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版網站入口

站內搜索

宋代疑古思潮簡論

2011年05月15日16:21

  四川大學古籍所研究員楊世文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青年項目《宋代疑古思潮研究》,於2002年立項,2004年2月結項,其最終成果為專著《宋代疑古思潮研究》。現將該成果的基本內容和主要觀點摘編如下:

  清末學者皮錫瑞在其所著《經學歷史》中將經學史上的宋代時期稱為“經學變古時代”。的確,從宋代經學所表現出來的種種特征來說,都與此前的漢唐經學、此后的清人學術有重大的區別。宋代經學重義理,好創獲,重發揮,喜新說,在闡釋與發展儒學內在價值的同時,高揚主體意識和理性精神,其基本特征之一,就是懷疑精神。北宋中期以后,形成一股疑古思潮,影響深遠,及於明清。乾嘉學者往往貶斥宋學,但對宋人的考據成果、疑古辨偽收獲,也往往能加以吸取。二十世紀上半葉興起的古史辨運動,究其遠源,實承宋學緒餘。“經學變古”與疑古思潮是密切相關的。“疑古”是“變古”的前提,“變古”是“疑古”的必然歸宿。

  一、宋代經學變古的緣起和基本內容

  經學變古經歷了一個相當長的歷史過程,並非北宋慶歷之際一蹴而就。從中唐以來,由於社會生產力、生產方式的巨大進步,帶來了經濟制度、政治制度、社會生活的變化,反映在文化學術領域,儒、佛、道三教都出現了一些新變化。從儒學、經學方面來講,出現了三股新思潮:

  一是以劉知幾為代表的疑古思潮,對一些儒家經傳提出疑問。二是以啖助、趙匡、陸淳為代表的新經學運動。他們三人的主要貢獻是開創了“舍傳求經”的經學新方法。三是以韓愈、李翱、柳宗元為代表,對儒學理論體系的重建。

  這三股新思潮,是對漢唐儒學、經學的矯正與發展。中唐以后,儒家經學已經表現出與漢學不同的面貌,經學變古的起點,應當上推到中唐,天寶、大歷之際可以作為舊經學與新經學的一個分水嶺。北宋中期的經學變古,實際上是中唐以來儒學新風的延續與發展。不過,慶歷以前,這種變古只是涓涓細流,到慶歷之際,遂匯成江河,奔流向前,難以阻遏。因此我們可以說,經學變古形於中唐,成於慶歷之際。

  宋代經學變古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

  一是經學觀念的轉變。首先,在宗經與重道的問題上,重視對經典中蘊含的“聖人之道”的發掘和闡發。在處理經典文本與聖人之道關系的問題上,一方面強調文本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主張“以心明經”,在“典冊”之外去尋求“聖人之心”。其次,在通經與致用的問題上,宋儒將二者更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后世認為宋學空疏,缺乏對現實社會的深切關懷。顧炎武批評宋儒“以明心見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實學”(《日知錄集釋》卷七《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顏元也批評宋儒“以主敬致知為宗旨,以靜坐讀書為工夫,以講論性命天人為授受,以釋經注傳、纂集書史為事業”(《存學篇》卷一)。其實這些看法是不全面的。說宋學重視義理,大體上並無大的差錯。不過對於宋學,也不可無視其中的經世傾向。宋代學術思想史上,並非理學(道學)獨行天下。宋學有很多學派,有的偏向於事功,有的傾向於義理。但重事功者並不排斥義理,重義理者也不排斥事功。

  二是經學解釋方法的革命。在儒學革新運動中,宋代學者建立了一套舍傳求經、義理至上、六經注我、我注六經的經學解釋方法,或者叫宋學方法。在經典注釋中,凸顯主體意識,不僅詮釋經典的本意(meaning),更注重對文本“意義”(significance)的發掘。宋代學者通過對漢唐經學的批判與超越,對儒家經典進行重新詮釋,建立了一套以心性論為核心的“道德性命之學”,稱之為“新儒學”,這是孔孟儒學在宋代的新發展。

  三是疑經改經學風的興起。疑經改經學風的興起是與經學變古同步的,事實上,疑經改經風氣是經學變古的重要內容和必然產物。懷疑的結果必然變古。宋代疑古思潮涉及到經史子集各個領域,而以經學懷疑最為突出。因此我們講宋代疑古思潮,主要是指經學懷疑思潮。

  二、宋代疑古思潮的分類和劃分

  根據具體內容,宋代疑古思潮可以分為兩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對漢唐傳注的懷疑與批評。如《詩經》漢學,毛傳、鄭箋為其代表。《春秋》三傳,漢晉時期有何休《春秋公羊解詁》、杜預《春秋經傳集解》、范寧《春秋谷梁集解》。《周易》有王弼注,《尚書》有偽孔傳,《三禮》有鄭玄注。唐代有孔穎達《五經正義》。宋儒對這些漢唐經學都提出了懷疑與批評。此外,宋儒對漢唐傳統經學的章句訓詁式研究方法也加以抨擊。

  第二個層次:對傳世經典的懷疑與考辨。如對《詩》、《書》、《禮》、《易》、《春秋》等經典本文的懷疑與考辨。宋儒認為孔子死后道術分裂,門人弟子各得孔學之一偏,而罕窺聖道之全體大用。歷經戰國、秦、漢,“經偽史駁”,學者不見“全經”,儒家典籍遭遇焚燬以及后儒的竄亂,一方面出現了殘缺,另一方面被增益、附會,因而失真,造成經典內部的矛盾。有些宋儒還出於衛道的目的,按照自己對儒家思想內在理路的認識,對一些經典進行了改動。如二程、朱熹都對《大學》作過改本,朱熹又改過《孝經》。晚宋王柏對《尚書》、《詩經》篇目也作過較大的改動或刪削。他們這些作法,在后人看來是“淆亂聖經”,輕侮聖人,但在宋儒自己認為,自己所作的工作,都是為了“衛道”。

  根據歷史年代,宋代疑古思潮,也可以劃分為四個階段。

  從宋初到慶歷以前為第一期,為漢唐經學的余波與疑古學風的濫觴階段。宋初官方經學沿襲了漢唐的經學傳統,以章句訓詁為特色,主要體現在對《五經正義》的整理校勘及《七經疏義》的校勘與修纂。但是,宋代疑古學風也濫觴於此時。北宋初期一些學者如柳開、王禹偁、孫復、胡瑗、石介等人也開始了對傳統經學的批評與創立新儒學的嘗試。從北宋慶歷年間到北宋末為第二期,為“學統四起”與疑古思潮的全面展開階段。慶歷之際經學學風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同時,疑古思潮也全面展開,涌現出大量的疑古學者,如歐陽修、李覯、司馬光、王安石、張載、二程、三蘇等。他們對儒家經典提出了很多疑問。南宋前期(慶元前)為第三期,此期特點是理學的繼續發展與疑古思潮的深化。經學方法與內容發生了根本轉變,宋學的特征完全形成。宋學最終取代漢學,在中國文化史、學術史上形成與漢學、清學鼎足之勢。同時,疑古思潮也走向深化。此期疑古無論是從深度還是廣度上都不是北宋所能比的。代表人物有鄭樵、葉夢得、朱熹、陸九淵、浙東學派葉適、呂祖謙等。南宋嘉定以后稱為晚宋,是第四期,屬於疑古思潮的末流期。朱熹去世后,晚宋學風分化為兩種發展方向:實証派與空疏派。晚宋學風孕育了明學與清學。明學承接空疏之弊,清學則繼承征實學風。疑古是晚宋經學思潮的重要內容。晚宋學者一部分走向考據之學,主張實事求是﹔另一部分學者可以稱為唯理派,以理衡經,以理疑經,以己意為理,疑古勢必走向肆無忌憚,這以王柏等學者為代表。

  三、宋代經學的疑經改經

  宋儒一般都同意這樣的做法,求取“聖人之道”應從經典入手。但是,聖人之道與經典的關系,還有兩個問題必須回答:第一,聖人之道是否全在經典之中?第二,經典講的是否都是聖人之道?宋代學者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他們的看法體現在對經典與傳注進行重新審視上面。

  宋儒通過對經典的研究,發現經典並非“聖道之全”,經典中還有不少闕文。不僅秦始皇焚書造成五經殘缺,儒家經典在流傳過程中也產生很多錯誤,影響了人們對聖人之道的理解。經典有殘缺、謬誤,這就要求對聖經賢傳進行“刊正補緝”工作。此外,不少宋儒還認為經典有牴牾之處,經典所記與歷史事實有出入,經典中的一些內容立意並不高遠,值得懷疑。有些人還指出六經之中的一些觀念,也與社會現實有矛盾。宋儒還通過總結漢唐以來經學的種種誤區,指出治經應以切於實用為目的,應以講明聖道、求得義理為旨歸。為此,他們對漢唐經學進行了重新審視。他們認為,由於經學分裂,注疏破碎大道,解釋互異,莫衷一是,互相矛盾,難以適從。在宋代一些儒者看來,漢唐傳注之學更大的問題是對經典的解釋違背了儒家的義理。

  既然漢唐注疏之學沒有真正把握聖人之道,沒有窮盡經旨,而且沒有阻擋住佛、老等異質文化的進攻,証明在它的框架內難以使儒學的基本精神得到闡揚,難以使儒學重現生機。因此,要給古老的儒學注入新的活力,必須進行變革,包括經學觀念、經學方法、經學內容方面的重大變化。

  不過,宋代儒者雖然指出儒家經典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問題,但他們的出發點不是要打倒經典,相反,他們指出這些問題,是為了維護經典的神聖性,拂去混雜在經典中的非聖之語,恢復經典的純潔性。因此,很多人對“凌侮六經,詬病前聖”的作法並不以為然。反思的目的是“衛道”。面對異質文化的嚴峻挑戰,首先要起來維護儒家主體文化的神聖性,特別是發掘儒家文化的內在價值,這是一場保衛“聖人之道”的文化戰爭。宋代學者對儒家經典的新觀察不是為了損害儒經的權威,而是為了強化經典與“聖人之道”對社會生活的支配作用,重建對經典、對儒學的信仰。他們雖然對漢唐傳注之學有過激烈的批評,但並不否認傳注對於理解儒家經典的重要性。
(責編:陳葉軍)