這一報告的學術價值在於:為社會科學文獻計量學開辟了新的研究領域,創新了圖書評價的方法,一反傳統的單純以專家學識為本,以主觀判斷為源的主觀圖書評價理念,將科學數據作為評價的基石,通過對學科圖書被引數據的走勢分析描述學科發展趨勢,使歷史與邏輯高度相統一。它的現實意義則體現在:梳理了近十年來我國人文社會科學圖書出版的基本狀況,展示在我國人文社科研究中具有較大學術影響的圖書,向學界推薦各學科較有學術影響力的圖書,指導學者精選參考書目﹔為研究人員提供快捷、高效的研究路徑,從而有效地提升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的學術質量﹔在堅持科學發展觀的原則基礎上,合理公允地分析了各學科學術研究的現狀及其發展脈絡,對社會科學研究者、圖書出版者、學術資源採集部門以及科研管理部門都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和實踐指導意義。專家認為這一報告的推出,將對提升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研究總體水平,促進百花齊放、推陳出新發揮作用﹔對我國人文社會科學學術界的學術研究產生很大的影響,對促進我國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和繁榮有較高的學術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