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中介組織
劉金祥2011年11月30日13:05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文化產業已經成為我國參與全球經濟一體化、增強中國軟實力的首選產業。作為保証文化產業高效有序運轉的支持系統,文化中介組織的培育和發展已成為我們必須研究思考的重要課題。
特定制度安排和供給的產物 文化中介組織是指在文化市場中,為供需雙方提供信息、促成交易而收取佣金等報酬的文化服務機構,是文化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在現代市場經濟條件下發揮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政府文化機構改革、文化主管部門職能轉變,文化中介組織成為社會文化服務體系、社會文化主體架構中的一部分。
文化企業在社會化生產過程中實現產業內部分工的高度社會化、專業化,但文化企業自身不必要也不可能囊括文化產品從創作、生產、流通到消費的全部環節,大量高水平的文化中介組織以及經紀人的出現,便成為促進文化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之一。
一個成熟的社會文化主體架構包括政府文化機構(立法組織和行政組織)、文化市場組織(文化企業和家庭)、社會文化組織(社會文化團體、社會文化中介等)三類組織形態。這是一個多元的三層結構,反映了現代社會文化組織體系中的三種力量和原則。文化市場組織是以自身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行動者,政府文化組織是以社會主體文化利益最大化為目標的行動者,文化中介組織是致力於增進社會文化福利且以自身贏利為目的的團體行動者。
在這一社會文化主體架構中,文化中介組織是一種特定的制度安排和供給產物。作為文化市場的經營性主體,文化中介組織直接面向廣大文化消費大眾。職業的文化經紀實踐與專業的文化經紀理論使文化中介組織能夠較為及時地了解文化市場的需求,准確把握文化消費的動態。
體制轉型中的我國文化中介組織 市場經濟體制對文化中介組織的需求,一方面可以從對計劃經濟體制的反証中得到﹔另一方面可以從進一步比較兩種體制的管理對象和管理方法中得到。文化資源是現代文化生產的重要基礎,合理配置文化資源是發展文化再生產規模的基本課題。文化資源的合理配置可以通過文化企業內部的體制改革與文化企業之間的橫向重組而得以實現,而文化中介組織則是在文化市場的層面為文化資源配置提供了一種機制。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實行政企分開、企業改制,文化事業單位變成文化企業並進而成為獨立的市場主體和利益主體﹔個人可自由支配自身資源,不再對單位有人身依附關系。因此,市場經濟條件下,文化管理通過法律管理、自我管理、契約管理和自律管理四個方面來實現,文化中介組織是實現契約管理的一種形式,即基於文化市場交換的權利與義務的管理。
文化中介組織具有市場組織的一般特征:一是自主、自願與自治﹔二是服務於文化產業全過程、各環節、各領域,不受部門、地區和所有制的限制﹔三是文化中介組織的內容和形式社會化﹔四是以贏利為目的。在我國,文化中介組織正在發育、成長的過程中,在一個較長時間內,文化中介組織將顯示出過渡模式的特征。尤其是那些從政府文化行業(產業)管理部門中演化出來的文化中介組織,就更具有以下特殊性:政府職能轉移與文化中介組織成長互為條件﹔企業和市場因素將上升為文化中介組織成長的主動因﹔在跨部門、跨地區和跨所有制的過程中逐步走向社會化。我們要將一般特征作為培育與發展我國文化中介組織的原則和方向,同時,又要考慮現階段不同文化行業的特殊性,以此作為發展文化中介組織的具體思路和操作方案的重要依據。
發展與完善中的我國文化中介組織 當前,將文化中介組織作為建立現代文化企業制度的重要內容和配套措施,作為政府文化體制改革的一部分,已經成為深化改革的題中之義。從某種意義上說,文化中介組織的發展水平是衡量文化市場繁榮程度和文化產業發達程度的重要標尺。
當前,培育和發展文化中介組織需要創造相應的外部環境,加強其自身的組織建設和職能建設。
首先是體制環境。在文化體制改革的整體設計中應有發展文化中介組織的位置,而不要讓文化中介組織長期處於政府文化部門或政府與文化企業的“夾縫”之中。在文化中介組織生長的初期,要不斷賦予其優惠政策,包括參與制定文化產業政策,制定文化行業服務政策或建議文化行業標准的權力等。
其次是輿論環境。我國社會組織長期發育不足,既有體制、政策因素,也有觀念原因,而改變人們的某種觀念,輿論的作用不可小視。要強化對文化中介組織地位、功能和特點的宣傳,努力確立文化中介組織的社會地位。
最后是行政環境。在現階段的體制格局中,要加快文化中介組織建設和職能建設的步伐。文化中介組織建設必須有行政支持和行政推動,否則難以實現。當然,行政支持和推動的方式要符合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文化中介組織的職能建設要善於把握其優勢,形成其職能的不可替代性。
文化中介組織活躍於文化市場的生產、流通與消費三大領域。文化中介組織的經紀活動涉及文化事業體制改革的各個層面,它不僅推動現存文化系統的政企分離、企事分離等體制轉型,而且也促使相當一部分文化生產服務單位從國營走入民營、非營利性變成營利性、事業型轉為企業型。在計劃經濟文化體制向市場經濟文化體制的轉軌中,文化中介組織將繼續發揮重要的轉換功能。
(作者單位:哈爾濱市人大常委會)
(責編: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