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渤海海洋農業可持續發展及戰略選擇

2011年05月15日16:30

  河北省林業局喬敬圖同志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渤海海洋農業可持續發展實証研究》,於2001年立項,2004年1月結項,最終成果形式為研究報告。課題組主要成員有:孟慶凱、穆興增、朱慶須、王會欣等。現將該成果的基本內容和主要觀點摘編如下:

  渤海有著豐富的海水資源和海洋可再生資源,近海海洋生物種類繁多,是海洋經濟產品游魚、蝦的產床和搖籃。隨著全面開發利用海洋資源新時代的到來,大力發展渤海海洋農業,即把傳統的海洋捕撈業、海水養殖業以及直接利用海洋資源為陸地農業服務的海水灌溉農業、苗種繁育等相關產業結合和發展起來,已成為有效緩解資源短缺、解決人口膨脹、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渤海海洋農業可持續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之一。

  首先,發展渤海海洋農業是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內容。渤海提供的海產品數量大,質量高,不但對改善人們的飲食結構,提高生活質量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且在帶動農民增收方面潛力巨大。以河北省為例,在目前最適合養殖的48.41萬公頃宜養面積中,國土利用率僅佔9.42%(其中,潮間帶國土利用率僅為2.8%,淺海國土利用率僅為3%),以現行的養殖方式和養殖水平估算,全部開發后可增加收入25.74億元。其次,海洋農業發展已成為開發利用渤海沿岸鹽鹼荒地、解決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海水灌溉農業是農業產業中極富挑戰性的新興產業,帶來了傳統鹽鹼地改造理念和模式上的一場革命,使“改造環境以適應作物”轉移到利用現代基因工程“培育作物以適應環境”上來。目前,山東、福建、海南等沿海省份用海水直接澆灌或在近海栽培耐鹽作物、牧草、蔬菜、油料、瓜果等陸續獲得成功,這些技術的推廣應用,將成為開發渤海沿海鹽鹼荒地、解決淡水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第三,發展海洋農業是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的戰略重點。充分利用渤海海岸帶的區位優勢和海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海洋農業,能提供相當大的就業機會,可有效地緩解人口增長、勞動力過剩帶來的就業壓力。以山東為例,開發300多萬畝淺海灘涂能直接安排產業勞動力100多萬人,而間接轉移的勞動力數量更大。在當前大宗農產品過剩、農民收入增幅減緩的形勢下,圍繞海洋產業發展起來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業等幾十個行業如果能迅猛發展壯大,對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緩解就業壓力將有重大意義。

  二、當前渤海海洋農業可持續發展面臨極為嚴峻的形勢。近年來,由於對渤海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不合理,帶來了一系列嚴重后果。如:近海捕撈過度造成漁業資源衰退和貝類資源的大量流失﹔陸源排污、海上排污、部分近岸水域過度養殖等造成海水污染嚴重,以及過度開採地下水造成海水倒灌地下水,使地下水遭受污染﹔沿海地區的圍墾、筑壩不僅使灘涂濕地的自然景觀遭到了嚴重破壞,還導致魚、蝦、蟹、貝類生息、繁衍場所消失。據統計,渤海無脊椎動物較10年前減少了39%,鱸魚、鰳魚、真鯛、牙鲆、半滑舌鰨、對蝦、梭子蟹等重要經濟漁業資源生物量隻有10年前的29%,渤海盛產的中國對蝦年產量隻有10年前的11.8%。概括而言,上述問題的根本原因可歸結為四個方面:一是觀念制約,渤海海洋開發缺乏整體觀念,可持續發展意識淡薄﹔二是體制制約,各涉海部門之間綜合協調力度不夠,造成多頭領導、各自為政﹔三是管理制約,海洋綜合管理滯后,重生產而忽視了對海域的保護﹔四是科技制約,技術創新體系薄弱、科技支撐乏力。這些問題若得不到及時解決,不僅直接影響到渤海海洋農業優勢產業的拓展和潛力區域的開發,而且極有可能導致海洋農業的不可持續,進而演化為海洋生態環境的不可持續和經濟社會的不可持續,這必將對我國渤海經濟圈的經濟發展和人們的生存環境與生活質量帶來極大的危害。

  三、渤海海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思路及對策措施。

  (一)渤海海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總體思路和目標。中央及地方政府要進一步重視環渤海地區發展的整體規劃,包括自然資源、交通、電力、產業布局等,圍繞海洋經濟增長的可持續性、良好海洋生態的可持續性、良好社會效益的可持續性,調整和優化資源配置,為這一地區可持續發展提供持久的動力。要跳出以海論海的狹窄圈子,由過去相對獨立的海洋漁業向海陸一體化的海洋農業轉變﹔由粗放無序式開發利用海洋資源向集約綜合式開發利用海洋資源轉變﹔由無償使用、開發海洋資源向有償使用海洋農業轉變。堅持生態目標和經濟目標的統一,統籌規劃和突出重點的統一,宏觀調控與市場調節的統一,合理開發和永續利用的統一。進一步強化海洋管理者和開發者的培訓和教育,統籌兼顧當代需要和未來需要,在海洋管理和開發時始終貫穿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研究提出,到2005年前近海漁業捕撈產量零增長,2015年前生物資源消耗速率零增長,2030年前生態環境退化速率零增長。

  (二)渤海海洋農業可持續發展的路徑選擇和海洋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及步驟。即:走適度捕撈、高效養殖、精深加工、標准化生產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逐步把傳統的採捕天然資源的漁業,改變為人為干預以提高經濟資源量及其再生產能力的人工資源型漁業。重視海洋生態系統與經濟系統良性循環、海洋資源與環境資源協調發展,在生態環境的保護方面重點依靠政府,在優勢產業發展方面側重於市場調節,走出“先污染、后治理”這一惡性怪圈。在統籌規劃基礎上重點突出對蝦、貝類和名貴魚類的養殖,把海洋漁業工廠化養殖和名特品種養殖作為海洋農業結構調整的主方向,把無公害生產作為突破口,全力發展遠洋捕撈,抓好以過洋性漁業生產為主向過洋性漁業生產和大洋性漁業生產並舉的轉變,享受大洋公益,提升遠洋漁船在公海生產的比重,減輕近海漁業資源壓力。

  (三)針對海洋農業發展在資金籌集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的具體改革方案。即:加大政府投入——設立政府專項基金,廣開資金渠道——設立海洋開發基金,降低研發風險——設立海洋科技風險基金,加大污染治理——設立渤海綜合治理基金。通過改變現有的海洋農業資金投入方式,合理調整投入結構,對投入的要素進行優化組合,確立新的集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為一體的綜合性的評價標准,並通過制定相應的法規和實施必要的政策措施,為海洋農業的科技、教育、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提供必要保証。

  (四)渤海海洋農業發展要依靠“龍頭”帶動,狠抓六大環節。一是積極創辦、培育漁業龍頭企業,多渠道、多形式培育有競爭優勢和帶動能力的漁業龍頭企業,將其扶大、扶優、扶強。二是牢牢把握水產品市場體系建設這個重要環節,以市場促發展。三是跟蹤抓好龍頭企業輻射帶動漁戶這個核心環節,將其作為動態管理龍頭企業的一個重要考察指標。四是強化確立主導產品和商品基地建設這個基礎環節,培育壯大對蝦養殖、貝類養殖特色養殖基地。五是搞好工廠化和集約化養殖場環節,發展高效漁業生產。六是創出高附加值的名牌產品,依靠品牌帶動,大力實施“走出去”戰略,發展外向型漁業。

  (五)要建立健全海洋農業科技支撐體系。首先,大力培育海洋科技市場,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養殖技術,嫁接改造傳統漁業,在生產、加工、銷售、產品質量檢驗和漁政管理等方面廣泛應用最新科技成果。其次,培育和完善海洋科技風險投資機制,整合環渤海地區的科技力量,建立渤海開發、治理、管理以及促進渤海可持續利用的科技研究與開發基地和工程技術中心。第三,進一步加強渤海綜合資源開發能力等方面研究,並將其納入國家科技攻關計劃、國家專項及基礎研究重點發展規劃之中,圍繞海水增養殖、海洋生物工程、水產品加工等領域,抓好適用技術和新產品開發。

  (六)加大渤海環境的綜合治理,實現管理創新。按照預防為主、防治結合、誰污染誰治理、誰開發誰保護的原則,加強海洋環境綜合整治。一是完善海岸工程可行性論証和海洋環境評估制度。對資源開發項目要嚴格審批程序,必須符合功能區劃及海洋開發規劃,加強對海洋環境監測、監視和監督管理,逐步實現海洋資源資產化管理。二是建立污染物入海總量控制和達標排放雙控制度。加強對沿岸城鎮工業廢水、生活污水、固體廢棄物等陸源污染物的管理治理,防止海洋環境退化。三是建立起與資源總量相適應的捕撈強度控制制度。嚴格控制近海漁業資源的捕撈強度,繼續加強伏季休漁管理制度,完善禁漁期、禁漁區的管理。四是綜合協調海洋各行業、沿海各地之間在海洋開發利用活動中的關系。如成立渤海綜合開發管理機構,綜合協調河北省、山東省、遼寧省、天津市海洋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協調處理海洋開發中的矛盾等等,為科學合理地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責編: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