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社會科學院殷晴研究員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新疆古代經濟開發史》(批准號為05FZS004),最終成果為專著《絲綢之路和西域經濟——12世紀前新疆開發史》。
一、研究的目的、方法和意義
近年絲綢之路和西域歷史研究,在國內外都受到學術界的關注,成果累累,不斷有新著問世。但涉及到經濟方面的內容,成果卻寥若晨星。本課題為填補這一空白,從專題研究入手,經修改、充實,完成了這部約50萬字的系統性較強的專著。這項成果在研究過程中,注意新問題和新資料,特別關注文物考古的新發現,以文獻資料和考古實物相結合的方法,力求真實地反映歷史原貌,再現西域廣大地區經濟發展的軌跡,如近年甘肅懸泉漢簡的發現,新疆吐魯番、於闐文書的出土,山普拉、察吾呼、營盤與洋海墓地的新發現,以及最近中、法學者合作整理刊布的庫車文書等等,都在書稿中作了充分引用和闡發,為充實研究成果內容提供了新材料,並使之澄清、突破目前仍在流行的一些陳舊觀點,使論述內容具有一定的開創性。在當今開發大西北之際,本課題富有學術旨趣和現實意義,為新疆的開發建設,提供歷史的借鑒。
二、研究成果的內容、結構和基本觀點
該成果以絲綢之路暢通改變分散的封閉的綠洲環境為切入點,探討新疆經濟發展的歷史軌跡,首要的著眼點,把論述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作為貫徹始終的線索,扭轉過去研究中忽略生產力發展的偏向,圍繞這一關鍵問題,不僅對農業、畜牧業、手工業、商貿與貨幣流通諸方面作了全面系統的論述,而且以全新的視角,論述政治與經濟、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等方面的相互關系,以及天山南北與中原地區、西方諸國的經貿往來。把歷史上新疆的開發建設,放在絲路經濟和自然與社會的統一體中加以考察。在古代天山以北的大草原上,眾多的游牧民族曾策馬馳騁,匈奴、鮮卑、突厥、吐谷渾,個個要爭奪對絲路的控制權,不僅在本民族內部進行奴役和壓迫,而且以霸主的身份對塔裡木盆地的農業民族施行剝削和榨取,這樣,群雄紛爭,造成了新疆古代社會的不穩定性,頻繁的戰亂給社會生產帶來極大的破壞,在漢唐盛世強大的中央王朝統轄下,能出現相對安定的局面,商品經濟也空前活躍,但一旦中原戰亂,中央政府無暇西顧時,天山南北馬上又會遭遇到戰亂的慘禍。歷史的經驗值得注意,隻有統一、安定才是新疆經濟社會發展的保証。同樣生態環境的演變也是如此,社會戰亂往往是造成生態破環的嚴峻時刻,大量屯田撂荒,缺乏有效灌溉,造成土地沙漠化,也就是在一場慘重的戰禍之后。魏晉南北朝時期,經過長期戰亂,塔裡木盆地南緣,一些綠洲城國被沙漠吞噬的嚴酷事實,就是明証。
三、研究成果的特色與學術價值
一、在論述西域農業時,對曾有力推動了生產發展的屯田,給予了詳實的敘述。敘述的情節是經過仔細考証的,澄清了目前流行的不切實際的一些說法。如在屯墾規模和人數上,經過多方核實,提出新的核算方法和數據﹔漢唐時期西域農業生產的發展水平,究竟如何,由於各地條件不同,顯然有很大差異,根據文獻和考古資料,書中盡可能地作了些定量分析,供讀者參考。
二、對具有優勢的傳統產業——牧業,列於重要的地位進行論述。按新疆的自然條件,漢代牧業處於首位,當時牧業人口為農業人口的1.81倍。在天山以北的廣闊草原上,無疑以畜牧業為主,即使在天山以南的塔裡木盆地,也是農牧結合。唐代開始在天山以北的平原地帶,通過屯田大力發展墾殖,直到清代大規模發展屯墾后,種植業越來越取得重要地位。牧業在下降的趨勢中退居次要,甚至在一些地方漸處於農耕的附屬地位。近年新疆畜牧業總量雖有增長,但在大農業的總產值中,比重仍然較低,如何重振牧業雄風,值得人們聯系實際加以思考。
三、絲綢之路的開拓和暢通,是西域經濟發展的前提,作為中西交通大動脈的古絲道,主要干線的具體走向、經歷何地、不同時段怎樣變化,經過分析比較,文中如實地作了介紹。特別著重地對於通過高山大漠的南北支線進行了探討,從而使人們了解漢唐時期西域交通網絡的形成,對中西經濟文化交流所起的重大作用。古代新疆地處絲路中段,為多種文化的匯聚之地。在物質文化的發展上,有其獨特的亮點,如銅鐵等金屬品及其冶煉技術的傳播,蠶種的西傳,紡織技術的交流,植棉、釀造技藝的推廣等等,在本書中都作了獨到的介紹,形成耀眼的歷史畫面。
四、新疆地處中西交通要沖,在活躍於歐亞大陸的絲綢貿易中,各綠洲城鎮處於何種地位?起了怎樣的作用?是個很值得探討的問題。漢代南道於闐諸地曾作為中轉市場,經濟獲得顯著發展。唐代作為交通網絡中心的西州市場處於絲路貿易中心,商品經濟發展水平非常之高,居於全國各城鎮的前列。其農業、手工業特別是紡織業,從6世紀以來,蓬勃發展,處於天山以南首位。對這座聞名遐邇的綠洲城鎮,發展的歷史軌跡和背景,在本書中曾著重介紹,並加分析研究。
五、中國是養蠶植桑最早的國家,養蠶技術何時傳入新疆,從而又進一步向西方傳播,這是科技史上的大事。過去眾說紛紜,特別是國外一些著名學者,曾作過不正確的卻非常流行的論斷。作者通過新發現的出土文書、文物的分析,得出了蠶種西傳的時間、要提前數百年的論斷,有關觀點在《民族研究》發表后,曾引起國內學術界的普遍關注。
六、過去一般認為,絲路南道在唐代以后,由於生態環境惡化,已非常冷落甚至不通。其實並非如此。如10世紀以后喀喇汗王朝統治於闐時期,通過南道的貿易,特別是玉石貿易非常活躍,西域與中原交往頻繁,打破了過去不切實際的觀點。
七、把生態環境的變遷引入經濟史的研究,這是本書具有顯見的獨到之處。通過論述,人們可以看到,近現代新疆生態環境的惡化,並非一朝一夕所致。而如何避免人為的破壞,已為刻不容緩的當務之急。
八、對於具有地方特色和優勢的園圃業,過去一直被人忽視,而缺乏研究。對此,書稿中作了詳細介紹。而晉唐時期,在西域曾有重要地位的寺院經濟,通過研究,著者也作了如實的陳述,給予應有的評價。
(責編: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