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我國群眾體育關於效率與公平的協調發展及其實現機制研究

——《我國群眾體育關於效率與公平的協調發展及其實現機制研究》成果簡介

2011年05月15日16:54

  遼寧師范大學苗治文副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我國群眾體育關於效率與公平的協調發展及其實現機制研究》(項目批准號為07CTY002),最終成果為同名研究報告。課題組成員有:肖林鵬、閆蒼鬆、王曉紅、韓軍生、張延光、劉科、花勇民、溫公達。

  一、研究價值

  效率與公平的關系不僅是理論研究的一個基礎性問題,而且是管理實踐中的重要問題。這項成果首次通過效率與公平的視角對我國群眾體育的管理與發展進行審視。成果提出群眾體育效率與公平問題可分為兩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價值層面,關注的是群眾體育管理中價值取向的選擇﹔第二個層面是實現機制層面,關注的是在群眾體育管理中實現效率與公平統一的機制。效率與公平同是群眾體育管理追求的基本價值,是群眾體育價值體系的兩根支柱。在價值層面上,效率與公平是統一的,效率是公平的基礎,公平是效率的保障﹔在實現機制層面,效率與公平的具體實現機制是不同的,市場機制重在實現效率,政策機制重在實現公平,兩種機制的相互作用和影響是效率與公平有機統一的基礎。總之,不同機制在功能分化基礎上的協同可以實現效率與公平的統一。研究成果揭示了我國群眾體育的真實情況,描繪了發展的基本走向,為我國群眾體育管理提供了理論依據。

  二、研究內容

  研究內容包括以下七個部分:

  一是群眾體育關於效率與公平的發展歷史。改革開放前注重政府部門的公平,改革開放后強化社會組織的效率,20世紀90年代后強調效率與公平並重。特別是伴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我國已基本形成了政府與社會共同辦體育的局面。政府從體育公益性出發,為民眾提供群眾體育服務及公共體育資源,體現出社會公平。社會組織為了實現盈利目的,滿足不同層次的體育需求,推動群眾體育盡快地開展,體現出效率。同時可以看出,政府與社會在群眾體育的管理中已開始各有側重,分工更加明確。盡管各個時期的工作重點有所不同,但群眾體育的基礎地位從來沒有動搖過。

  二是我國群眾體育的性質。我國群眾體育中既有公共產品,又有私人產品,是兼有公共品與私人品的混合體。在我國計劃經濟體制下,一切公共物品的供給,甚至許多私人物品的供給都是由政府提供的。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與企業的分離,使公共領域和私人領域區分開來,企業提供私人物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已成為共識。根據體育產品的性質,成果認為體育中主要有公共品和私人品兩種,進而決定了現代我國體育是兼有事業與產業屬性的混合體。其中的公共產品與公共服務部分,需要通過政策加以解決時,便構成了體育的公共政策問題,屬於事業部分,由政府負責管理,追求社會效益﹔社會組織負責管理產業部分,追求經濟效益﹔二者密切配合,推動體育的發展。

  三是我國群眾體育的效率與公平的現狀考察。新中國成立后,我國群眾體育經歷了不同的發展階段,得到空前繁榮的同時,也出現了兩極分化現象,即城市體育與農村體育呈現出愈來愈明顯的差距。城市體育在體育資源較優越的城市社區,繼承了優良的社區文化,通過城市居民自己組織,社會管理組織迅速壯大,使得城市體育快速發展起來。而農村體育在改革后,不僅缺少鄉鎮和村一級的統一組織,而且農民自身不具備組織能力,且社會管理力量不夠成熟,導致體育效率極其低下。從體育人口結構來看,性別結構:男性高於女性﹔地域結構:城市高於農村、東部高於西部﹔年齡結構呈現兩端高中間低的“馬鞍形”等等。健身路徑在農村的利用率低於城市,由於體育資源高度稀缺,必須充分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城市居民作為“理性的經濟人”,在充分利用健身路徑后,他們是不會出讓體育資源和自身利益的。因此作為管理部門的政府,應該對沒有得到而應該得到體育資源的地區給以一定的補償,這樣才能顯示公平。

  四是實現效率與公平協調的理念創新。群眾體育的效率與公平可以實現協調發展,在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方向前提下,樹立協調性、服務性、效益最優化等理念。為保証效率與公平的有機統一,政府與社會進行合理分工,實現群眾體育科學、穩定、有序發展。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體育需求越來越呈現出多樣化的特點,而政府提供的公共體育服務普遍存在行政效率低下,服務質量不高的弊端,已不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特別是在政府體育財政開支壓力較大情況下,政府必須吸納企業及其它社會組織形成強大的合力,同時向人民群眾提供各種體育服務,保証人們不斷增長的多樣化的體育需求,進而實現體育事業服務的優質化。

  五是實現效率與公平協調發展的職能結合。為了實現效率與公平的協調發展,政府部門與社會組織應互相配合,政府注重公平,社會強調效率。政府管理主要指向群眾體育中具有事業性質的那一部分,要維護人民大眾的公共利益,以滿足全體民眾的體育服務為宗旨,為群眾體育制定方針政策,為社會提供體育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務。我國群眾體育的社會管理主要指向是群眾體育中的產業部分,為群眾生產私人體育物品,提供消費性體育服務,以自願的自由交易方式滿足人們對體育的需求,以企業形式經營體育,追求的主要目標是利潤的最大化。

  六是群眾體育效率與公平的管理方式變革。政府部門主要以行政方式實現群眾體育的公平,包括提供公共服務、加強體育宣傳、實行市場監管等。政府部門推動體育發展依靠的主要是其自身的行政力量,政府工作重點轉到為全體人民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務的方向,加快城鄉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建設,逐步改變城鄉基層尤其是農村基層公共體育設施嚴重欠缺的現象,明顯提高基層特別是農村基層體育服務能力。努力提高人民群眾的體育意識和健身意識。同時,政府要依法監督體育產業健康發展,維護體育市場的公平競爭。社會組織以經濟手段實現群眾體育的效率,注意以引導居民合理體育消費、把握體育消費中的中年女性力量、提供經濟服務品質等等。社會組織需要積極主動地創建各種健身娛樂機會條件,滿足居民多樣化的體育需求。社會組織參與到體育中是為了追求體育的經濟價值,要合理引導人們的體育消費。針對體育消費類型,社會組織應抓住城市中兩大人群,一是中年女性,二是老年人。

  七是實現效率與公平協調發展的策略變革。群眾體育在全國范圍表現為沿海與內陸、東部與西部、發達地區與落后地區等地區之間的差異。而某一地區群眾體育集中到三個層面來考慮,即城市體育、小城鎮體育、農村體育三方面的不平衡性。考慮到我國群眾體育關於效率與公平的基本狀況,在體育資源稀缺以及體育發展潛力存在差異情況下,非均衡發展將是群眾體育的發展戰略。同時要考慮非均衡發展的局限性,科學把握效率與公平的有機統一。非均衡發展要堅持從實際出發,充分認清非均衡的現實,不能同一步伐、同一模式,而應區別對待,分清輕重緩急,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分步推進。其實質是讓群眾體育在追求高效率發展的基礎上實現公平發展,是一種由非均衡到均衡、不公平到公平的過程性發展。

  三、研究結論

  1.新中國的群眾體育從改造開始,一直在解決國民體質問題,國家把體育作為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體育公共政策也是這樣規定的。我國群眾體育自建國后至改革開放到現在,經歷了公平優先發展、注重效率發展、效率與公平並重發展等階段。

  2.當代中國群眾體育中包含了體育公共品與私人品,是兼有公共品與私人品的混合體。其中公共品部分屬於事業,採取政府管理,追求社會效益與公平﹔私人品屬於產業,採用社會管理,體現經濟效益與效率。

  3.我國群眾體育目前發展非常不均衡,城市與農村發展差異較大,表現為管理體制、價值取向、體育人口、體育資源等方面的巨大差異性,這也是社會效率與公平在群眾體育中的縮影。

  4.群眾體育在現階段呈現出自身的特點:價值取向增強體質仍是主流﹔雙重管理體制並存﹔城鄉呈現兩極分化現象﹔公共體育場所運動人群以老年人群為主﹔中年女性成為健身娛樂消費的主要力量﹔農村體育發展效率低下﹔小城鎮體育迅速崛起。

  5.群眾體育的效率與公平可以實現協調發展,在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發展方向前提下,樹立協調性、服務性、效益最優化等理念。為保証效率與公平的有機統一,政府部門主要以行政方式實現群眾體育的公平,包括提供公共服務、加強體育宣傳、實行市場監管等﹔社會組織以經濟手段實現群眾體育的效率,注意以引導居民合理體育消費、把握體育消費中的中年女性力量、提供經濟服務品質等等,實現群眾體育科學、穩定、有序發展。

  6.考慮到我國群眾體育關於效率與公平的基本狀況,在體育資源稀缺以及體育發展潛力存在差異情況下,非均衡發展將是群眾體育的發展戰略。同時,要考慮非均衡發展的局限性,科學把握效率與公平的有機統一。
(責編: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