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沿海與內地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性測度、趨勢及關聯機制

——《沿海與內地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性測度、趨勢及關聯機制研究》簡介

2011年05月15日16:29

  湖南省政府經濟研究信息中心唐宇文研究員主持的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沿海與內地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性測度、趨勢及關聯機制研究”,於1998年立項,2003年7月結項。課題組成員有:蔡建河、周國華、曾萬濤、彭鵬、唐承麗、唐文玉、蔣洪亮、李銀霞、易玲。現將該項目成果的基本內容和主要觀點摘編如下:

  該成果綜述了中國區域經濟不平衡性研究的進展與問題,提出了測度區域發展不平衡性的方法、指標體系及數量模型,從多個角度、採用多個指標和方法,對1990∼2000年我國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進行了測度,系統考察了平衡性的成因,全面分析了沿海與內地區域經濟中長期發展的宏觀環境,展望了21世紀初期區域發展不平衡性的趨勢,深入研究了沿海與內地區域經濟發展的關聯機制,探討提出了縮小區域發展不平衡性的思路與對策。

一、基本內容和主要觀點



  1.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性測度的研究進展。對區域發展不平衡性進行測度研究,國際上始於20世紀60年代中期,我國則始於20世紀80年代初期。截止目前,有關不平衡性測度研究的進展表現在:一是測度指標由單一指標向多指標方向發展﹔二是測度的空間單位向多層次方向發展﹔三是測度的技術手段向先進化方向發展﹔四是隨著越來越多的可利用數據的開發,不僅測度總體發展的不平衡性,而且嘗試對這種不平衡性的構成和來源進行分解。

  2.測度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性的方法、指標體系及數量模型。

  ①

  多指標組合法。選擇人均GDP、城鎮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家庭人均純收入、人均財政收入、人均消費品零售額等多個指標,對我國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進行多空間層次(省、市、區—三大地帶—沿海與內地)、多角度(生產水平、收入水平、消費水平)的分析與研究,從多個層面揭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性的動態變化。在具體指標的不平衡性測度中,該成果既採用離差、標准差研究絕對差異,又採用變異系數、大小值比率指標研究相對差異。

  ②

  多指標合成法。一是建立由9個因素共25個指標構成的指標體系﹔二是准確地確定各指標的權重﹔三是選擇科學的合成模型,計算各測度單元的綜合評價值﹔四是根據綜合評價值,計算測度單元之間的差異大小及動態變化特征。

  3.我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性的測度。

  ①

  採用多指標組合法和多指標合成法可較全面地揭示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綜合運用主成分分析和聚類分析提高了多指標合成法的客觀性和科學性。在省際排序中,西藏的序位相對靠前,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GDP增長率等指標的影響。2000年西藏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426.32元、人均GDP增長率為9.4%,分別列全國各省級行政區的第7和第12位。

  ②

  2000年與1996年比較,除中部與西部地區的綜合差異(絕對差異)有所縮小外,我國東部與中部、東部與西部、沿海與內地之間的差異均成擴大之勢。綜合差異對宏觀區域發展政策調整的敏感性較單項指標為差,在時間響應上有一定的滯后性,其調控的任務更為艱巨。今后應更加關注對區域經濟整體不平衡性的調控。

  ③90年代我國宏觀區域發展政策經歷了兩次大的調整,在區域差異的變化上得到一定反映。多項經濟指標的相對差異在1994年前后呈現遞減趨勢即與1992年的第一次調整相關﹔人均GDP和人均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省際差異在1998年后呈遞減趨勢,其地帶差異、沿海與內地的差異在90年代后期減緩了遞增趨勢,中西部地區的綜合差異在90年代后期呈遞減趨勢則體現了西部大開發戰略的影響。

  4.沿海與內地區際發展不平衡的成因分析。區際不平衡性的形成以及地區差距的演進,是自然、歷史、政治、社會和文化諸多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中國沿海與內地發展差距的形成及變化,既有同於世界各國區域發展過程中的共性原因(如資源、技術、產業等結構因素對差距的影響),又具有本國獨特的制度和政策因素。該成果主要從自然地理條件、歷史發展基礎、國家區域政策、市場化改革、產業結構差異、社會文化差異等方面,多視角審視了我國沿海與內地區際不平衡性的主要成因。

  5.區域發展不平衡性的未來走勢預測。區域之間發展差距的演變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進程。從人均GDP演變趨勢看:①2000—2010年,沿海與內地人均GDP差距繼續擴大,相對差距基本穩定或略有上升。具體來看,按2000年價格,到2005年東部與中部相對差距系數保持45%左右,絕對差距達到6800元左右﹔東部與西部相對差距系數58.5%左右,絕對差距9200元左右。到2010年東部與中部相對差距系數略有下降,絕對差距達到9700元左右﹔東部與西部相對差距系數仍在58.5%左右,絕對差距達到13600元左右。②2010—2030年左右,沿海與內地人均GDP絕對差距仍會有所擴大,但相對差距趨於平緩下降﹔③2030年到本世紀中葉,沿海與內地人均GDP絕對差距逐步停止增長,相對差距縮小勢頭進一步加強。預計到本世紀中葉,東部與中部人均GDP相對差距降至15--20%,東部與西部降至30%左右。從結構不平衡發展趨勢看,預計到2005年,沿海三次產業中第一產業比重將降到10%以下,第三產業比重將增加到40%以上,城市化水平達到40%以上,非農產業從業人員佔就業人口的60%左右﹔內地第一產業比重降到20%以下,第二產業比重上升到45%以上,城市化水平達到35%左右,非農產業從業人員佔就業人口的45%左右。到2010年沿海第一產業比重降到6%左右,第三產業比重上升到45%,城市化水平達到50%,非農產業從業人員佔就業人口70%左右﹔內地第一產業比重降到14%,第二產業比重48%左右,城市化水平上升到40%以上,非農就業人口佔從業人員55%左右。

  6.沿海與內地區域經濟發展關聯機制研究。①沿海與內地經濟增長周期步調基本一致,沿海經濟波動的均值高於內地,沿海與內地經濟波動系數分布基本相近。②區際價格關聯機制的形成,推動了價格改革和區域經濟競爭,形成了沿海與內地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的傳遞效應﹔區際供求關聯機制的形成,促進了區域間互通有無,改善了區域供給質量,提高了消費者效用,但也可能產生市場失衡傳遞效應﹔區際競爭關聯機制的形成,有利於推動國內市場的充分競爭,促進資源在不同區域的優化配置,從整體上提高經濟運行效率,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大落后地區發展的困難。③沿海產品國內市場佔有率比內地高得多﹔“八五”以來沿海各行業產品市場佔有率普遍提高,內地則普遍下降﹔在13個行業中,沿海經濟效益總體上也明顯優於內地。

  ④沿海與內地經濟技術合作模式主要包括直接投資模式、跨地區資本經營模式、“輸出市場”模式、人才和勞務交流合作模式、對口支援模式等﹔而沿海與內地在資金、人才與勞動力、技術與信息等方面正在形成要素互動格局﹔今后,要通過創造良好市場環境,進一步強化政府的引導作用,建立規范化、制度化的合作平台,來加強沿海與內地經濟聯合與協作。

  7.縮小沿海與內地區際發展不平衡的思路與對策。進入新世紀,我國開始向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三步戰略目標邁進,必須從戰略高度充分認識促進沿海與內地協調聯動發展的重大意義。要立足於保持沿海與內地良好增長態勢、不斷提高增長質量,以協調聯動發展的方法解決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在充分發揮內地能動性基礎上,國家、沿海與內地要形成三方合力,按照統籌規劃、合理分工、相互支援、共同發展的原則,促進沿海與內地的協調聯動發展。要充分認識解決區域不平衡問題的復雜性和長期性,樹立長期奮斗的思想,腳踏實地,堅持不懈,使沿海與內地的差距在發展中逐步趨向縮小。同時,應遵循效率與公平兼顧、循序漸進和跨越式發展相結合、市場牽引與政府作用相結合、先富帶動后富聯動發展、制度創新與科技進步相結合及可持續發展的原則。為促進沿海與內地區域經濟聯動協調發展,還應採取以下對策:一是加強對區域發展差距的宏觀調控,從戰略上構建合理的區域經濟發展宏觀調控體系。二是建立和完善國內統一市場,促進資源優化配置。三是加大對中西部地區支持力度,為內地經濟起飛創造良好條件。四是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推動中西部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五是以實現優勢互補、促進共同發展為目標,加強區域經濟技術合作。六是適應入世的新形勢,擴大和深化內地對外開放,為經濟發展增加動力。七是以發揮區域比較優勢為重點,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構建協調發展的大經濟帶。

  二、學術價值、實踐意義和社會影響

  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及建立區際經濟關聯機制,既是創建中國區域經濟學需要研究的重要理論問題,也是新世紀中國區域經濟發展進程中需要解決的重大實踐問題。本項目通過系統研究中國沿海與內地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及相互關聯機制,體現了如下學術價值和實踐意義:一是從計量和實証角度,提出了一套測度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性的方法、指標體系和數量模型,彌補了傳統的定性分析與單一指標定量分析方法之不足,在分析方法上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二是從理論和實証角度,對區際經濟關聯機制這一區域學研究中的新內容進行了認真探討,對於盡快創建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區域經濟學理論體系和方法體系,亦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三是通過一系列科學的分析,所提出的促進沿海與內地區域經濟聯動協調發展和解決中國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性的思路和措施,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可為正確處理好經濟發展中的區際關系提供咨詢意見,因而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項目成果雖然完成的時間還不長,但有關階段成果和專題報告在完成后,已逐漸產生了較好的社會影響。例如,據初步統計,子課題成果完成后,課題組成員陸續在《中國軟科學》、《經濟地理》、《求索》、《決策咨詢》、《經濟研究與評論》、《湖南經濟》、《桂林旅游高專學報》、《常德師院學報》、《湖南經濟報》、《經濟環境論》等報刊或出版物上發表了12篇學術論文。
(責編: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