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羅檢秋研究員主持完成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晚清學術傳統與現代學術的建立——以漢學為中心的研究》(批准號為04BZS036),最終成果為專著《嘉慶以來漢學傳統的衍變與傳承》。
清末民初政治鼎革,而學術上一脈相承。清代學術對現代學術的建立發揮了巨大作用,涉及的范圍也比較廣泛。清代學術流派眾多,而對后世影響最大的學術主流是漢學,故該成果以漢學為中心來考察晚清學術傳統。通過研究眾多漢學人物的專門著述及筆記、書信、詩文等,較為全面地論述了常州學派、維新派今文家、清末正統漢學家、國粹派古文家等漢學群體學術主張、治學特色及成就,不僅對以往頗受重視的劉逢祿、龔自珍、魏源、章太炎、劉師培等人進行了新的評析,而且研究了目前涉及不多的漢學家如陳壽祺、劉寶楠、陳澧、鄒伯奇、王闿運、孫詒讓、王先謙、葉德輝、蘇輿等人。該成果考察了漢學與宋學由對峙轉向調和融合的變化,揭示了晚清漢學的經世致用趨向,也分析了漢學與西學的融合會通及清末學術多元化格局。
在研究漢學知識系統的基礎上,該成果系統地梳理、總結了晚清漢學傳統的具體內容及其衍變,認為其基本內涵是: 1、由乾嘉學者弘揚的以求真為基礎的實証學風。清代漢學注重考據研究,倡導“實事求是”,形成濃厚的實証學風。晚清一些學者講求經世致用,而“實事求是”仍為基本理念。在近代風雨如晦的政治環境中,許多學者堅守學術陣地,考証古代的經、史、諸子,闡發和總結傳統學術文化。他們雖然關懷現實,甚至不免受政治沖擊而偏離求真的軌道,但基於“實事求是”的實証學風一直受到推崇,傳衍不絕。2、不悖求真而又注重經世致用的價值取向。學術本身具有求真與致用的二重性,歷代不乏統一求真與致用的學術范例,但割裂二者的現象也不少見。經世致用本是儒學傳統,士人治學多少蘊含現實關懷。當社會危機和政權更替之時,這種色彩更為明顯。乾嘉漢學家的主流取向是求真而非致用,故學術研究多與國計民生無關。嘉道以降,漢學家逐漸走出考據學的藩籬,究心經世之學,發揚了儒家的經世傳統。一些宋學家更是“以經世之學濟義理之窮”,推動了經世思潮的高漲。於是,以求真為基礎而又兼容經世致用,成為晚清學者的基本取向。 3、以調和漢宋、融合中西為標志的調適精神。乾隆年間,漢、宋對峙漸成格局。嘉道時期,隨著漢學積弊漸顯,調和漢、宋的潛流涌現出來。一些漢學家批評門戶之見,認為漢、宋各有所長,不可偏廢﹔或者模糊二者畛域,認為漢儒也講義理,宋儒也講訓詁名物。至清末,漢學家尋求義理的傾向愈益明顯,漢、宋調和成為近代學術主流。與此同時,乾嘉漢學家兼治天文歷算之學,一定程度上汲取西學。晚清漢學家汲取西學的范圍則超越了天文算學,擴大到學術諸多領域和層面。王國維“學無中西”的主張不只是個人卓識,實際上反映一代學術趨向。近代學術沖突、尤其是包含思想對立的學術紛爭時有發生,但其主流不是自固壁壘,而是調和融合。清末民初,一些人在學術爭論中不免有偏激之詞,事實上卻未離開調適的軌道。4、以清末學術多元化為標志的民主性傳統。晚清一些學術支流出現了復興,經學相對衰落之時,本來堙沒無聞或遭受壓制的學術流派重現生機。至清末,獨尊儒學的傳統思維受到沖擊,非儒學派的思想和社會價值得到彰顯,一些漢學家開始把學術興趣從經學轉移到史學、諸子學及佛學研究。清學格局由經學一枝獨秀發展到多元並存。同時,清末逐漸形成學術平民化潮流。一些學者的研究領域也由上層轉向下層,青睞民眾的歷史、白話文及通俗文學,后者成為清季民初學術民主性的重要載體。這種趨勢反映了學術思想的深刻變化,進一步解構了原有的學術體系,與清末民主思潮本質上是一致的。
該成果以漢學為脈絡,對晚清學術傳統進行了深入系統的研究,也考察了民國初年的學術流派,論述了考據學和實証學風在民初新舊學者中的廣泛影響,彰顯了清代學術與現代學術的深刻關聯。書稿以詳實的材料為基礎,對學術界存在爭議或沒有定論的許多問題闡述了己見。其中新見解主要有:1、“漢學”一詞並非學術界一般認為的始於惠棟或臧琳的著述,而是至遲在南宋時期已經常見,清代漢學家只是增強了唯漢是好的傾向。清代漢學的概念也經歷了變化,清末民初許多學者所謂漢學,實際上既包括乾嘉古文經學,又涵蓋今文經學。清代漢學成為傳統實証學術發展的一個高峰,產生了巨大影響。18世紀以來,海內外一些學者借用漢學一詞,以其指稱有關中國研究的學問,而兩者的內涵和外延均有較大差異。2、嘉道年間今文經學的興起很大程度上緣於學術發展的內在邏輯,而不是庄存與的仕宦經歷或政治背景所能完全解釋的。學術本身既需要實証的考據,又不能缺乏義理。當考據研究在乾隆年間盛熾之時,其積弊也逐漸顯現。在學術反思和調整中,一些學者試圖從宋學或今文經學尋求義理資源,今文經學乃應運而興,且在晚清的經世思潮和社會變局中發展起來。3、晚清漢學傳統是在漢、宋學家的相互影響中更新、演進的。宋學家採納了漢學方法和主題,漢學家也接續於宋學論題,廣泛地汲取其思想資源。清代漢學也受西學的滋潤,一些漢學傳人從科技知識、人文學說以及考據學方法等方面援引西學西理。故晚清漢學傳統不是封閉性的學術系統,而具有融合諸種學術資源的開放性。4、清末古文家,尤其是思想較保守的正統漢學家,雖然對晚清的漢宋調融和經世致用學風不無微詞,但他們事實上也認同這一潮流。他們不僅兼採宋學,而且更廣泛地尋求義理資源,不同程度地體現了經世致用學風。清末的學派分歧多是思想對立,而其學術取向和風格並非涇渭分明。5、清末學術結構呈現出多元化趨勢,無論是經學,或是新史學、佛學、諸子學,都不是唯一的學術中心,而是多元並立。這與清末士人重視民間文化的傾向及民主潮流相得益彰。6、民國初年的現代學術流派,思想雖然不同,但多傳承晚清漢學的實証學風和學術精神。從清末的國學,到民國初年新派學者的國故學,名詞雖異,而漢學的實証學風和考據學方法貫穿其中,成為建立現代學術的重要基礎。現代學術也發揚了清末學術多元化的趨向,弘揚了晚清漢學的求真、存疑和平等精神。
該成果對晚清學術傳統進行了深入系統的分析和總結,對於重新認識清代學術、尤其是晚清學術的面貌,深入地理解傳統學術的精神內涵,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這項研究也有助於全面地認識現代學術的內容及其淵源。大而言之,學術史的研究雖應重視知識系統,而更應重視總結、闡發其精神特質。傳統文化的批判和繼承,也應著重於發掘、弘揚具有現代意義的精神內涵。
(責編: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