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郭紀:西方正在經歷深刻的制度危機

2011年09月13日15:28來源:求是

  為什麼西方國家需要政治變革

  美債危機向美國民主敲響了警鐘

  第二輪救助希臘方案枝節多

  近一段時間,西方國家接連發生一系列令世人震驚的事件:美國信用評級近百年來首次遭下調,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持續惡化,挪威發生死傷慘重的槍擊爆炸案,英國爆發幾十年未見的大規模街頭騷亂。種種困境和亂象表明,在國際金融危機的沉重打擊下,西方正在經歷深刻的制度性危機。

  經濟難脫困境 

  從金融危機爆發到現在已經3年過去了,西方各國經濟不僅復蘇乏力,而且深陷困境。更糟糕的是,目前根本找不到解決問題、走出困境的辦法和出路。

  首當其沖的是債務困境。金融危機后西方發達國家財政赤字與主權債務攀升至二戰結束以來最高,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飆升了近21個百分點。評級機構穆迪的一項研究表明,2007年到2010年全球公共債務將增加約15.3萬億美元,其中八成來自西方七國集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則警告,二十國集團中的發達經濟體到2014年的政府債務水平可能達到國內生產總值的118%。今年5月美國國債達到14.29萬億美元的上限,目前財政赤字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10%,國債總額佔201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約100%。奧巴馬總統簽署提高債務上限與削減財政赤字的法案,化解了債務違約的“近憂”,卻迎來市場對財政赤字能否真正削減的“遠慮”。美國一半以上的州債台高筑,有的州瀕臨破產,隻能靠舉債度日,加利福尼亞州窘迫的財政狀況甚至迫使州政府提前釋放了4萬多名輕罪犯人,密歇根州一些城市裁減了1/3的警察以減少支出。在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持續蔓延,繼希臘、葡萄牙和愛爾蘭之后,其第三、第四大經濟體意大利、西班牙也被認為有可能面臨債務違約,法國的債務風險也令人擔憂。有經濟學家預測,未來20年發達國家將持續面臨高債務困擾。事實上,美國和歐洲許多國家的經濟增長早就深陷債務依賴模式,隻能通過借新債還舊債來解決經濟和財政問題。為應對債務危機,美國一再實行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致使全球流動性嚴重泛濫,導致新興市場資產泡沫風險上升,不利於世界經濟總體復蘇進程。

  “無就業”復蘇也是普遍困擾西方國家的“危機后遺症”。美國今年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僅為1.3%,6月個人消費支出縮減0.2%,個人收入增幅也下降到0.1%﹔7月失業率好於預期,但仍高達9.1%。有學者分析指出,美國的實際失業率大大高於官方公布的失業率,因為官方的統計模型不科學、不切合實際。歐盟失業率仍在9.4%左右,其中德國7%,西班牙高達21%,葡萄牙經濟則仍在負增長。英國前首相戈登·布朗指出,未來10年歐洲和美國將面臨巨大的失業問題。經濟復蘇難以拉動就業和消費,消費低迷反過來影響經濟復蘇,為克服債務危機而採取的緊縮減赤措施又加劇了這種惡性循環,這就是西方經濟面臨的難以擺脫的困境。

  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坦承:“大銀行和高收入的富人們雖已享受到‘經濟復蘇’,而實體經濟的中小企業和相當大一部分勞動力,卻無法擺脫經濟困境並且仍然在艱難中掙扎”。格林斯潘指出的這種現象,恰恰折射出西方經濟制度的本質。

  政治深陷僵局 

  一個明顯的事實是,近年來幾乎每個西方國家政府的支持率都在下滑。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在債務上限爭論中表現出的“痛苦、分歧和失調”震動了世界,美國主權信用評級被下調在全球引起軒然大波。奧巴馬總統說,美國這個國家沒問題,有問題的是美國的政治﹔他敦促美國國會拯救經濟,呼吁政治領袖們著眼於下一代,而非下一次選舉。標准普爾在發表的聲明中透露,美國政治決策過程中的不確定性增加、對美國政治決策機制的信心下降,是其決定下調美國信用評級的基本原因。美國有限電視新聞網主持人扎卡利亞稱,美國政治制度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大大下降。國際社會也對美國兩黨表現反應強烈,輿論認為發生在華盛頓的不只是一場經濟危機,更是一場政治危機:美國兩黨將政黨爭斗置於世界經濟安危和各國利益之上,損害了美國的聲譽,也動搖了世界對美國政治制度的信心。

  一位前歐洲國家政要在評價危機應對政策時指出,歐洲政治被選舉政治劫持,政府在制定和實施經濟政策時過多考慮政治和選舉因素,罔顧經濟客觀規律和國家長遠發展需要。德國媒體也評論說,在政府領導人看來,“連任比責任更重要”。債務危機前,歐洲國家為取悅選民、爭取選票,盲目增加福利、推高債務﹔債務危機發生后,受相關國家國內政治矛盾牽制,以及受到歐洲國家與歐盟政治決策之間沖突的影響,債務危機久拖不決,引發民眾對現存政治結構的不信任和對政治體制效率的質疑。比利時甚至發生因政治僵局導致國家一年多時間無法組成新政府的事情。美國《時代》周刊發表《民主能解決西方的經濟問題嗎?》的文章指出:“大西洋兩岸的政治問題有著相同的症結——即現代民主國家選舉政治的要求”,“西方政客們將選舉勝利這種狹隘的利益看得重於更大的國家長遠利益。他們關心的不是削減赤字、提高經濟競爭力,抑或推動歐洲一體化進程,他們的眼光最遠也就是停在下一次選舉計票上。”

  這裡再舉一個稍遠一點的例子。2009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財政赤字高達數百億美元。為緩解財政危機,當年5月19日,加州進行了7項全民公決,其中6項涉及加稅,1項涉及凍結公務員工資,結果,涉及加稅的6項條款全部被否決,隻有凍結公務員工資的1項獲得通過。人們不禁會想:這樣的“民主制度”究竟能解決什麼問題?但願美國不會用全民公決的方式決定是否償還其所欠外債。
【1】 【2】 

 
(責編:高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