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馬克思的生產關系二維理論與產權經濟學建構研究

——《公有制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基本制度與現代產權制度關系研究》成果簡介

2011年05月15日16:28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程啟智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公有制主體的多種所有制基本制度與現代產權制度關系研究》(批准號為04BJL009),最終成果為研究報告《生產關系二維理論與產權分析——一個馬克思主義制度分析框架及其對中國產權變革的應用研究》。課題組成員有:萬華煒、夏力、陳強勝、覃美英、張正玉、徐楷、向宏橋、李光德。

  受蘇聯教科書影響,我們曾長期片面地把生產關系理論等價於所有制理論。但實際上,馬克思完整的生產關系理論體系是由所有制和依賴兩個維度構成的。前者是從生產中二要素結合方式的角度,即人們對生產資料佔有關系的角度,來定義生產關系的﹔后者是從生產中交往聯系方式的角度,即人們在社會生產中利益相互依賴的角度,來定義生產關系的。所有制理論大家十分熟悉,也運用得最多﹔而生產關系依賴理論,則被我們長期淡忘了。實際上,馬克思和恩格斯早期在創立歷史唯物主義的時候,就從交往的角度論述了人們在生產中必然的相互依賴關系。他們說:“生產本身又是以個人之間的交往(Verkehr)為前提的。這種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產決定的。”這就是說,沒有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就不可能有人類的生產活動。接著,他們又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明確講:生產“一方面是自然關系,另一方面是社會關系﹔社會關系的含義是指許多個人的合作……由此可見,一開始就表明人們之間是有物質聯系的”。可見交往即他們所稱的“物質交往”是和人們之間在生產中的“物質聯系”即利益依賴關系相聯系的,由此發生的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系在理論上是馬克思生產關系理論體系中與所有制維度相對應的另一重要維度。雖然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寫作《德意志意識形態》時就已形成了生產關系的依賴理論,但是,明確用依賴范疇表示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系,尤其是以人與人之間的依賴關系作為劃分人類社會形態演進三個階段的理論依據,則是他在為准備《資本論》而寫作的“經濟學手稿”中完成的。馬克思在分析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社會人們之間生產關系已普遍表現為物的關系時,曾從人們之間依賴關系的角度,而非所有制的角度,把人類社會的演進歷程劃分為三大社會經濟形態,而非五大社會經濟形態。他說:“人的依賴關系(起初完全是自然發生的),是最初的社會形態,在這種形態下,人的生產能力只是在狹窄的范圍內和孤立的地點上發展著。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是第二大形態,在這種形態下,才形成普遍的社會物質變換,全面的關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體系。建立在個人全面發展和他們共同的社會生產能力成為他們的社會財富這一基礎上的自由個性,是第三個階段。第二個階段為第三個階段創造條件。因此,家長制的,古代的(以及封建的)狀態隨著商業、奢侈、貨幣、交換價值的發展而沒落下去,現代社會則隨著這些東西一道發展起來。”馬克思在這裡是以資本主義商品經濟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系或經濟聯系普遍異化為物的關系或者物的依賴為參照系,來分析人類社會演進的三大社會經濟形態的。因此他認為,前資本主義社會在人與人之間的生產關系上均表現為人與人的直接依賴關系特征。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社會,即人類的第二大社會經濟形態裡,人的依賴關系已經蕩然無存,而毫不相干的獨立個人之間互相的和全面的物的依賴關系,已構成整個社會的全部聯系。可以設想,在未來第三大社會經濟形態,按照馬克思的辯証思想,經過否定(即物的間接依賴對第一階段人的直接依賴的否定)之否定(即對物的依賴自身否定)后,人與人的直接“依賴”關系將要回到一個更高階段的形式上,即被馬克思稱之為人的“自由個性”、“自由交換”或“自由結合”上。按概念體系的對稱性,該成果把第三大社會經濟形態中的生產關系表現形式,概括為“自由依賴”概念。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以把馬克思的三大社會經濟形態生產關系的不同表現形式,分別概括在:人的依賴關系,物的依賴關系,自由依賴關系三個范疇上。

  人們在生產中的社會關系,是可以從依賴和所有制兩個方面定義的:一方面,在生產(物質資料的生產直接起源於人類生存和發展這一共同的物資利益)中人們必然要進行交往、溝通,即相互依賴,否則人類的勞動就不可能發生。馬克思認為,交往是生產的前提﹔而孤立的個人在社會之外進行生產是罕見的事,即使有也是已經內在地具有社會力量的文明人偶然落到荒野時才會發生的事情。所以,物質資料的生產必須是在人們之間的交往或相互依賴的關系中進行的。另一方面,任何人類的生產勞動都是人和物的兩個要素結合。雖然這種結合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結合的,但是,如果生產二要素的結合不存在人與人之間生產條件分配的差別,那就無所謂所有制。而一旦物的要素即生產資料的佔有存在人與人之間的差別時,人們在生產中的所有制關系就產生了。由於依賴關系和所有制關系定義的角度不同,從而強調和突出了生產關系的不同側面。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和政治經濟學術語中,依賴關系,通常是和交往、交換、人格化和非人格化等等概念相聯系,如果借鑒制度經濟學的術語,依賴關系是可以用交易概念來描述的,因為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或依賴關系,從“物質聯系”即互利的角度來說就是交易﹔而所有制關系,通常是和生產條件分配、剩余勞動、剝削、階級等等概念相聯系。

  如果說所有制理論主要在於揭示經濟生活背后因生產條件分配或生產資料佔有的對立關系而引起的人與人之間的利益沖突關系,那麼,依賴理論主要在於揭示經濟生活背后因人們在生產中必然的交往關系或“物質聯系”而引起的人與人之間的利益合作關系。依賴理論由於強調和突出了人們之間相互依賴的利益聯系和交往,而不論生產資料所有制性質,這就把理論分析視線和研究重心吸引到人們之間的互利合作關系上來,從而有利於探討什麼樣的互利合作機制或制度安排對於社會經濟的有序運行和穩定增長而言是更有效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馬克思的生產關系依賴理論,而非所有制理論,可成為當前建設我國和諧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的理論基礎。

  但是,市場經濟社會“物的依賴關系”這一概念,還帶有哲學術語的色彩,而不是正規的經濟學范疇,如果要把它納入經濟學的范疇體系中來,則必須對現實物的依賴關系各種表現形式進行經濟學的理論抽象和概括,以形成一個更一般的生產關系表現形式的范疇。該成果認為,市場經濟社會各種物的依賴關系表現形式,可以借用現代產權經濟學的“產權”術語來概括,或者說,用產權范疇作為物的依賴關系的一般抽象是合適的。因為,從現代產權經濟學對產權概念的擴展來看,產權或財產權利(propertyrights)這一概念,現在已不單是指由生產資料物的使用所引起的人與人之間的所有權關系,而是更寬泛地指由任何稀缺資源物的存在及關於它們的使用所引起的人們之間相互認可的行為關系,……是一系列用來確定每個人相對於稀缺資源使用時的地位的經濟和社會關系。由此可見,現代產權理論定義的產權概念與馬克思物的依賴關系涵義是十分接近的,對其改造是可以借鑒的。

  雖然馬克思主義的所有制理論中也存在財產、所有權或產權概念,但是,它(們)在內涵上與生產關系的物的依賴理論是不相關的,它(們)只是反映生產中二因素結合方式下的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在財產及其權利上的表現形式(經濟上的和法律上的表現形式)而已。而且,所有制理論與物的依賴理論及其產權經濟學主要研究“天賦人權的真正樂園”即流通領域中人與人之間的經濟關系及其規律是不同的,它在本質上就是用於研究因生產要素的不同結合方式而引起人們在生產領域中不同的地位關系,以及對產品及其剩余佔有規律的,因此,它有自己的理論任務,沒有必要趕潮流而把自己“降格”為產權理論。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沒有必要鄙視西方產權經濟學因把研究重心放在流通領域,即所謂的交易關系上,而放棄這塊“陣地”,但不同的是,馬克思主義產權經濟學把流通看成“商品所有者的全部相互關系的總和”。所以,馬克思主義產權經濟學之當代重建,不可能也不應該建立在馬克思的所有制理論基礎上,而隻能建立在他的依賴理論基礎上。

  所有制理論在研究社會對立的經濟根源,揭示社會制度的基本性質和更替規律上是合適的,但對於人們之間日常的交易關系和利益調整及其制度變遷卻不適用,因而無力面對1990年代以來新制度經濟學在中國改革研究中的興起。馬克思依賴理論由於強調人們之間日常的交往和利益依賴關系,因而對分析具體的制度變遷是十分適用的。所以,該成果挖掘馬克思生產關系二維理論遺產,對於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傳承和發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以及跟新制度經濟學競爭,都具有十分重大的學術價值。其次,在馬克思主義文獻中,馬克思對產權理論的研究只是近十幾年來的事情,且均未脫離所有制范式,從而難以形成獨立的經濟學理論體系。該成果基於馬克思生產關系依賴理論的產權研究,則為馬克思主義產權經濟學的獨立發展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

  [馬克思和恩格斯:《費爾巴哈》,《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集,第25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同上,第34頁。

  [馬克思:《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年草稿)》,載《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冊,第104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

  [人是社會動物,所以,即使未來社會,人與人之間也要相互依賴,可能只是依賴的性質或形式不同而已。

  [馬克思:《資本論》,第1卷,第199頁,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責編: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