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句式構造和句式意義的互動關系研究

--《句式構造和句式意義的互動關系研究》成果簡介

2011年05月15日16:51

  北京語言大學對外漢語研究中心施春宏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句式構造和句式意義的互動關系研究》(項目批准號為05BYY044),最終成果為同名專著。課題組成員有:曹虹、蔡淑美、張偉、周韌、王健、張春華、田華、朱祖林。

  這項成果以句式構造和句式意義的互動關系為研究對象,重新考察漢語句式系統中幾種常見的、研究比較深入但又爭議較大的特殊句式的形義關系,試圖對各個句式的構造機制、結構動因及其語義特征重新做出結構化、一致化的描寫和解釋﹔同時還試圖借此對語言學研究的觀念做出新的探討,並對句法研究乃至語言研究中形義關系分析的方法論原則提出新的認識。

  一、成果的主要內容

  成果是對漢語特殊句式形義關系的系統梳理,考察了漢語句式系統中的幾種常見句式,主要包括:動結式、“把”字句、動詞拷貝句、被動句(包括“被”字句、“被”后NP不出現的被動句、受事主語句)、帶“得”述補式以及話題句等,集中對句式研究中的一些重大的且長期引起爭議的問題展開討論。成果既力求精細刻畫具體句式形式和意義—功能之間的互動關系,也力求在此基礎上探討研究觀念和方法中的一些原則性問題,甚至包括理論和事實的關系這樣一些基礎而又重要的問題。成果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部分:一是首先系統討論漢語各種句式的標記度問題,並將它放在基本語序的參數選擇中進行考察。二是接著重點地逐一刻畫漢語句式系統中幾種常見而又特殊的句式的形義互動關系,對所分析的每種句式的構造過程和語法意義都做了結構化、一致化的重新分析。為此,成果提出了“句式群”、“互動—派生觀”這樣一些重要的概念,並在相關句式群中考察不同句式之間的形式系統和意義系統以及形義關系系統。三是在此基礎上對句法研究中形義互動關系分析的基本觀念和方法進行了系統探討,重點討論了句法語義研究中原則與規則、規則和例外、通例和特例以及歸納和演繹、証實和証偽等問題。同時還對句法研究乃至語言研究中形義關系分析的方法論原則做出了總結,提出了“精致還原主義—精致整體主義”的研究路線。四是對語言研究中研究什麼和怎麼研究做出了新的思考,提出了“語言學事實”這一新概念並對其理論基礎做了全面闡釋,主張在區分語言事實和語言學事實的基礎上,在更高層次將理論研究和事實挖掘結合起來,隻有這樣才能實現不同研究范式的互補和互動。

  成果力求在事實分析和理論追求的螺旋遞升中合乎邏輯地逐層推進,除作為研究基礎的第一部分外,后面三部分分別由句式研究到句法研究再到語法研究、語言研究,逐步提高成果所提倡的觀念和方法的普適性。

  二、成果的重要觀點

  成果力求在研究內容上有創新,研究觀念上有突破,研究方法和方法論上有拓展。

  第一,研究內容上的創新。主要包括:系統刻畫了漢語句式系統中各個句式的標記度,並討論了與句式標記相關的基本語序問題﹔對動結式論元結構的整合過程及其配價表現進行了系統描寫和解釋,由此提出了具有很高概括力的句式論元結構整合的“界限原則”﹔結合具體句式形義關系研究提出了“句式群”的概念並對其內涵和外延做了系統闡釋﹔對動詞拷貝句的句式構造和句式意義做出了結構化、一致化的分析,並就此對動詞拷貝句研究中存在的一些有爭議的問題提出新的分析﹔根據互動—派生分析模式重新梳理了“把”字句的構造過程,從而比較系統地揭示了“把”字句派生過程中的制約條件﹔在語法形式和語法意義的互動關系中討論“把—被”字句及相關句式的語法意義,並由此探討了特殊句式形式和意義關系研究中的方法論問題﹔對致使結構的關鍵性語義成分致事的來源、類型、語義特征及其句法表現做出了精細的刻畫﹔探討了句法語義分析中的一些重要理論問題,對語法研究中的整體主義分析策略(如構式語法所主張的研究策略)和還原主義分析策略的關系做出新的說明,進而主張應該重視精致還原主義方法論(換個角度來看,也可稱作精致整體主義)的研究路線﹔提出了“語言學事實”的概念,討論了語言事實和語言學事實的關系,進而探討語言研究過程中研究什麼及如何研究這個根本問題。這些內容都是圍繞形義和意義相結合、描寫和解釋相結合、原則和規則相結合來逐步展開的。

  第二,研究觀念上的突破。這種追求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探討理論互補的可能性和現實性問題﹔二是在此基礎上發展新的研究理念。成果努力將結構—形式的研究和功能—意義的研究這兩種有所對立的研究取向結合起來,發掘兩種研究取向互補的機制和空間。為此,課題組將構式語法的新理論新觀念和拓展了的結構主義分析模式結合起來,進一步審視句式構造和句式意義之間的互動關系,並用論元結構理論和配價理論來充實構式語法的研究路線,同時以生成語法公理化系統的分析策略、語言類型學關於共性和個性關系的認識、語法化理論關於句式演變的層級性作為參照,使自上而下的研究策略和自下而上的研究策略有機地結合起來。由此,提出了一種新的語言學觀念叫“互動—派生觀”,並將課題所採取的分析模式叫做“互動—派生分析法”(Interactional-Derivational Approach)。建立系統的互動—派生分析模式雖是課題的重要目標,但還不是最終目標。在此基礎上,課題組提出並建立了語法分析乃至語言分析的“精致還原主義”或“精致整體主義”的方法論原則(這兩個方法論原則只是考察問題的角度不同,根本目標是一致的),從而將語法研究中的整體主義分析策略和還原主義分析策略很好地結合在了一起。

  第三,研究方法和方法論上的拓展。課題組採取的基本分析思路是這樣的:其一,將自下而上的研究策略和自上而下的研究策略結合起來。對漢語特殊句式而言,自下而上的分析主要指的是根據特殊句式底層動詞論元結構的整合方式和提升可能來考察該句式的構造過程、構造類型和語義條件,自上而下的分析主要指的是從特殊句式所表達的基本語義關系、結構方式入手來說明高層結構成分的語義性質和句法地位及其對底層結構成分的制約關系。其二,將“項目和配列”與“項目和過程”這兩種經典的結構主義分析模式結合起來,並在句式構造和句式意義的互動關系研究中賦予這兩種分析模式尤其是“項目和過程”模式以新的內容。其三,將形義互動關系的系統性、層次性作為考察問題的基本視角,將互動關系的分析化歸為原則和規則互動的研究策略,在描寫和解釋時,既重視原則的概括,又重視把原則的說明具體化為對規則的精細刻畫。其四,注重定性和定量研究的互動。在理論指導下挖掘和分析事實,在對事實精細化分析中提升理論,尤其是對語言數據的充分性和完備性做了系統闡釋。

  三、成果的學術價值和現實意義

  成果採取的是語料考察和理論探討相結合、相遞推的分析方法,並特別注重理論的內在邏輯性和解釋力、預見力。在理論探討中主要採取“項目與過程”模式,通過“假設-演繹”的研究策略來推導研究成果。因此,特別關注在句式系統中研究句式構造和句式意義及其互動關系,從而進一步將形式的研究和功能的研究結合起來,將描寫和解釋結合起來,將理論的解釋性和預見性(現實性和可能性)結合起來。這種基於句式系統研究的“互動—派生分析法”和“精致還原主義—精致整體主義”方法論原則既有一定的突破性,又體現一定的普適性。它不但對研究句式系統中相關句式的句法構造和句法意義及其關系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這種研究所拓展的研究觀念和所採取的研究方法及方法論對進一步開展句式研究乃至句法研究、語法研究應該有比較重要的啟示作用。

  成果有較強的現實意義。首先是特別強調分析過程的可計算性即可操作性,希望由此而得出的結論既有助於有利於推進基礎研究,又有利於指導應用研究。其次,這種基於構造規則的研究在自然語言處理、教材編寫、教學實踐等方面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責編: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