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以哲學的方式關注現實生活
賀來2011年12月31日08:34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以哲學的方式關注並影響現實生活,這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可推卸的重要使命。2011年,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者把哲學的思想觸角深入到現實生活的重大課題,這成為十分值得關注的思想動向。
首先是對社會物質生活層面上重大現實問題的關注與反思。馬克思曾深刻地指出,市場經濟在本質上是以物的依賴性為前提的人的獨立性,如何理解這種“物的依賴性”並反思其對人的生存發展所具有的深遠影響,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可回避的課題。2011年,學者的努力體現在兩個方面:對“財富”問題的哲學探討和對“資本邏輯”的深層反思。如何理解“財富”的社會意義和本質,如何闡發馬克思哲學的財富觀並揭示其當代意義,尤其在“虛擬財富”成為當代財富新形式的背景下,如何對之進行哲學的透視和解讀,其中,改革開放以來財富的增長與中國人生存方式的變遷等,成為學者關注的重要問題。研究者從哲學視角對於財富的增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歷史進步意義予以了充分的闡發,同時以一種辯証的眼光批判性地分析了財富增長與中國人生存之間存在的內在緊張關系,對如何確立一種健康的財富觀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思考。對“資本邏輯”的反思是近年國內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中一直較為關注的熱點問題,呈現出把“資本邏輯”的探討與具體的現實問題的反思結合起來的特點與趨勢。“資本邏輯”與“消費異化”的關系、現代社會的“風險”特質、“城市空間”與“科技異化”等困擾著當代人類生活的問題都納入了馬克思主義哲學研究者的思想視野。
其次是對社會制度層面重大現實問題的關注與反思。國內馬克思主義哲學界對此問題的思考集中於“社會正義”上。其中最值得注意的,一是對中西哲學中關於“社會正義”的學術資源的進一步清理﹔二是對“代際正義”、“環境正義”、“程序正義”等的理論內涵與意義的闡發,以及關於社會正義對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的重大價值、正義與德性、正義與和諧的內在關系、正義價值與弱勢群體的關系、正義與全球化等課題的探討。
最后是對人們精神生活和價值信念所面臨的重大困境和挑戰的關注和反思。物質財富的增長與經濟的發展不會自動解決精神生活的需要,尤其難以滿足人們的價值信念渴求。如何回應這一問題,是哲學所面臨的另一個極為迫切而重大的課題。學者對於精神生活的哲學內涵、當代人精神生活的物化及其揚棄、中國人精神生活的價值重建等課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一系列引人深思的問題﹔同時,圍繞著價值虛無主義與“資本邏輯”及形而上學的深層關聯、價值虛無主義在當代中國得以克服的思想與現實前提等問題進行了較為深入的探討,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哲學對於當代人精神生活的深刻關注和人文情懷。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哲學社會學院)
(責編: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