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我國高新技術企業R&D投入與績效評價研究

——《我國高新技術企業R&D績效評價的統計研究》成果簡介

2011年05月15日16:32

  中南大學梁萊歆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我國高新技術企業R&D績效評價的統計研究》(批准號為03BTJ001),最終成果為研究報告《我國高新技術企業R&D投入與績效評價研究》。課題組成員有:張永榜、劉建秋、張煥鳳、王正兵。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研究與開發(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以下簡稱R&D)活動是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源泉,對於增強企業競爭力,使企業持續快速發展起著極為關鍵的作用。近一些年來隨著高新技術企業對R&D投入的不斷增加,對R&D績效評價的需求也日益強烈。企業成為R&D投資主體是我國企業建立現代化企業制度的需要,而要有效地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的R&D投資,正確評價R&D績效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通過對R&D項目的績效評價,可以總結項目的收益及經驗教訓,為今后的R&D投資決策和管理提供參考。並使企業認識到R&D活動創造的價值所在,進一步增強企業加大R&D投入的動力。

  如何有效地評價企業R&D績效,這是企業界、理論界等方面所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也是一個難題。近年來,雖然國內加大了對R&D績效評價的研究,但目前基本上仍局限於對大學與科研機構R&D的評價,對企業R&D績效評價的研究在我國還是一個非常薄弱的研究領域。盡管國內有個別高新技術企業開始做一些評價工作,但從評價方法運用的效果看並不理想。由於缺乏具有可操作性的評價方法,大部分高新技術企業都沒有建立定期的、完善的、正規的績效評價系統。這種狀況無疑不利於企業對R&D投資的管理,也不利於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因此,本課題研究的目的是:運用統計調查分析的方法,研究我國高新技術企業R&D績效及其評價方法應用現狀,找出目前R&D管理以及績效評價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科學、合理的強化R&D管理的建議,並提出可操作性較強的企業R&D績效評價方法體系,使之客觀地反映企業R&D效果,並正確引導企業的R&D活動,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創新和快速發展。

  二、研究內容及主要觀點

  1.我國高新技術企業R&D績效現狀研究

  了解我國高新技術企業R&D投入以及績效現狀,是我們研究的起點。在這一部分中所研究的內容包括:第一,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R&D投入現狀﹔第二,高新技術企業對R&D活動的管理情況﹔第三,企業開展R&D績效評價的情況及其存在的問題。針對以上研究內容,課題組以高新技術企業為調查對象,採用了抽樣調查與重點調查、全面調查相結合的統計調查方式。通過調查以及對企業R&D投入和產出之間關系的實証研究,對目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在R&D投入水平、R&D投資管理以及績效方面的情況有了基本的了解。根據對調查結果的統計分析和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研究結論:

  (1)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整體R&D投入水平偏低,R&D投資亟待增強。通過對高科技上市公司與非上市公司R&D投入、管理及績效現狀的調查,發現R&D投入強度在1%以下的企業佔了調查企業中相當大的比重,由於R&D投入不足,使企業產品缺乏有力的技術支持。同時,不同企業間的R&D投入差異也很大。

  (2)企業R&D投資缺乏有效管理,R&D資金缺乏。對R&D管理重視不夠是較為普遍的問題,項目缺乏有效控制﹔R&D投入主要依靠自有資金,因資金不足而無法加大R&D投入。

  (3)企業R&D活動的績效不佳。通過對調查的樣本企業所進行的實証研究,結果表明,整體而言,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R&D績效偏低,具體反映在企業投入與產出比率較低、技術資產佔總資產比例以及專利擁有水平不高等方面,表明高新技術企業有待強化R&D過程的管理。

  (4)企業R&D投入與其績效存在一定的滯后性。通過對高科技上市公司R&D投入與其績效的實証研究,結果表明,在滯后兩年的情況下各項績效指標與投入表現出較明顯的相關關系,而這一結果優於同期和滯后一年的結果。

  (5)高新技術企業生命周期的不同發展階段R&D投入存在明顯差異。根據對中國、美國及台灣高新技術企業R&D投入的調查分析,發現在企業的成長期、成熟期以及衰退期(轉型期),R&D投入水平存在明顯的差異,三個階段呈遞減的趨勢,成長期投入水平最高。

  2.R&D績效評價方法體系研究

  該成果綜合分析了目前國內外對於R&D績效評價方法的研究狀況,了解了國內外在研究上的差異。針對國內理論界所提出的不同評價方法,比較分析了各種R&D績效評價方法的利弊。在此基礎上,研究如何結合高新技術企業R&D活動的特點,建立有效的績效評價方法體系。課題組還特別從研究對象中選擇了生物高科技企業,針對這一行業的企業R&D活動進行了深入調查,掌握了生物高科技企業R&D活動的特點,並據此對生物技術企業的R&D績效方法進行了研究。該部分研究的主要結論如下:

  (1)高新技術企業R&D績效評價應當結合企業R&D活動的特征。高新技術企業的研發活動具有不同與傳統制造企業的特點,即具有R&D技術的高難度與復雜性、R&D活動的持續與穩定性以及高投入性等特征。因此在評價方法的選擇上、具體評價指標的設計上必須結合這些特征,才能提高績效評價效果。

  (2)提出建立在行業基准上的DEA評價方法。要比較不同高新技術企業R&D績效的差異,比較的基准應當建立在同行業的基礎上。本項目研究提出採用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方法,即以相對效率概念為基礎對同類經濟系統的相對有效性進行評價的一種方法,其實質是根據一組關於輸入輸出的觀察值來估計有效生產的前沿面,並以此進行多目標技術效率評價。在DEA評價中,各輸入、輸出的權重變量從最有利於決策單元的角度進行評價,從而避免了確定各指標權重時所存在的主觀意識問題,同時 DEA方法不必確定輸入、輸出之間關系的顯式表達式,因此DEA方法排除了很多主觀因素的影響,具有很強的客觀性。

  (3)建立基於R&D生命周期的績效評價鏈。R&D項目從最初投資決策到新產品或新技術進入市場往往是一個較長的過程,這與R&D項目的技術內容有關,愈復雜、技術難度愈大的項目將經歷一個更為漫長的研發時期。一般而言,R&D項目的生命周期可分為項目選擇或立項、研究開發、項目實驗及試制、批量生產及商品化四個主要的階段,每一階段的技術任務與目標各有不同,實施分階段管理並予以評估有助於及時發現研發過程中的各種問題,識別那些很可能失敗、沒有前途的R&D項目,避免企業承受后期更大的損失。因此,建立基於R&D生命周期的績效評價鏈,使整個R&D過程形成一個完整的評價系統,不僅強化了對各階段研發的管理和控制,有利於促進項目的按時完成,而且也有助於提高項目評價的全面性和客觀性。

  (4)結合生物技術企業R&D活動特點,提出動態綜合評價法的應用。將生物技術企業R&D項目生命周期確定為五個階段,即R&D投資決策、藥物研發、臨床試驗、進入市場和產品成熟階段,根據各階段的評價目的分別建立評價指標體系。通過運用多指標的動態綜合評價法,不僅使企業可對每一項R&D活動進行分階段評價,掌握該項目的研發現狀及其發展趨勢,為后期的投入提供決策依據﹔而且企業可對投入研發的幾項R&D進行評價,通過對不同R&D項目在同一階段績效評價結果的比較,可找出項目存在的問題,並據此對R&D項目做出及時調整,選擇有發展前景的R&D項目。  三、項目成果的學術與應用價值

  本項目研究成果的學術價值體現在:第一,將R&D績效評價研究的重點轉移到企業層面上來,深入探討了影響高新技術企業實施R&D績效評價的因素,提出了改變目前理論研究與實際應用脫節的問題,並拓寬了R&D績效評價領域的研究內容,第二,針對不同層次、不同性質、不同階段的R&D項目,提出評價方法應當根據評價項目的實際情況而做出靈活的調整,即建立起一種評價與方法對應的機制﹔第三,將R&D項目生命周期這一觀念引入R&D績效評價方法體系,認為應當從項目生命周期的角度整體考慮績效評價問題,即建立基於R&D項目生命周期的績效評價鏈,通過建立基於項目生命周期的評價鏈,加強了評價方法的系統性和全面性,也提高了評價結果的准確性與客觀性,這一研究使原評價方法體系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對於推動R&D績效評價理論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第四,將DEA評價方法引入到企業的R&D績效評價中,該方法的應用排除了參數確定受較多主觀因素影響的弊病,具有較強的客觀性。

  從本項目研究的應用價值來看,本課題通過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R&D績效現狀的統計調查和分析,揭示R&D投入與企業效益之間的相關關系以及對企業發展的貢獻。這一研究結果將提高企業對R&D投資意義的認識,並促進企業加大R&D投入。針對績效評價方法的可操作性與企業運用難問題,本項目通過對企業的深入調查研究,指出了影響評價工作實施的各種原因,認為評價效果直接取決於方法的合理性,並從不同方面探討了R&D績效評價方法的應用及其改進。所以,項目研究對於推動高新技術企業的R&D活動和企業的技術創新,並提高企業R&D績效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責編: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