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從哲學境界的維度理解哲學本性及其在當代的意義

——《哲學境界與人生的“終極關懷”》簡介

2011年05月15日16:21

  寧大學哲學系陸杰榮教授承擔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哲學境界與人生的‘終極關懷'”,於2000年立項,2003年11月結項。其最終成果是《哲學境界的歷史命運與時代呼喚》。課題組成員:馬天俊、劉宏九、陶銀驃。

  這項成果以對“哲學境界”的分析為理論切入點,充分論証了哲學與人的本性的內在一體性聯系,哲學在人性深層的存在根基,哲學境界對升華人性、塑造人文精神的真實意義。從新的視野提出了對哲學本性及其時代性意義的當代理解。哲學作為“人的自我意識理論”主要提供給人的超越指向的境界,隻有從這裡入手才能最恰當也最深刻地體現出了哲學這一理論的特殊功能與意蘊,才能既說明以往哲學的作用,又在現代文化背景下賦予哲學以全新的時代意義。

  一、對“哲學境界”的學理上探究

  從學理角度上看,以“哲學境界”作為分析問題的理論基點,通過對哲學境界的歷史命題與理論邏輯內容的展開,通過對哲學境界與哲學內在本性的內在聯系把握,通過對哲學層面的“真實”規定與其它層面上的“真實”規定的相互比較,通過對哲學境界的內涵、定位、性質與特征的分析進一步理解哲學的內在本性,哲學的形而上學定位,哲學與人的相互關聯,哲學對人的生活價值等等。其學術研究的創新觀點包括:第一,從新的角度闡釋了哲學境界意義上的“真實”。哲學上的“真實”與知識意義上的“真實”或宗教意義上的“真實”是不同的,日常生活的“真”,邏輯命題的“真值”以及信念上的“真誠”,都不能完全等同於哲學意義上的“真實”。從哲學意義上的“真實”分析著手,可以從新的維度、新的層面去理解哲學的本質所在,哲學境界的旨趣所在,哲學的形而上根據所在。因此,哲學意義上的“真實”具有辯証的特征。隻有把握了哲學“真實”的性質,才能理解哲學自身的性質。第二,從新的角度闡釋了哲學境界與人的內在本性相互關聯的內蘊。哲學與人的一體性聯系表明,哲學境界有其人性自身的存在根據。這表明人從本性上來說是以理想性的方式生存於現實世界之中,人本質是超自然的存在,是以非自然方式表現的自然性存在,這一研究從更深的學理層面上揭示了哲學與人本性聯結的根據。對哲學境界與人的內在本性的理論詮釋,進而說明從人的本性的歷史與現實把握出發,必然在理解人的應然邏輯、人的超越性本性、人的形而上指向的前提下提出“哲學境界”的問題。第三,從新的角度上闡釋了哲學境界與人文精神的表述是一體的,人文精神的內在尺度、精神旨趣與提升品位都必然地提出如何構建哲學境界,即如何確立人的生活終極意義問題。同時,對二者內在契合的性質的研究表明了哲學境界對升華人性、塑造人文精神的意義與價值,表明了構建哲學境界視域中的社會理想對時代精神的形成、人的終極關懷形成的重要功能。對哲學境界與人文精神的內在契合上的求証,以表明人文精神的旨趣與追求,人文精神的品位與提升必然推論到哲學境界的“真實”規定。

  二、對馬克思哲學的境界觀探究

  從哲學境界的角度理解馬克思哲學,可以從新的理論維度與時代視野中把握馬克思哲學的實質所在。

  首先,馬克思在肯定了哲學的價值與意義的同時,強調指出作為“世界觀”的哲學總是從“境界”的層面體現了時代精神的“精華”。從哲學的一般意義上看,哲學乃至哲學境界從否定方面看是指哲學的批判性,否認任何永恆的對象存在,將“事實”從暫時性角度加以理解﹔從肯定方面看是指哲學的建構性、導向性、矯正性。在馬克思看來,人的現實活動將自然存在的“無”變成現實的“有”,從為我關系的角度把握“對象”,而哲學境界總是通過這種把握以表達在特定階段中隸屬於人本身的相對性,同時又具有絕對性的東西。

  其次,馬克思肯定了哲學乃至哲學境界在表達人的本性方面的重要意義,指出在感性活動中從人的生成層面理解哲學境界的兩個基本尺度。從第一個尺度看,人是按照任何物種尺度進行著生產,人是什麼是和他們如何生產相一致的。這一尺度表明人怎樣的生活,必須通過客觀對象化的生產活動加以印証,從第二個尺度看,人又每時每刻用“內在固有的尺度”“衡量”對象,而“衡量”對象的尺度決非存在於對象之中,因而馬克思所說的“內在固有尺度”乃是哲學上的,是人按照“內在固有的尺度”構建衡量“對象”的根據、前提。

  再次,馬克思肯定了歷史乃是自然對人的生成的重大意義,指出了對哲學乃至哲學境界理解的辯証性與歷史性特征。馬克思經常這樣問道:“人不是一直努力想在更高的水平上重新創造自己的真實存在”嗎?馬克思在這裡用詞極為嚴謹,至少表達了三重相互關聯的含意:其一,人有其真實存在的規定﹔其二,人的真實存在是創造出來的﹔其三,人的真實存在有著階段性的區別。馬克思這一論點的邏輯是一貫的。這樣,世界的一切關系都是為我關系的存在,所謂為我關系的存在就是從人的自身的方面,從人的超越方面來看“對象”,不是把自然(對象)看作沒有人的痕跡的無的東西。

  最后,馬克思肯定了現實生活對哲學乃至哲學境界的根源性地位,強調哲學境界對生活理解的反思與批判的辯証態度。按照馬克思的理解,一切事物、對象都應從“實踐”方面去理解,人的“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哲學境界的“真實”植根於現實,有著對事物肯定性理解的方面,但它主要是與“現存”相對立的,因而更多地是指對事物的否定性理解。哲學境界體現了哲學內在具有的批判精神。

  由此可見,馬克思哲學蘊含著對哲學境界的歷史與現實理解。可以說,馬克思的思路始終貫穿著一條基本的主線,就是通過對現實的“否定性”分析,勾勒出改變“現實”的理想藍圖,馬克思的這一雙重化的分析方法的核心就是從人的角度去分析、評價、衡量乃至超越“現實”。這一隱含式的哲學前提內在於馬克思的思想發展邏輯之中,也體現了馬克思對哲學境界的真實的理解。

  三、對“哲學境界”的時代意義探究

  哲學是人特有精神表達的方式。人總是借助於自身的實踐活動或精神活動以特有的方式“超越”於自然。哲學境界是人通過自身活動所確立的“理想”。人的活動中的理想追求、信念確定,以及從終極關懷層面上對其內在需求的表達,進而在這一基礎上以交互主體間性為前提所構建的“社會理想”,都是哲學境界的精神實質的表達。

  從哲學境界的視域與維度出發理解“社會理想”,至少包括如下幾層含義:首先,“社會理想”是哲學境界內蘊著的價值目標,對這一價值目標的“意義”表達是“社會理想”的實質所在。“意義”的確立是一種超價值的命題,它是價值的,又是超價值的。其次,“社會理想”不是對“事實”的關注,而是對“事實”的超越,它以隱含的、非現存的形式體現出來,因此是以不在場的“背景”為存在的前提條件。再次,“社會理想”是評價“現實”、導引“現實”的標准,一方面它們指對現存狀況的“否定”,另一方面它又是對“可能”狀況的“確立”。

  哲學境界層面上的“社會理想”,是建立在對人的本性的哲學反思基礎上的。人的雙重性規定表明,人的理想性要求根源於人的實踐本性的“矛盾”之中。這是由於,人總是要根據自身的本質、生活目的、人性的完善要求,確立人的未來發展的途徑即“理想”。“理想”在這個意義上說,既是人活動的目的,又是人活動的前提。因此,哲學境界本身就確証或體現了人的“理想”性規定。哲學境界是在“應當”的層面上將時代精神的“社會理想”以“抽象的”、“純粹的”形式概括出來。

  從哲學境界的視域角度出發,“社會理想”是同人的“生成”、“完善”的歷史過程相一致的。“理想”總是體現為人在特定階段的生成,它總是賦予內容的,而不是空洞的。對理想賦予規定,就是使理想具有現實的而又超越“現存”的內容。這就必須具有對人的“生成”表達的現實的歷史內容。這種表達不是順從的“表達”,而是創造性的“表達”,是對人的“生成”的積極表達。

  從哲學境界的視域角度出發,“社會理想”是基於社會現存之上的“追求”。哲學境界的“真實”理想表現為,它不是為人在歷史中已經取得的東西辯護,而是為將要得到的東西辯護。而哲學境界的理想絕非純粹思想所確立的,而必需是在歷史中真正應當確立的東西。這就表明了哲學境界的理想精神不是虛幻的意識的產物,而是有著穩固基礎的。

  從哲學境界的視域角度出發,“社會理想”集中體現了人的本性與哲學本性的旨趣。哲學的理想、“真實”、境界都是對生成中的人超越性的理想表達,任何哲學都是以直接或間接的形式表達著“理想”世界的性質。

  總之,時代精神的“精華”,就是以哲學反思方式來構建的哲學境界層面上的“社會理想”。這種“理想”應是在哲學之中表達的“世界”,也應是關於對世界表達的哲學。“哲學的世界”區別於其他類型把握方式之中的“世界”,是因為哲學訴諸於對人的境界的追求、對理想的構建,對“現存”的超越、對“真實”的把握。這正應當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對我們而言最為緊要的精神狀態。
(責編:陳葉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