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黃河中下游水利史研究

——《黃河中下游水利史研究》成果簡介

2011年05月15日16:40

  河南省社會科學院程有為研究員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黃河中下游水利史研究》(批准號為99BZS016),最終成果為專著《黃河中下游地區水利史》。課題組主要成員有:王星光、蘇新留、林觀海、王梅枝、邵紅潔。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她孕育了華夏農耕文明,在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今,黃河作為我國唯一穿越干旱、半干旱地區的大河,以僅佔全國2.2%的天然徑流量,滋養著全國12%的人口,澆灌著全國15%的土地,又為人們提供豐富的電力。但是黃河又是一條“善淤、善決、善徙”的河流,頻繁發生的洪水一直是中華民族的心腹之患。數千年來,先民們不斷治理黃河,興利除害﹔近半個世紀以來,我國各級政府和人民努力消除黃河水患,開發黃河水利,成就空前。到了20世紀末,黃河流域水資源缺乏、水質污染嚴重、下游河道斷流等問題凸現出來,亟待解決。因此,深入開展對黃河水利史的研究,認真總結歷史經驗,加深對黃河特性和規律的認識,以便堅持科學發展觀,對黃河進行綜合治理和有效開發具有一定的意義。

  20世紀以來,人們用現代科學知識研究黃河,成果豐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57年面世的岑仲勉先生的名著《黃河變遷史》。它是關於黃河歷史研究的奠基之作,對數千年來黃河的歷史演變,特別是元代以前的黃河變遷,進行了詳細的考述,對前代治河方法的評價頗為公允,有重要的學術價值。但是該書對於黃河水利,例如灌溉、航運等則很少涉及﹔又採取“詳古略今”的原則,對元代以后的黃河記述不夠充分。2001年面世的由魯樞元、陳先德主編的《黃河史》,是一部黃河史方面的新作,內容廣泛,涉及“自然與人文,精神與科技,經濟與生活,生態與心態,歷史與地理”等許多方面,引用了不少新資料,提出了不少新觀點。但是該書是一部黃河文化方面的書籍,其體例有別於嚴格意義的黃河歷史著作。關於黃河水利方面的通史類專著,目前隻有黃河水利委員會組織編寫並於1982年出版的《黃河水利史述要》。這是一部關於黃河水利的簡史,內容較為全面系統,上起先秦,下迄民國,涉及黃河河道變遷與河患、治河理論、工程、技術、農田水利與航運等許多方面。但是該書過於簡略,對民國時期黃河水利的闡述相對薄弱,對建國后黃河水利事業的偉大成就則完全沒有涉及。該成果是一部記述黃河水利歷史的新作。

  水利工作者一般將黃河分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地區由於自然條件的限制,人口稀少,經濟欠發達,文化也相對落后﹔中下游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文化先進,長期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所在。黃河流域的災害多發生在下游地區,但是造成災害的原因卻在中上游的黃土高原地區,特別是位於中游的黃土高原東部的多沙粗沙區。總之,黃河的主要問題集中在中下游地區。基於上述原因,該成果以黃河中下游地區為研究對象,而不涉及上游地區。所謂黃河中下游,即以今山西、陝西、河南、山東省為主,有些時期也涉及黃河改道所及的河北、安徽、江蘇部分地區。該成果記述的時間上限是原始社會末期,下限是20世紀末,分為上古三代、春秋戰國、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民國、社會主義建設時期(1949-1977)、改革開放新時期等十一章,前有緒論,后有回顧總結。該成果涉及黃河河道變遷,水患及其防治,灌溉、航運、水電、供水工程,水土保持,黃河治理開發規劃、水利科技等許多方面,內容相當豐富。

  該成果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和課題組成員深入研究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新觀點、新認識。1、暴雨和泥沙是黃河水患的形成的主要原因,暴雨直接導致洪水,泥沙淤積抬高河床,導致決溢和改道。泥沙的來源是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因此黃河水患多發生在下游,其原因則在中上游的黃土高原。2、有史以來,自然和人為因素的交互作用,導致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愈演愈烈。時間越往后,人類活動對水土流失的影響就越大。水土流失的主要條件是暴雨和植被狀況。人類對於黃土高原地區的過量乃至掠奪性的開發,不適當的經濟生產方式,破壞了這一地區的植被,加劇了水土流失。3、隨著人口的增加,需求的增多,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對自然資源開發的深度和廣度更大,這一方面導致資源的緊缺,另一方面也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包括大型水利工程在內的工程建設,也會引起部分地區生態環境的改變或惡化。4、土壤和淡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資源。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也是一種資源流失,導致這一地區的貧窮。水土流失轉移到下游,成為洪水和泥沙,仍然是一種可利用的資源,應盡可能避其害,取其利。淡水在黃河流域是一種緊缺資源,必須切實注意節約。5、有史以來人們對待洪水,經歷了“避洪”、“限洪”、“防洪”、“調洪”和“用洪”的演變過程﹔人們對黃河的治理,先后採用了“堵”、“疏”、“分”、“合”、“束”等多種方略。歷史經驗表明,由於黃河的復雜性,單一的方法不能解決問題,必須採取“水土保持”和工程建設等多方面措施,實行綜合治理。6、到了20世紀末,黃河已不堪重負,處於病態。除了洪水威脅依然存在外,水資源供需矛盾十分突出,缺水斷流嚴重﹔干支流水質嚴重污染﹔黃土高原地區水土保持任重道遠,生態環境惡化的狀況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水利工作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實現從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的轉變,樹立“保持河流健康生命”的新理念,治理、開發和保護並重,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相處。

  該成果並非單純從水患水利方面研究水利問題,而是把水利納入人類與大自然的關系中去考察,從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社會這一新視野,研究水旱等自然災害的發生,水患的治理,水利的開發,把洪水和泥沙作為一種重要的資源看待,著力探討人與自然的關系是否和諧,生態環境是否平衡良好,從而在水利理論方面形成了一些不同於前人的新認識。該成果堅持“厚今薄古”的原則,時代越往后,內容越詳細。以前的水利史著作,大多隻寫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該成果不僅填補了黃河水利史建國后這段空白,而且把20世紀的一百年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后的50年,作為研究和記述的重點,著力闡述人民治黃的成就,並認真總結其經驗教訓。該成果注意吸收20世紀末一些新的重要的研究成果和最新的考古學成果,例如中國科學院院士劉東生等關於中國黃土的研究成果,特別是其“新風成說”﹔著名歷史地理學家史念海等關於黃土高原生態環境的變遷和人類對環境變化所起作用方面的研究成果,鄒逸麟教授關於黃淮海平原生態環境變遷的研究成果﹔水利史專家姚漢源等關於黃河水利史的研究成果。該成果採用了新近發現的內黃三楊庄西漢黃河災害遺址,延津宋代黃河古渡口遺址等考古成果,資料更為豐富,理論更加堅實。該成果注重生態學和環境史的研究,對數千年來黃河中下游地區生態環境的演變作了較為系統的考察,分析了生態環境發生改變的原因,探討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變化的影響,生態環境惡化與水旱災害的關系。

  該成果分時期闡述了自然因素、人類活動對黃河中下游地區的生態環境變化所起的作用,分析了黃河水患的成因及水利開發、水資源利用的得失,可以增強人們的生態意識和資源意識,加深人們對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及資源永續利用的認識,以堅持科學的發展觀。該成果對數千年來特別是20世紀以來人們對黃河水患的防治、水利的開發進行了較為系統全面的總結,闡述了其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可以為21世紀黃河的治理開發提供歷史借鑒,也會對黃河中下游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有所裨益。
(責編: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