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屆美國非洲學年會全球大會召開
關注中非關系 期待中國參與
劉中偉2011年12月02日13:33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近日,由美國非洲研究協會主辦的第54屆美國非洲學年會全球大會在華盛頓舉行。
會議主題為“非洲獨立50周年”,議題涉及非洲獨立斗爭、50年以來的政治發展進程、經濟建設、文學藝術、農業與食品安全、宗教、教育等,幾乎涵蓋了非洲研究的所有重要領域。
此次會議共分11個檔期,每個檔期約有10—30個討論小組就不同論題進行討論。來自世界銀行、劍橋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德國歌德大學、巴黎國家語言和東西方文明研究所、挪威國際問題研究所、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南非自由州大學、烏干達馬克雷雷大學、墨西哥大學等數百個知名非洲研究機構的2000多名代表參加。一些論壇也不乏政治家的身影,如美國助理國務卿布魯斯·沃頓、美國蘇丹問題特使普林斯頓·萊曼、美國駐非大使大衛·施恩、英國蘇丹問題前特別代表艾倫·哥爾蒂、科特迪瓦駐美大使達爾達·蒂亞貝特等關注和專業從事非洲熱點時事問題的外交家。
非洲發展影響世界格局 與會專家認為,非洲國家擺脫殖民統治獲得獨立50年來,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普遍取得了巨大成就。總體上看,民主化浪潮成為不可逆轉的歷史浪潮,許多非洲國家完成了從“強人政治”到民主體制的平穩過渡﹔非洲國家間的團結自強逐漸成為各國政治家的共識,非洲統一組織演變為非洲聯盟,在一體化進程上邁出了重要一步﹔非洲國家在國際金融危機、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改革、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上,努力用一個聲音說話,顯示了非洲的集體力量。進入21世紀以來,非洲國家連續克服金融危機等不利因素影響,經濟穩步發展,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重要一極,非洲經濟的騰飛必將對世界格局產生重大影響。
非洲國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樣引人矚目。許多國家建立的民主體制不夠成熟,一些國家一黨獨大、政局不穩、治理不善﹔經濟結構單一,過於依賴礦產資源,資源型經濟發展后勁不足﹔食品安全、艾滋病、土地分配、宗教和種族矛盾、分裂組織和雇佣軍問題將長期嚴重影響非洲大陸的穩定與發展。與會專家認為,未來非洲的發展,取決於這些國家如何提高政府的治理能力,轉變經濟增長模式。
空前關注中非關系 隨著近年來中非關系升溫,西方世界和非洲國家高度重視中非關系。記者統計發現,至少有5個論題涉及中非關系,分別是“非洲獨立50年后的中非關系:非洲的視角”、“發展競賽:中國與非洲”、“中國與非洲:浮現中的公私部門合作的微觀基礎”、“非洲與地區性大國中國”、“經濟實用主義:關於中國在非洲經濟活動的爭論”。美國波士頓大學非洲研究中心主任蒂姆·朗曼告訴記者,“如此多的論題把焦點放在中國對非活動上,這在所有國家中都絕無僅有,顯示了西方和非洲學術界對中非關系的空前關注,這在三年前是不可想象的”。
長期以來,西方媒體和學術界關於我國對非政治交往與經濟活動多有負面評價。會上,西方學者和政治家在談論中非關系時,也多持批評態度。除本報記者外,會上沒有其他中國學者的身影,無法就中非關系申明我們的立場,回答相關問題。這與我國對非關系的快速發展以及西方世界興起的非洲研究熱是不相匹配的,也不利於我國在對非工作中爭取國際輿論的主動。
會議主辦方認為,如此多的專題涉及中非關系,但會議卻沒有給予中國的非洲研究者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這是不公平的。會議主席、美國北亞利桑那大學政治學教授凱洛·湯普森對記者說,她本人以及下屆會議主席都希望加深同中國學界的相互了解,美國非洲研究協會願意同包括中國社會科學院西亞非洲研究所在內的中國學術機構展開合作,並期待於明年在美國費城舉辦的下屆年會上見到更多中國學者的面孔。
美國非洲研究協會成立於1957年,是北美地區非洲研究的最重要學術組織,目前有來自非洲研究領域以及非洲從業領域的大約1700名會員。每年歲末組織召開的非洲學年會都吸引大批學者和外交家參會。
(責編:秦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