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論衡》語法特點研究

2011年05月15日16:51

  南京大學中文系柳士鎮教授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論衡》語法特點研究”,於1996年立項,2003年11月結項。課題組主要成員有:高小方、楊建國、劉開驊、蕭紅、高育花、曹小雲。現將該成果的主要結論摘編如下:

  《論衡》是東漢初期唯物主義思想家王充(公元27—約97)的著作。王充認為:“夫筆著者,欲其易曉而難為,不貴難知而易造﹔口論務解分而可聽,不務深迂而難睹”(《論衡·自紀》)。在此思想指導下,該書的語言淺近平實,較為接近當時口語,是研究漢語史的重要材料。這項研究成果即以《論衡》為語料,在全面考察該書語法面貌的基礎上,側重於其語法特點的研究,即同上古漢語相比,觀察此時發生了哪些重要的發展與變化,重點討論一些前期萌芽此期發展、此期萌芽后期發展或者此期特有的語法現象,其間也對某些重要語法現象的發展脈絡予以梳理。

  《〈論衡〉語法特點研究》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數量詞、人稱代詞、疑問代詞、指示代詞、副詞、構詞法、語序、雙賓語結構、被動式、疑問句等專題。其主要結論可以歸納為如下十一個方面:

  一、名詞、動詞、形容詞主要繼承了上古漢語的舊有形式,也有一些新的發展。新的發展主要表現在:大量採用方位短語表示處所或范圍﹔將部分具有完結義的動詞“畢”、“已”等放在謂語動詞后,表示動作的過去時態﹔產生了“堪”、“須”等單音節助動詞和“當須”、“必須”等雙音節助動詞﹔形容詞后綴多用“然”,一般不用“乎”、“爾”、“而”、“焉”等。

  二、已經形成比較完備的數詞體系。由系數、位數組成的復合數詞以及比較復雜的系位結構大量應用。出現了“第+數詞+中心詞”的序數表達法,“第”成為成熟的序數詞前綴。概數出現了尾數用相鄰兩個數來表達的方式,在數詞或數量短語的前后加表示約略義的詞語“數”、“可”、“余”、“所”、“左右”等來表示概數的用例也較多。數詞與名詞直接結合的用法仍佔多數,但也有“數詞+量詞+名詞”與“量詞+名詞”的表達形式。

  三、人稱代詞未產生新的形式,但是,第一人稱代詞“我”處領格已逐漸成為多數﹔“其”作兼語的用例有所增加,還產生了充任賓語的新用法﹔否定句中人稱代詞作后置賓語已逐漸增多,其中用“不”的否定句中代詞“之”作后置賓語的近96%,而用“莫”的否定句代詞賓語仍全部前置,用“未”的否定句也以前置為常。

  四、疑問代詞“何”居各疑問代詞出現頻率之首,其次為“安”、“孰”、“誰”等,出現較少的為“焉”、“惡”、“胡”、“曷”、“奚”等。“何者”、“何等”、“何所”、“何許”、“安所”、“孰者”等凝固形式中,“何許”是《論衡》中新生的疑問代詞,“何等”、“何所”作賓語也是新興的用法。“何”、“誰”作賓語時后置的較多,可以看出,東漢時疑問代詞作賓語前置的規律已被進一步打破。

  五、前期的指示代詞均有用例,但是,“茲”、“厥”等詞不僅使用頻率低,而且多出現於引文之中﹔“是”的指示功能逐漸變弱,而在充任定語時又發展出指示任何事物的任指用法﹔“或”除作主語外,還新生出充任定語的用法。

  六、既淘汰了部分副詞,也繼承了部分舊有副詞,還新生了一批副詞或者一些副詞在保留原來意義和用法的基礎上派生出新的意義和用法。后一類情況主要有:范圍副詞“都”、“合”、“徧”、“各別(別各)”、“各自”、“但”、“劣”、“不過”﹔程度副詞“過”、“頗”﹔時間副詞“尋”、“暫(暫卒)”、“纔”﹔情態副詞“猥”、“忽(忽然)”、“竟”、“空”、“漸”、“稍”、“偶”、“通常”、“動”、“連”、“定”、“正”、“試”﹔語氣副詞“偏”、“可”、“審”、“還”、“豈”“寧”、“必須”等。

  七、語法造詞佔復音詞總數的92.5%,語音造詞佔7.5%,與先秦漢語相比,呈語法造詞比重上升、語音造詞比重下降的趨勢。語法造詞方式中最主要的是聯合式,其次為偏正式,再次為補充式、支配式、表述式。

  八、《論衡》的語序處於上古期向中古期發展的過渡階段。從疑問代詞賓語的位置看,前置的較《史記》略少,常用的疑問代詞“誰”充任賓語已基本后置,疑問代詞賓語的語法位置已經越來越接近魏晉南北朝的情況。從否定句中代詞賓語的位置看,除“之”而外的其他代詞均不前置,且“之”前置賓語隻佔“之”作否定句賓語總數的20%,可見否定句代詞賓語后置較疑問句中疑問代詞賓語后置發展得快,已成為主要形式。從數量短語的位置看,數詞與名詞結合時,數詞在前比在后更為普遍﹔數量短語修飾名詞時置於名詞之后的用法雖佔主流,但較此前已呈下降之勢。

  九、雙賓語結構有九種基本形式。在分別描寫這九種形式在《論衡》中的分布狀況的基礎上,比較其在各個歷史時期的發展情況,探索其產生與演變的內在機制與規律,同時還對已有的相關研究成果提出商榷意見。

  十、共有具備結構特點的被動句14式163例,雖然結構形式與先秦沒有顯著差別,但在出現頻率上,傳統的“於(於)”字式呈明顯的消亡趨勢,“為······所······”、“被”字式則有增多的趨勢,特別是2例“被所”式的出現,似可視為“被······所”式被動句產生的前奏。

  十一、各類疑問句基本上沒有超出上古漢語疑問句的范圍,但也有一些反映東漢特色及《論衡》自身特點的用法。從選擇問句看,並列的兩個分句句末使用不同疑問語氣詞的要比使用相同疑問語氣詞的多,還出現了句末隻出現一個疑問語氣詞的形式,這說明選擇問句的形式更加靈活多樣﹔使用選擇連詞的選擇問句較少,但出現了兩個新的選擇連詞“亡將”、“而將”。從反復問句看,表示否定方面的否定副詞有“不”、“否”、“未”三個。此外,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充任后置賓語逐漸增多以及疑問句內部進一步復雜化等現象,也是值得關注的現象。

  《〈論衡〉語法特點研究》屬於專書語法研究。學術界早在十幾年前就已達成共識,即歷史語法的研究應在不同的歷史斷面上選取若干部專書進行研究,在若干部專書研究的基礎上形成斷代語法史,再在若干斷代語法史的基礎上最終匯成詳盡系統的漢語語法通史。這項成果所完成的就是這一基礎性工作中的一個部分。長期以來,上古漢語研究成果豐碩,近二十年來近代漢語研究也正迎頭趕上,相對而言中古漢語研究則顯得較為薄弱,特別是上古漢語與中古漢語結合部的研究尤為欠缺。王充所處的時代正是上古漢語向中古漢語發展的過渡時期,《〈論衡〉語法特點研究》恰可彌補這一不足,將為建立中古漢語語法史乃至詳盡系統的漢語語法通史提供一份可靠的資料。
(責編: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