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德國文學發展的軌跡

——《德國文學史》成果簡介

2011年05月15日16:50

  北京大學范大燦教授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新編德國文學史》(項目批准號為96AWW003),最終成果為專著《德國文學史》。課題組成員有:安書祉、任衛東、劉慧儒、韓耀成、李昌珂。

  這項成果是一部系統論述德國文學歷史的著作,它把德國文學從開始到20世紀90年代兩德統一的發展變化視為一個統一的過程,每個文學時期、每個流派都是這一發展變化過程中的一個環節,每個作家、每部作品都是這一發展變化過程中的一個點。因此,它不是簡單地、就像某些所謂的“文學史”那樣按編年史的方式講述一個個作家以及一部部作品,而是著重講述德國文學是如何演變發展的,各個文學時期是如何銜接的,各種流派和各個作家及其作品的歷史淵源和歷史作用,進而說明它們與它們之前和之后出現的文學流派以及作家和作品的歷史關系。

  這項成果共分五卷,主要內容包括:

  第一卷講的是古代日耳曼文學、僧侶文學、騎士—宮廷文學、早期市民文學和17世紀巴洛克文學,厘清了德國文學從開始到17世紀末的發展脈絡,介紹了每個時期的特點和重要作品,分析了上一個時期衰落和下一個時期興起的各種原因。另外,也介紹了大量在中國還鮮為人知的文學事實和歷史資料。

  第二卷講的是18世紀文學,包括啟蒙文學、古典文學和晚年歌德。整個18世紀德國在政治、經濟和社會方面沒有多大變化,不僅與英、法、意大利相比,就是與西班牙、荷蘭等國相比也完全是一個落后國家。但是,在文化領域,18世紀卻是德國飛速發展的世紀,不僅在哲學和音樂領域大師輩出,在文學領域也擁有了歌德和席勒這樣世界級的大文豪。可以毫不夸張地說,到18世紀末德國在包括文學、哲學和音樂在內的文化領域站到了歐洲乃至世界的頂峰。因此,成果在第二卷中除翔實記載德國文學在18世紀從落后走向頂峰的發展歷程外,重點還研究了這樣一個問題:在一個政治保守、經濟落后、社會封閉的國家,為什麼文學能飛速發展,不僅擺脫了落后狀態,而且還站到了世界文學的頂峰?成果從不同方面對這個問題作了分析並得出獨到的結論。

  第三卷的內容包括浪漫文學,介於古典文學與浪漫文學之間的作家,比德邁耶文學,政治化的文學和現實主義文學。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在德國文壇佔統治地位的是古典文學和浪漫文學。古典文學是啟蒙文學發展的必然結果,它把啟蒙精神推向極致,達到了完美程度,它是啟蒙文學的頂點,同時也是啟蒙文學的終點,它屬於18世紀。與古典文學不同,浪漫文學雖然也與啟蒙文學有千絲萬縷的聯系,但它不是沿著啟蒙文學的道路前進,而是另辟蹊徑。它要在德意志自己的歷史基礎上發展德意志文學,要將德意志文學扎根在德意志自己的歷史土壤中。因此,浪漫文學不是啟蒙文學的繼續,而是一個新的開始,它屬於19世紀。19世紀的德國與18世紀的德國最根本的不同在於,前者是震蕩和劇變,后者是平靜和停滯。拿破侖的入侵激發了德國人的愛國熱情,德國人維護民族尊嚴的情緒空前高漲﹔受法國影響要求民主自由的革命運動一個接著一個﹔資本主義工業化的急速發展使人們更關心眼前的現實。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文學也發生了重大變化,作家們追求的目標不再是把德意志建成一個文化民族,而是要建立民族文化﹔他們不再熱衷於人性、精神、理念等形而上的追求,而是關注社會現實和生活現實。因此,不論是比德邁耶文學對個人和家庭的關注,還是青年德意志要求社會變革的激情,抑或現實主義對市民生活的反映,它們盡管出發點不同,目標和風格也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即讓社會現實和具體生活佔據文學的主導地位。

  第四卷的內容包括自然主義、世紀更迭時期的文學、表現主義文學、魏瑪共和國時期的文學、第三帝國時期的文學。1871年德國統一,經濟和科學飛速發展,德國從一個落后的農業國發展成為一個高度發達的工業國。與此同時,社會矛盾加劇,各種哲學、科學與文化思潮此起彼伏,長期形成的德國文學的傳統觀念和審美體系受到質疑,要求變革的呼聲甚囂塵上。於是,一批傾向革命的青年作家決心與傳統決裂,革新文學、自然主義文學運動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出現的。自然主義的出現意味著傳統文學的終止,現代文學的開始。處在變革時代,變革者往往很快就成為被變革的對象,自然主義文學運動就是遭受了這樣的命運。自然主義文學運動大約從1880年左右興起,1891年就有人發表文章《超越自然主義》,到19世紀末比自然主義更具現代性的文學流派相繼出現,印象主義、象征主義、新浪漫主義、新古典主義、青年風格等等,一時成為德國文學中的主流。所以,如果說自然主義是德國文學從傳統文學向現代性文學轉變的開始,那麼真正的現代性文學就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的各種流派。這些流派中影響最大的是表現主義,20世紀初德國的重要作家,或者就是這一派的代表,或者與它有這樣那樣的聯系。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除表現主義還繼續發威外,還出現了新實際主義文學和無產階級文學。納粹統治時期大批作家流亡國外,形成了無與倫比的流亡文學,留在德國國內的作家既有為納粹服務的作家,也有反納粹的抵抗文學和從內心反對納粹的“內心流亡”作家。

  第五卷講的是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兩個德國的文學。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德國被英美法蘇四大國佔領,后來分裂為兩個德國,分屬西方陣營和蘇聯陣營。因此,戰后的德國文學也走上兩條截然不同的道路。經過一段時期的探索之后,聯邦德國和民主德國分別於20世紀50年代末和20世紀60年代中都有了自己獨具特色的文學,擁有了享有世界聲譽的作家。1990年兩德統一,民主德國文學不復存在,但它有將近半個世紀的歷史,因而理所當然地在這部《德國文學史》中佔有它應有的地位。

  《德國文學史》為使自己成為一部真正的“歷史”,特別注重文學現象產生的背景。這裡的“背景”不光是指政治和經濟的歷史背景,而且還特別重視文化和心理背景,因為政治和經濟往往是通過文化和心理因素影響文學的。成果從政治、經濟、社會的角度,從哲學、科學、宗教以及文學市場、作家、讀者與文學的關系來解說文學現象,把握文學演變的外在動因。

  此外,這項成果對一些文學時期和文學流派(如啟蒙文學、浪漫文學,所謂的“頹廢文學”、納粹統治下的德國國內的文學、民主德國文學等)以及一些作家(如萊辛、諾瓦利斯、海涅等)做出了不同以往的闡述和評價。例如,成果認為理性不是啟蒙運動的唯一原則,啟蒙運動也不是一場理性主義運動,理性主義隻在一個短暫時期是德國啟蒙運動的主流。德國啟蒙運動就其總體而言,關注的是社會-道德問題,人的命運、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是啟蒙運動的核心問題。人的符合道德的行為,既要靠理性,也要靠情感。因此,啟蒙運動追求的不僅是理性的啟蒙,也追求情感的啟蒙,總的傾向是追求理智和情感之間的平衡。由於各個作家在這兩者之間的側重點不同,因而德國啟蒙運動內部充滿矛盾,這些矛盾至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是邏輯的認識還是切身的體會,是理智還是直觀,是共同利益還是個人滿足,是理還是情,是道德律令還是自然沖動。這樣,德國啟蒙運動既包括傳統的德國文學史所認為的分別以高特舍德和萊辛為代表的兩個階段,也包括傳統的德國文學史所認為的“反啟蒙”和“非啟蒙”的文學流派,如羅珂珂、重情派和狂飆突進等。另外,長期以來,一些學者認為德國浪漫文學歌頌黑暗,向往中世紀,有的甚至認為它是反動的。成果認為這些結論既不符合事實,也缺乏科學根據。毫無疑問,德國浪漫文學是個復雜而又矛盾的文學現象。成果從“拿破侖與德國”、“復辟階段”、“文化民族”、“從文化民族到民族文化”四個方面探討了德國浪漫文學形成和變化的歷史背景,並科學地確定了浪漫文學在德國文學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德國文學史》不僅新見迭出,而且資料豐富。這些資料不僅包括各個流派、各種文學形式的起源和演變、各個作家的基本情況和各種作品的基本內容,而且還對與特定時期的文學有關系的哲學觀點、宗教信仰、社會習俗等作了較詳細的介紹。此外,成果還用大量事實証明德國文學的一大特點:它是在不斷接受(包括模仿)、消化、批判外來文學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正因為對外來文學始終持引進、消化的開放態度,它才能立足於世界文學之林。
(責編: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