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整合資源打造“津派文化”

趙建永2011年12月28日10:10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當天津被看成一個正在崛起的經濟中心時,天津文化建設的需求日益凸顯出來,在這一背景下推出“津派文化”建設的問題正逢其時。北京的“京派文化”和上海的“海派文化”,早已蔚成風尚。隨著天津作為北方經濟中心地位的崛起,天津的津派文化卻一直未能明確而系統的提出來。

  目前,津門文化已有足夠多的地方特色品牌,整合資源打造津派文化品牌的時機已趨成熟。為更好地塑造天津的城市形象,以文化推動天津的經濟發展,如何構建科學的津派文化體系就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津派文化大於“天津文化”

  天津文化所具有的多樣性、交叉性和綜合性特征決定了津派文化學科建設今后宜從分散的點面認知和局部探索轉向系統整合,從事實敘述轉向理論分析。研究津派文化首先要系統闡釋清楚津派文化的定義、研究對象、范圍、方法、目的,及其本質特征、內在關系和特殊規律。此外,在津派文化的探討中,還應厘定“文化區”和“行政區”的概念差異。“天津文化”的范疇涵蓋整個天津直轄市的城鄉文化形態,“天津城市文化”或“天津都市文化”隻局限於天津城區的文化,而津派文化則不僅包括天津城鄉,還包括海內外所有關於天津風格的文化元素。

  津派文化以津地綜合體為研究對象,空間范圍具有動態變化的特點﹔時間范圍自天津的遠古時期到當代天津,以至未來前景。其主要涉及天津區域的歷史文化、社會變遷、生產生活、人文教育、民俗風情、文學藝術、文物考古、宗教信仰、生態環境、城市精神、當代天津發展的問題與出路等方面。

  各類文獻的資料需梳理

  在歷史文獻中,津派文化研究的資料存量豐富,如“二十四史”等正史相關天津地區的記載、明清以來的天津地方志、民國后的檔案文書以及津人的豐富著述,都是津派文化建立的基礎。雖有此得天獨厚的條件,但對津派文化研究來說還遠遠不夠。首先,散見於各類文獻的資料尚待進一步系統整理。近年來,租界文化、北洋文化、海河文化的相關論著,都是這一工作的良好開端。其次,各種資料還需系統地匯集出版,如津人著述提要、天津文化研究論著目錄等文獻匯編。此外,為將津派文化研究建立在堅實基礎上,資料校理工作尚需大力推進﹔為及時把握津派文化研究態勢,對已出版的天津文化相關成果有待總結,如編撰津派文化年鑒、文化發展白皮書等。

  促津派文化擺脫京派文化的附庸地位

  津派文化學科頗廣,在歷史、社會、經濟等各方面都應建立相應的分支學科。但各分支學科的構建應以具有研究基礎,並能凸顯津派文化特色的領域為主導。就其基本框架而言,應建立縱向與橫向研究相結合的模式,即縱向探索天津古往今來歷史文化形成、發展、變遷的源流,橫向比較天津各區的差異及與外地區的異同。

  津派文化是一門以人文科學為主,又觀照自然科學的文理交叉的綜合性學科。它的眾多分支學科既交互滲透,又相對獨立,因而需要整合多種研究方法,如系統研究法、歷史對比法、區域比較法、時空結合法、綜合分析法等基本方法。作為基礎的各分支領域分門別類的研究越深入和細致,對天津社會發展演變的認識就越深刻和全面。這就要求在分門別類研究的同時,將其置於天津的特定時空進行綜合分析,以及置於中華文化的全體中予以審視,從而發現其內在的聯系,進而彰顯津派文化的特征,揭示天津文化演進的規律和特點,加深對中華文化“多元一體”的認識。

  從歷史上看,京津文化是密切相關的。在津派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如何最大限度的從京津文化圈的傳統架構中獲取有利的因素,力促津派文化擺脫京派文化的附庸地位,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津派文化系融匯南北風格和中外各種元素而形成,“和而不同”的人文精神是貫穿其中的主線。“異”是“和”的必要條件,隻有充分理解他者才能真切認識自己。針對天津可持續發展所面臨的挑戰,隻有自身具備相對等的文化智慧,才能更好的汲取世界各種先進文化。

  津派文化體系的總體構建有待開拓

  津派文化建設是一系統工程,須建立在基於對天津歷史文化及中外文化交融、體認的深厚學術研究之上,需要有一批有識之士以堅韌的精神和長期而艱苦的努力獻身於學術文化研究。在這方面素有積累,並在津派文化研究體系上初具規模的科研單位,應列入天津的重點扶植學科(或設津派文化機構)。

  津派文化學科建設的宗旨在於深入探討新時期津派文化的內涵和特征,為經濟建設提供富有時代性和本地特點的思想文化,尤其要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上注重實地調查,提供時效性強的對策咨詢。由於文化繁榮和學科發展的需要,按照一種新型的發展模式,即在津派學科建設上,天津原來各自獨立的機構可嘗試聯體運作,協力發展,以便更好地落實《天津市文化產業振興規劃》和中央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決策。通過建立健全津派文化學科,完善文化基礎設施等文化載體,吸引人才,並由此促成與北方經濟中心相適應的現代人才體系構建,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推動天津文化事業的繁榮發展,使其成為全國特色文化建設示范基地。

  津派文化建設目的是探索和開發天津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潛能,將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資本優勢,使之為現實服務。為此需要建立津派文化的評價體系,如天津歷史上中外文化沖突與融合的經驗借鑒及規律的總結,津派文化傳統精神的繼承與揚棄,以及其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的地位與影響,天津人文與自然資源優劣態勢的對策與開發應用等。目前,城市史、民俗等方面研究初具規模,一些重要專題研究,諸如商會史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在津派文化基本理論及其對現實生活的作用、社會經濟效益評估諸領域的研究尚顯薄弱,尤其是津派文化體系的總體構建和充實等方面有待開拓,這都需有關方面加大扶植力度,組織研討會和設置課題,更充分地展開分析論証。隨著上述問題的落實和天津作為北方經濟中心的蓬勃發展,不久的將來,津派文化必然會從京派和海派之間脫穎而出,步入人們的日常生活。

  (作者單位:天津社會科學院)
(責編: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