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發展循環經濟 助推“兩型社會”建設

畢軍2012年05月17日10:18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發展循環經濟、推動節能減排,加快我國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和產業優化升級,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必須大力貫徹落實《循環經濟促進法》,努力在全社會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理念。當前,尤其要站在以發展循環經濟倒逼經濟增長方式和社會消費模式轉變的高度,進一步明確目標任務,健全長效機制,細化工作舉措,落實工作責任,切實提高資源能源利用率,推動可持續發展。

  完善循環經濟管理制度,貫徹落實《循環經濟促進法》。完善循環經濟規劃制度,盡快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的循環經濟規劃體系,做好中央和地方發展循環經濟的統籌規劃工作。建立健全循環經濟統計體系,做好節能、節水、節材和廢物再利用、資源化等統計工作。完善循環經濟評價體系,將其作為官員循環經濟考核約束性指標盡快納入政府績效考評內容。完善重點行業監督管理體系,對鋼鐵、有色金屬、煤炭、電力等行業年綜合能源消費量、用水量大的重點企業,實行能耗、水耗的重點監督管理,嚴格淘汰落后產能。

  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共同推進循環經濟發展。各級政府應通過積極倡導和採取實際行動真正成為踐行循環經濟理念的主體力量。科技、財政、金融、稅務和國民經濟建設等相關部門應立足各自職能定位,充分發揮部門優勢,分工協作,密切配合,使循環經濟在循環基礎上獲得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

  強化工業資源節約和廢物循環利用,倒逼產業轉型和產業升級。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發展新興產業與提升傳統產業相結合。嚴格“行業准入”標准,嚴把招商引資關,大力引進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禁止高能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項目進入。以國家工業行業清潔生產標准和技術指南為基礎,鼓勵企業進行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應用,依托現代信息技術、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深入開展技術改造,提高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加快產品升級換代,不斷提升產業層次,推動工業結構重組與優化調整。

  加快基礎設施生命周期綠色化進程,完善廢物回收體系建設。將循環經濟、清潔生產、節能減排等作為共性要求,納入全民生活和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領域。在公共基礎設施設計、布局、建設及運營管理全生命周期過程貫徹循環經濟理念,嚴格執行全過程能源審計和管理。實行公共機構能源審計和考核,發起省、市公共機構節能創建工作。制定《強制回收產品名錄》,貫徹落實延伸生產者責任制度,進一步完善廢物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以先進科學技術促進循環經濟發展。加快循環經濟信息平台建設,按照“整合、開放、共建、共享”原則,優先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園區建立一批循環經濟信息化網絡平台、廢物資源貿易交換中心和污染物排放交易中心。加快循環經濟技術的研究和推廣,組織實施循環經濟關鍵和共性技術攻關,推動循環經濟技術產業化應用示范,定期編制發布重點領域循環經濟技術及產品應用指南,通過舉辦現場會、新技術新產品博覽會等多種形式,加快先進成熟技術的推廣應用。加快循環經濟標准化建設,引導企業從節能、節水、節材、資源綜合利用、清潔生產等節能減排標准化入手,加強循環經濟技術標准體系和循環經濟保障標准體系與企業通用基礎標准體系的銜接運用,以標准化手段促進循環經濟的深入發展,倒逼企業資源利用水平持續提升。

  (作者為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發展循環經濟破解資源環境約束的若干問題研究”首席專家、南京大學教授)
(責編:秦華、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