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馬克思歷史決定論及其歷史命運

——《馬克思的歷史決定論及其在當代西方哲學中的歷史命運》簡介

2011年05月15日16:21

  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商逾同志承擔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馬克思的歷史決定論及其在當代西方哲學中的歷史命運》,於1999年立項,2003年10結項。其最終成果為專著《馬克思歷史決定論及其歷史命運》,2003年8月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課題組成員有:汪健、陳錫林。

  該成果認為,人們應該從動態發展的角度,揭示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豐富而深刻的理論內涵,切忌局限於某一個時期的馬克思歷史決定論思想,並把其絕對化、簡單化。基於此,該成果從邏輯與歷史統一的角度,系統地闡發了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演化的內在規律﹔在思維具體中構建了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的理論體系,展示了這一歷史理論的豐富內涵和辯証本性,闡明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是徹底超越機械歷史決定論和唯心主義歷史決定論兩極對立的科學歷史理論﹔同時運用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的理論和方法,概括了當代科學和歷史哲學的最新成果,顯示了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的當代價值。

一、關於馬克思歷史決定論演變的內在規律



  馬克馬克思並非天生的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者,在歷史研究中,思歷史決定論經歷了從理性歷史決定論、人性歷史決定論向唯物主義的歷史演進,在三種理論形態的更迭中,馬克思歷史決定論實現了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義質的飛躍。

  1、從大學時代法哲學研究到《萊茵報》時期,是馬克思理性歷史決定論的形成時期,在這一歷史時期,馬克思把理性推向了至尊的地位,主張理性是國家法的本源和動力,是判定國家和法是否合理的唯一尺度。理性歷史決定論成為馬克思法學觀哲學方法論的基石。2、從《萊茵報》到《1844年經濟學哲學手稿》時期,是馬克思人性歷史決定論的形成和發展時期。在這一歷史時期,馬克思從對黑格爾國家和法的批判轉向市民社會,再由市民社會深入到異化勞動,從異化勞動出發,視人的本質為判定社會制度合理與否的依據,把歷史規律看成是人的本質異化和復歸的規律,使真實的歷史變成了人的本質的歷史的倒影,形成了人性歷史決定論。3、從《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開始,馬克思進入了全面創立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的新時期。馬克思徹底擺脫了費爾巴哈人性歷史決定論的束縛,創立了以科學的實踐觀為生產點,以歷史規律為主旨,以社會有機體內諸要素的非均衡的相互作用為歷史規律起作用的機制,以歷史主客體的交互作用為歷史規律實現方式的科學的歷史決定論理論。

二、關於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的科學涵義



  對於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的科學涵義,要從其自我完善的動態進程中,才能作出完整的理解和把握。大體說來,這種動態進程經歷了三個歷史時期,通過三個歷史時期的階段性推進,其理論內涵完成了從抽象到具體的邏輯升華。

  1.歷史決定論科學涵義的抽象規定。從《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到《資本論》寫作前這一歷史階段,屬於這一理論的初步發展時期,主要形成了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科學涵義的最為抽象的規定。馬克思通過對物質資料生產的分析,指出生產過程“表現為雙重的關系:一方面是自然關系,另一方面是社會關系”

  [1]

  在這兩種相互制約的關系中,馬克思強調在物質資料生產活動中形成的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是引起社會結構、社會制度、意識形態變革的最終原因,使歷史規律得到科學地揭示,完全杜絕了對歷史的主觀性、隨意性的研究和分析。

  馬克思揭示了歷史規律起作用的機制問題。在他看來,人類社會是一個由多種因素構成的多維性的社會結構,其中物質生產是最基本、最原始的層次,各種社會關系和觀念最終都能夠從物質生產中找到合理的解釋,歷史規律就在社會結構多因素的沖突和纏繞中為自己開辟道路。在最初時期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基本內涵的規定,總體上都是突出歷史決定論的唯物主義基礎這一理論重點的。

  歷史規律決不是無主體的自在規律,相反,歷史規律的實現過程同時也是歷史主客體交互作用的辯証過程,物質資料的生產活動正是歷史主客體統一的現實基礎,這表明,歷史規律的生成和起作用的機制無不與人的實踐活動相關聯。歷史規律就是人活動的規律,是在人的活動中生成和發生作用的,離開了人的活動,人類社會無從存在,歷史規律無所依附。

  與揭示歷史發展的規律、創立唯物史觀、把唯心主義歷史觀從歷史領域中驅逐出去的根本任務相關聯,在社會結構諸因素的碰撞、交匯中,馬克思當時全力捕捉的是決定整個社會面貌、合理解釋各種思想觀念的經濟力量,以此確立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最抽象、最基本的內涵﹔在歷史進程中,馬克思更強調人類歷史進程的強制性和規律性,視人為人格化的社會關系,把歷史主體創造作用的發揮,置於現實的基礎上,顯示了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發展的時代性、批判性和階段性特征,要完整地再現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的全部內涵,有必要向思維具體的邏輯層次繼續推進。

  2、歷史決定論科學涵義的具體展開。《資本論》寫作階段,構成了這一歷史理論第二個重要的發展時期,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的科學內涵得到了具體地展現。為了能夠對社會有機體系統的演變作出整體的理論把握,馬克思在其宏偉巨著《資本論》中,一方面從社會有機體的橫向結構上,層層剖析了資本主義社會有機體的不同方面和層次,考察了社會有機體中各種要素的作用機制,從而表明,人類社會不是毫無關聯的、孤立的因素的機械拼湊,相反,它是由各種因素相互滲透、相互作用構成的活的有機體,其中每一個因素、成份都有相對自主的歷史,都有自己發展的相對獨立的規律或特點,並且對其余相關因素發生或大或小、或直接或間接、或暫時或持久的影響作用,經濟關系只是在最終意義上對社會有機體演變的總體趨勢和結果起著決定性作用,並且構成社會有機體堅實的基礎和真實的內容﹔另一方面,馬克思又從社會有機體的縱向發展上,具體闡述了歷史過程中主客體的交互作用如何推動社會有機體從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必然的更替過程。由於《資本論》的主旨是揭示資本主義生產關系運動的規律,因此,馬克思未能花過多的筆墨給予社會有機體內一切因素的相互作用以充分的說明,這就造成了理論研究上的傾向性,結果,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在邏輯上所包含的完整內涵在對資本運行規律的實際敘述中並未完全展現出來。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的科學內涵在恩格斯晚年的歷史唯物主義通信中得到全面的升華。

  3、歷史決定論科學涵義的全面升華。在恩格斯晚年通信中,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的科學涵義得到了全面的升華。在這一時期,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的科學涵義主要集中在兩個問題上。第一個問題仍然是怎樣看待歷史過程中各種因素的作用﹔第二個問題是究竟應該怎樣看待歷史過程中主體創造的結果。恩格斯的理論貢獻,概括地說,就是人的主體創造是一個歷史的實現過程思想。關於前一個問題,恩格斯著重突出了在一定歷史條件下經濟發展水平和精神狀況的失衡性,並從不同的角度,深入分析和論述了上層建筑各因素反作用於經濟因素的中介環節和復雜情形。關於后一個問題,恩格斯的理論創造,就是提出了著名的“歷史合力論”的命題。恩格斯在晚年通信中,始終把人的活動與歷史規律、個人意志與歷史合力、社會領域內諸因素的“交互作用”與經濟運動的“最終作用”在實踐的基礎上有機地結合起來,徹底消除了歷史決定論中唯意志論和歷史宿命論兩種極端化傾向,給人創造歷史的活動留下了廣闊的天地,這些思想,是對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科學內涵絕對必要的補充、發展和完善。

三、關於歷史規律的抽象表述與具體論述

的關系及其方法論意義



  歷史規律是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的基核,弄清歷史規律的抽象表述與具體論述的關系,對於准確理解馬克思歷史理論的本性,澄清理論領域內的各種混亂見解,具有重要的方法論意義。歷史規律之表述,研究的是何謂歷史規律之問題,它是對歷史規律范疇的扼要概括,具有抽象性、簡約化之特征﹔歷史規律之論述,解決的是歷史規律起作用的機制和實現方式之問題,它是歷史規律的完整內容在思維具體中的邏輯展開,帶有具體性、豐富性之特點。在歷史規律的抽象表述與具體論述的關系中,歷史規律的抽象表述是對歷史規律豐富內涵的高度濃縮,具有綱要性特征,歷史規律的具體論述都是圍繞著它展開的,它直接規定著歷史規律的作用機制和實現方式的性質和特點。歷史規律的具體論述是歷史規律抽象表述的邏輯展開,歷史規律要從“抽象”變為“具體”,隻有借助於歷史規律的具體論述才能達到。在國內外學術界,有些學者在研究歷史規律時,由於僅僅停留在歷史規律的抽象表述上,忽視對歷史規律具體論述的深層次把握和領會,要麼把歷史規律當成在人類歷史進程中根本就不存在的思辨規律,走向唯心主義歷史決定論﹔要麼視歷史規律為無主體的自在規律,導致機械歷史決定論,造成了歷史規律被簡單化、庸俗化的理解和運用的錯誤傾向,最終無法領會馬克思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的真髓。

  總之,唯物主義歷史決定論作為人們觀察問題、分析問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力量,同時,它又是在實踐基礎上不斷開放的理論,必將隨著社會主義改革和開放事業的不斷推進,日益得到深化、豐富和發展。
(責編: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