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代廉吏王鼎銘入編《清史》研討會在山東棗庄市中區舉行。潘振平、李治亭、張杰夫、赫治清、楊東梁等《清史》編纂委員會專家,中國社科院歷史所研究員李世愉、田人隆,空軍政治部電視藝術中心專家李東才,以及來自河北大學、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山東省史志辦等單位的專家學者與棗庄市、市中區相關領導和王氏后人代表等齊聚一堂,共同探討清代廉吏王鼎銘的生平事跡、為官理念及其時代價值。王鼎銘,清道光時人,曾授中書科中書、山東省武試同考官、主考官。他任湖南省新田縣知縣時,清正廉潔、勤政為民,興修水利、發展生產,並以“天理、國法、人情”的施政理念律己育人,教化民眾,改良民風。短短兩三年內,就使新田如“陽回大地,萬戶皆春”,面貌大變。他多次變賣自家田產,賑濟災荒、興修書院,受到道光皇帝的褒獎和新田民眾的贊譽。
近年來,市中區大力挖掘王鼎銘文化資源,並與地方文化建設和反腐倡廉教育緊密結合起來,相繼整理出版了《跨越時空的紀念》、《百年的記憶》等文學、影視資料,召開了一代廉吏王鼎銘施政理念研討會,編輯出版了《銘鑒》期刊。由王鼎銘研究會成員,青年劇作家崔明偉撰寫的大型反腐倡廉戲劇《六字碑》,獲評“全國戲劇文化獎”銀獎﹔王鼎銘動漫廉政教育片正在拍攝當中。專家們表示,本次研討會的召開對於進一步發掘探討王鼎銘的生平思想,弘揚清正廉潔、勤政恤民的傳統美德,推進廉政文化建設,以及促進地方文化發展繁榮等,具有重要的啟迪與推動作用。
(潯邑)
(責編:秦華、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