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中古漢譯佛典詞匯研究

——《中古漢語詞匯研究——漢譯佛典詞匯研究》成果簡介

2011年05月15日16:51

  浙江大學顏洽茂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中古漢語詞匯研究——漢譯佛典詞匯研究》(批准號為01BYY017),最終成果為專著《中古漢譯佛典詞匯研究》。課題組成員有:朱惠仙、張建勇、荊亞玲、康振棟、盧巧琴。

  漢語詞匯具有十分悠久的歷史。對漢語歷史詞匯的研究,歷代“小學”及其后繼者的主要精力用在先秦和兩漢。但如果我們想建立完整的漢語歷史詞匯學,例如分析上古漢語詞匯的發展和走向,或追溯近代漢語詞匯的源頭,就必須認真研究中古時期的漢語詞匯。近年來,不少學者致力於中古漢語詞匯的研究,並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例如對《三國志》、《世說新語》中詞匯的研究。但總的來說,還處於初始階段,還存在明顯的局限:一是偏重於考釋中古時期古書字義、個別詞語,疏於斷代和專書詞匯研究,尤其在系統地展拓、建立漢語歷史詞匯學上的努力明顯不夠﹔二是研究資料基本上以中古文言典籍為正宗,而對比較接近當時實際語言、具有重大語料價值的漢譯佛典材料採用不夠。

  中古是佛教狂熱的年代,也是漢民族語言發生較大變化的歷史時期,大量佛典漢譯,影響了中土的文化和語言。漢譯佛典詞匯是中古漢語詞匯的一部分,無可否認,它的其中一部分帶有某種社會方言的性質,但由於中古佛教狂熱、風靡中土的特殊歷史條件,使其超出了一般社會方言詞匯的作用,而對全民語言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當然,佛教文獻中除佛學專用詞語外,一般的漢語日常用詞數量也異常豐富,當時特有的口語詞和當時產生而后世沿用的新詞新義比比皆是。中古漢譯佛典詞匯是中外文化交流,特別是中外語言大規模接觸的產物,也是漢語口語與書面語產生明顯分歧背景下,文言與白話結合的產物。因此,研究中古的漢譯佛典詞匯,不僅有著一般的斷代或專書詞匯研究的意義,而且具有從語言與社會結構產生“共變”(covariance)對詞匯的影響方面來探討漢語詞匯發展規律的特殊意義。

  該成果專以佛經材料研治中古漢語詞匯,不局限於個別詞語的考証,力圖將個別詞語的考釋、斷代詞匯面貌的清理與漢語歷史詞匯的系統、理論研究有機結合起來。成果致力於研究方法的創新:力圖從文化與語言、社會變革與語言的雙向觀照出發,由中古漢譯佛典文體的剖析入手,對漢譯佛典的詞匯構成和語義構成進行多角度的靜態描寫,構擬這一歷史時期詞匯的概貌﹔在此基礎上,用現代語義學的理論和方法深入到詞義內部,研究中古漢語的語義特點和演變,並從歷時和共時相結合的角度分析探討中古漢譯佛典中的詞匯現象與特點,描繪演變進程,探索漢語詞匯發展的規律﹔通過分析新質出現對后世的影響,正確認識中古漢譯佛典詞匯在漢語詞匯史上的歷史地位,揭示中古漢譯佛典詞匯對漢語史研究的功用。成果力圖把傳統的訓詁學方法與現代語言學理論有機結合起來,使內典外典材料甄綜貫串﹔既有宏觀理論性探討,又有微觀的詞例考釋﹔既有文字敘述,又輔以圖表﹔努力使方法縝密科學,結論信實可靠。

  該成果一共有七章:

  第一章(緒論)闡述了研究動機、內容及方法﹔對中古佛教的概貌特別是中古的譯經事業進行了詳盡的考察,探討了佛經翻譯史的分期,分析歸納了早期譯經之弊,闡述了中古譯經事業發展、成熟的標志。其中包括漢譯佛經的版本流傳、譯經時代的辯正、佛經詞匯研究成果的整理、漢語詞匯研究理論的爬梳等等,為后續研究搭建了較高的平台。

  第二章(漢譯佛典的語料價值)論述了語料的價值取向——真實性、具體性,闡述了中古佛經語料的特點和研究價值,特別是重譯本的價值在於提供了縱向、橫向的語言比對材料﹔依據對語料的價值取向,區分漢譯佛典語料為核心語料和輔助語料,以保証研究結論的可靠性和科學性﹔並對語料的局限性進行了探討,例如散文以四字為主,偈頌以五字、七字為常的翻譯文體組織結構具有負面效應,造成佛經語詞的增擴、添加和節縮,干擾了對當時一些語詞的識別。

  第三章(漢譯佛典文體論)在對中古佛教譯經事業進行深入考察的基礎上,對中古漢譯佛典文體的面貌和特點進行較為深入的剖析:從結構形式看,具有固定格式,韻散結合﹔從語音特點看,講求節奏,富有旋律美感﹔從詞匯面貌看,極為通俗又不乏文言氣息,更具有鮮明的外來色彩﹔從修辭手法看,講求運用各種修辭技巧,極具藝術魅力﹔從翻譯風格看,呈現出質朴繁復與簡約流麗兩種主要傾向。文章認為譯經文體對中古漢語詞匯發展演變的重要影響在於促進了漢語復音化,影響了漢語構詞方式,加速了漢語的口語化,豐富了漢語詞匯。

  第四章(漢譯佛典的詞匯構成與結構模式)分析了漢譯佛典的詞匯屬性,從其詞源特征看,既有本語詞,也有外來詞﹔從其語體風格看,既有書語詞,也有口語詞﹔從其歷史屬性看,既有承古詞,也有新創詞﹔從其社會屬性看,即有佛教語詞,也有非佛教語詞。對中古漢譯佛典詞匯的構成,從各個角度進行靜態描寫,以構擬中古漢譯佛典詞匯的大致輪廓﹔並詳盡地分析了佛經語詞的結構模式,認為綜合式合成詞從數量上說雖然微不足道,卻標志著漢語造詞法向高級發展的趨勢。

  第五章(中古漢譯佛典語義論)用現代語義學的一些觀點和方法,研究中古漢譯佛典中表現出來的漢語語義特點和漢語語義演變的情況,特別是語義場的演變、詞義(義位)的變化以及合成詞語義構成的特點。中古漢譯佛典語義場的類型主要為分類義場、部分義場、順序義場、同義義場、反義義場,義場的演變主要表現為語義場的大量產生、語義場內義位的擴充、語義場內語詞義域的演變﹔成果還以“給予”義場為例,將三經與十種世俗文獻比較,以說明義場演變規律和特點。

  第六章(中古漢譯佛典詞匯現象論)從共時與歷時相結合的角度,多側面論述了中古漢譯佛典中所表現的詞匯現象,例如口語化現象、音譯化現象、復音化現象、虛化現象等等,以揭示漢語詞匯發展的某些規律。文章認為中古漢譯佛典中佛教用語與世俗用語呈現互相滲透的態勢,音譯詞的漢化主要表現為字形的漢化、音節縮略與整飭,而虛化的機制可歸納為隱喻、泛化、吸收和推理等多種。

  第七章(結語)分析並闡述了中古漢譯佛典詞匯對漢語詞匯發展的影響,正確評價了中古漢譯佛典詞匯在漢語史特別是漢語詞匯史上的地位。中古漢譯佛典詞匯上承先秦兩漢(上古漢語)之“前”,下啟唐宋元明清(近代漢語)之“后”,推動了漢語詞匯的歷史發展:(1)中古漢譯佛典詞匯給漢語詞匯庫增加了一大批新詞,“功德無量”。(2)中古漢譯佛典詞匯順應漢語語詞雙音化趨勢,推動了漢語復音化的進程。(3)中古漢譯佛典詞匯推動了漢語造詞法向更高級階段的演進,這表明漢語造詞已實現語音造詞為中心向結構造詞為中心的轉移。(4)中古漢譯佛典詞匯促進了漢語詞義的發展演化,豐富了漢語語義發展變化的形式,如義位和語義場的演變。(5)中古漢譯佛典詞匯打破了正統文言對俚語俗詞的禁錮,大量採摭俗語詞(義),為晚唐五代白話作品開了先河,成為其直接源頭。(6)中古漢譯佛典詞匯証明了漢語詞匯是一個與外界進行能量交換、不斷吸收世界諸民族語言來豐富自己的開放系統。它發展並確立了漢語借詞的基本體式,為此后漢語大規模吸收外語詞奠定了基礎。

  該成果對漢語歷史詞匯學的價值在於:對中古漢語詞匯史這一研究領域進行了有意義的填補工作。細而言之,該成果的價值首先是為中古漢語詞匯系統的建立提供了可信的、經過甄別的語料和理論研究依據。其次,提供了中古漢語詞匯研究的某些“模型”,例如中古漢譯佛典詞匯構成框架﹔通過這些模型,可以窺探中古漢語詞匯的基本面貌。其三,通過對中古漢譯佛典詞匯的研究,為中古漢語詞匯研究提供了新的觀點和結論,揭示出中古漢語詞匯的特點以及漢語詞匯歷史發展中一些規律性的東西。其四,由於詞匯與文字、語音、語法休戚相關,該成果還將帶動漢語史其他領域對此期漢譯佛典的研究。例如中古漢譯佛典中俗字異體橫行,這對研究漢字形體流變、揭示文字歧異乃至研究俗字造字心理,具有重要意義﹔又如中古漢譯佛典詞匯中有大量音譯轉寫詞,如果對漢譯佛典中所有對音材料進行系統研究,必將推動漢語音韻學研究的進展。

  此外,該成果對辭書學特別是漢語語文辭書編纂也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尤致功用。中古漢譯佛典詞匯蘊含大量有價值的資料,它可以補充改寫現今漢語語文辭書中大量詞條。其功用為:(1)有助於揭示語詞的源頭,《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中很多語詞的起源時間可由唐宋元明清提前至魏晉南北朝。(2)有助於義項的完善和董理,可彌補現今漢語語文辭書普遍存在的義項不完備、詞義嬗變線索不清之弊。(3)有助於語詞變式條目(例如同素反序詞)的收錄,以闡明某個語詞產生、嬗變的脈絡,全面反映漢語詞匯的面貌。(4)有助於口語詞的收錄。作為唐宋古白話的直接源頭,中古漢譯佛典材料還是未經大力開墾之地,大可捃拾採摭。(5)有助於詞典外其他語文辭書的編寫,例如中古漢譯佛典中的訛字異體,是漢語俗字典、訛字譜編寫不可或缺的資料﹔外來詞中大量不同借詞方式的譯名,為漢語外來詞詞典提供參見、互見條書証﹔而漢譯佛典中大量縮略詞語為縮略語辭典編寫提供了便利。
(責編: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